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ioja软件包建立有壳变形虫-环境因子转换函数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鸿凯 李微微 +3 位作者 蒲有宝 王从洋 王松梅 杨晓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2-1028,共7页
应用R语言rioja软件包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W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Weighted Averaging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模型建立了长白山区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与水位埋深(depth to water table,DWT)、pH和泥炭湿度的转... 应用R语言rioja软件包的加权平均(Weighted Averaging,WA)和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Weighted AveragingPartial Least Squares,WA-PLS)模型建立了长白山区泥炭藓泥炭地有壳变形虫与水位埋深(depth to water table,DWT)、pH和泥炭湿度的转换函数,为古环境定量重建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rioja软件包应用的实例和参考。结果表明水位埋深以WA-PLS模型最佳(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7.39 cm,R2=0.74);对于pH和泥炭湿度,WA-PLS第一分量和WA.inv都产生了最小的RMSEP和较高的R2值。pH的RMSEP为0.18,R2为0.72。泥炭湿度的RMSEP为1.95%,R2为0.62。如果泥炭剖面的有壳变形虫种类组成与本研究的训练样本集相同,水位埋深、pH和泥炭湿度可以分别以±7.39 cm、±0.18和±1.95%的平均误差进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oja软件包 转换函数 有壳变形虫(Testate amoebae) 水位埋深 pH 泥炭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环境变化的有壳变形虫记录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养民 顾延生 +4 位作者 王银善 孔令惠 谢树成 周修高 朱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2,共6页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即:①1975~1987年,水位较低,接受较多的外源有机物质,营养水平上升;②1987~1994年,水体稳定,水质变得清澈;③1994~2001年,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外源有机物输入减少,营养化程度降低;④2001~2005年,随着故道环境由开敞武过渡到封闭武,水体的生产力提高,富营养化加剧。初步研究表明,有壳变形虫作为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在湖泊沉积与生态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壳变形虫 天鹅洲 环境变化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亚高山泥炭地现代有壳变形虫环境指示意义的初步研究——以湖南省大坪泥炭地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志强 钟巍 +6 位作者 欧阳军 叶素素 商圣潭 杨坤有 唐小雯 薛积彬 Robert K BOOTH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78,共9页
基于南岭亚高山泥炭湿地在维持华南亚热地区生态系统和区域水平衡中起关键作用,且这一区域的生物因子-古水位定量重建的工作还未有系统展开的现状,以南岭西部的湖南省大坪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初步开展了该地区现代有壳变形虫的种类组成鉴... 基于南岭亚高山泥炭湿地在维持华南亚热地区生态系统和区域水平衡中起关键作用,且这一区域的生物因子-古水位定量重建的工作还未有系统展开的现状,以南岭西部的湖南省大坪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初步开展了该地区现代有壳变形虫的种类组成鉴定工作;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地下水位埋深(Water-Table Depth,WTD)是影响本地区有壳变形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据此利用生物-环境因子转换函数模型,初步构建了大坪现代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地下水位埋深的转换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转换函数预测的地下水位埋深与实测地下水位埋深呈一定的相关性,但受制于本次采用面积小、鉴定样本量较少和水位环境梯度较窄的条件下,转换函数预测性能的精度还较低.此次工作可为将来系统开展华南亚热带地区高山泥炭湿地的古水文定量重建工作奠定宝贵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泥炭湿地 有壳变形虫 转换函数 地下水位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壳变形虫群落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山西滹沱河湿地为例
4
作者 王春玲 胡杰 +3 位作者 赵心语 王婷婷 苟奎贤 甄志磊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4-1293,共10页
滹沱河湿地是山西省重要的湿地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壳变形虫是一类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原生动物,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良好的环境生物指示剂.本研究主要对山西滹沱河流域6个湿地52个不同生境的沉积样品进行... 滹沱河湿地是山西省重要的湿地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壳变形虫是一类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原生动物,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良好的环境生物指示剂.本研究主要对山西滹沱河流域6个湿地52个不同生境的沉积样品进行有壳变形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通过对有壳变形虫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排序分析探讨影响有壳变形虫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显示:滹沱河湿地共记录有壳变形虫20种,其中斜口三足虫(Trinema enchelys)、顶足法帽虫(Phryganella acropodia)和线条三足虫(Trinema lineare)为优势种,相对丰度分别为23.4%、17.38%、13.48%.沉积物粒度和有机质含量对有壳变形虫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砂粒含量越低、有机质含量越高,有壳变形虫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就越高.CCA排序结果表明硝态氮和COD是影响有壳变形虫种类组成和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解释量分别为19.6%和17.3%,而pH的解释量最小,为8.6%.本研究结果为山西湿地有壳变形虫的现代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为湿地多样性保护、管理和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有壳变形虫 丰富度 排序分析 滹沱河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