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铁合金有序化转变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尹俊美 万吉高 +4 位作者 黄炳醒 廖微 武海军 杨丽娟 申丽琴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特制的冷却结晶器制备出了细小等轴晶的钯铁合金铸锭,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钯铁合金的有序化转变规律,以及有序化转变对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含量为15%-25%的PdFe合金中存在Pd3Fe有序相,合金在750-850℃范围内发生有序相转... 采用特制的冷却结晶器制备出了细小等轴晶的钯铁合金铸锭,利用差热分析研究了钯铁合金的有序化转变规律,以及有序化转变对合金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含量为15%-25%的PdFe合金中存在Pd3Fe有序相,合金在750-850℃范围内发生有序相转变,保温9 h有序化转变基本完成,Φ0.02 mm的Pd3Fe有序相合金细丝的电阻温度系数高达(6150-765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钯铁合金 有序化转变 Pd3Fe有序 电阻温度系数 气敏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Cu-Al合金中的马氏体转变 被引量:2
2
作者 顾一嘉 金明江 金学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45,共5页
采用3种热处理工艺研究了Au-Cu-Al合金母相的有序化程度,分析了其A2→B2→L21的有序化转变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即其相变点、马氏体和母相的结构,以及400℃时效炉冷处理后没有生成马氏体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100℃时效1.5 h后淬火到冰水... 采用3种热处理工艺研究了Au-Cu-Al合金母相的有序化程度,分析了其A2→B2→L21的有序化转变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即其相变点、马氏体和母相的结构,以及400℃时效炉冷处理后没有生成马氏体的原因.结果表明,采用100℃时效1.5 h后淬火到冰水中(热处理工艺II)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表面浮突的马氏体;采用从650℃直接淬火到液氮中(热处理工艺I)的热处理工艺,也会发生马氏体转变,且其均为bct结构,时效处理可使母相得到充分有序化,从而提高其马氏体转变点温度,并使马氏体转变更加充分;此外,采用400℃时效、炉冷处理并淬火(热处理工艺III)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母相有序度,且不会导致马氏体相变,其所产生的bct结构的新相可能是通过形核长大转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Al合金 马氏体转变 有序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J79合金的中温退火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卫斌 刘永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退火工艺 软磁合金 1J79 中温 磁晶各向异性常数 重复热处理 磁致伸缩系数 冷却速度 生产实践 有序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中间层对FePd薄膜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许小宗 成钢 +2 位作者 马垒 李林 饶光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玻璃上制备了FePd(93 nm)单层膜和FePd(46.5 nm)/Ag(10 nm)/FePd(46.5 nm)多层膜,并在600℃退火不同时间,通过XRD、VSM对薄膜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进行测量。结果发现:FePd单层膜在600℃退火240 min后有序化转变不...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玻璃上制备了FePd(93 nm)单层膜和FePd(46.5 nm)/Ag(10 nm)/FePd(46.5 nm)多层膜,并在600℃退火不同时间,通过XRD、VSM对薄膜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能进行测量。结果发现:FePd单层膜在600℃退火240 min后有序化转变不明显,300 min后部分有序化,360 min后基本上完全有序化,形成了有序面心四方结构的L1_0-FePd相;当热处理时间为420 min时,有最大的面内矫顽力,约为1670 Oe;Ag中间层对溅射态的FePd薄膜衍射峰的形成有抑制作用,Ag中间层的添加可大幅缩短FePd有序化的时间;样品热处理5 min后就开始有序化,热处理15 min后样品性能即可达到最好,有最大的面内矫顽力2660 Oe,但热处理时间过长会使薄膜磁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d薄膜 有序化转变 Ag中间层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15Cu-10Ni合金时效强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涛 袁晓虹 武海军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常用作电接触材料的Au Cu Ni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得到强化,硬度明显增加。采用真空高频熔炼得到Au-15Cu-10Ni合金,对轧制得到的片材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时效处理,研究其微观组织、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150~250℃范围内时效硬... 常用作电接触材料的Au Cu Ni合金在时效过程中会得到强化,硬度明显增加。采用真空高频熔炼得到Au-15Cu-10Ni合金,对轧制得到的片材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时效处理,研究其微观组织、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150~250℃范围内时效硬化效果显著,并且随温度升高硬度值提高,时效过程中生成的Au CuI有序相是造成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200℃的条件下时效2.78 h后,晶粒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条纹状,组织发生有序转变;时效时间延长至5 d后有序转变完成,晶体结构由fcc转变为fct结构,晶胞发生体积收缩,导致晶界明显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AuNiCu合金 有序化转变 AuCu1有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Nimonic 80A材质螺栓频繁断裂分析及“负蠕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以超 严鸿平 +3 位作者 张方明 唐建华 黄一君 楼玉民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以失效断裂的Nimonic 80A材质螺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地案例分析、力学性能试验、三维有限元分析以及理论机理研究等,来综合分析造成Nimonic 80A材质螺栓失效断裂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Nimonic 80A作为紧固件材质使用时,服役温度对... 以失效断裂的Nimonic 80A材质螺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地案例分析、力学性能试验、三维有限元分析以及理论机理研究等,来综合分析造成Nimonic 80A材质螺栓失效断裂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Nimonic 80A作为紧固件材质使用时,服役温度对于螺栓内应力存在不寻常的影响。525℃以下偏低温服役导致的负蠕变是造成Nimonic 80A材质螺栓断裂的关键原因,而525℃以上高温服役时运行正常。Nimonic 80A螺栓长期低于525℃服役时会引起螺栓内部大范围Ni2Cr有序化转变,产生负蠕变,引起螺栓应力上升,从而在螺纹应力集中最大的局部区域产生过载开裂。针对负蠕变问题对螺栓进行工程改造,525℃以上螺栓维持不变,525℃以下螺栓进行材料替换;改造工程项目最长已经3年以上,至今服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nic 80A 螺栓 断裂 高温合金 负蠕变 有序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