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被引量:
42
1
作者
宋子齐
王桂成
+2 位作者
赵宏宇
于小龙
杨立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58,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及筛选含油有利区工作,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最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提取单渗砂层沉积能量及其能量厚度信息,使其曲线幅度、厚度、形状、...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及筛选含油有利区工作,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最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提取单渗砂层沉积能量及其能量厚度信息,使其曲线幅度、厚度、形状、接触关系、次级形态等特征和数据大小能够集中反映相对高渗的单渗砂层最大沉积能量及厚度变化,确认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骨架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有效地克服了层段中几个成因相近薄砂层或砂泥互层中砂层累加厚度识别和划分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的失误。通过该区目的层段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电阻率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起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及夹层扣除标准,在该区长4+511特低渗透储层中提取单渗砂层及其沉积能量信息,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预测和筛选出不同类型相对高渗高产含油有利区,它们不同程度勾画出河道主体带油藏与南西部华池油藏连片延伸趋势、形态和特征,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有利目标和重点层位及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单渗砂层
能量厚度
测井响应
骨架砂体
有利沉积微相带
含油
有利
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雁木西油田白垩系有利沉积相带与油藏储量分布
被引量:
7
2
作者
宋子齐
常蕾
+3 位作者
孙颖
程建国
杨红刚
魏吉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测井资料分析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白垩系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阐述了K1s3、K1s2、K1s1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到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砂体...
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测井资料分析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白垩系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阐述了K1s3、K1s2、K1s1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到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砂体的分布发育,分析了水下辫状河道、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聚集分布的关系。进而,分别采用浅水河道微相控制K1s1期、水下辫状河道控制K1s2、K1s3期储量,利用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和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阐明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计算的储量参数及其分布,有效地圈定了各储量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沉积微相带
水下辫状河道
微
相
浅水河道
微
相
储量参数
储量分布
雁木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15块沙三上段油层水淹模式及其测井解释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子齐
何羽飞
+3 位作者
孙宝佃
成志刚
景成
张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地层电阻率随水淹减小变化,其微电极电阻率幅度差减小;水淹层中黏土矿物吸水膨胀致使声波时差增大;自然伽马在水淹层中随黏土矿物被注入水冲走而降低;其他放射性测井曲线随油层水淹亦相应变化。通过该区目的层段水淹层测井解释,阐明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水淹模式特征。正韵律层水淹模式分布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骨架砂体中,分布发育规模和范围大,在注水开发的油层中上部形成弱水淹和未水淹部位,剩余油分布富集较多,成为了该区水淹层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有利沉积微相带
正韵律层
水淹模式
水淹层测井解释
剩余油挖潜
实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被引量:
42
1
作者
宋子齐
王桂成
赵宏宇
于小龙
杨立雷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5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72082)资助
文摘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识别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及筛选含油有利区工作,提出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控制划分最为有利的沉积微相带。利用多种测井响应提取单渗砂层沉积能量及其能量厚度信息,使其曲线幅度、厚度、形状、接触关系、次级形态等特征和数据大小能够集中反映相对高渗的单渗砂层最大沉积能量及厚度变化,确认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其河道叠置型河口坝微相骨架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分布范围,有效地克服了层段中几个成因相近薄砂层或砂泥互层中砂层累加厚度识别和划分主体骨架砂体微相带的失误。通过该区目的层段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电阻率测井曲线和岩性、物性及其能量厚度统计,建立起单渗砂层能量厚度下限标准及夹层扣除标准,在该区长4+511特低渗透储层中提取单渗砂层及其沉积能量信息,控制划分出有利沉积微相带及其骨架砂体分布,预测和筛选出不同类型相对高渗高产含油有利区,它们不同程度勾画出河道主体带油藏与南西部华池油藏连片延伸趋势、形态和特征,为该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有利目标和重点层位及井区。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单渗砂层
能量厚度
测井响应
骨架砂体
有利沉积微相带
含油
有利
区
Keywords
ex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ingle permeability sand bed, energy thickness, logging response, framework sandbody, favorabl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belt, favorable oil-bearing areas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雁木西油田白垩系有利沉积相带与油藏储量分布
被引量:
7
2
作者
宋子齐
常蕾
孙颖
程建国
杨红刚
魏吉凯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向量机的油藏历史拟合代理模型研究"(40872087)资助
文摘
针对雁木西油田白垩系低阻油层受沉积相带及其断裂、构造和岩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测井资料分析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采用白垩系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阐述了K1s3、K1s2、K1s1期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到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砂体的分布发育,分析了水下辫状河道、浅水河道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聚集分布的关系。进而,分别采用浅水河道微相控制K1s1期、水下辫状河道控制K1s2、K1s3期储量,利用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和油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阐明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计算的储量参数及其分布,有效地圈定了各储量计算单元的含油面积和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该区油藏增储上产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有利沉积微相带
水下辫状河道
微
相
浅水河道
微
相
储量参数
储量分布
雁木西油田
Keywords
favorabl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belts, underwater braided channel microfacies, shallow water channel microfacies, parameters of reserves, reserves distribution, Yanmuxi Oilfield.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15块沙三上段油层水淹模式及其测井解释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子齐
何羽飞
孙宝佃
成志刚
景成
张亮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西部低渗一特低渗油田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评价中心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致密气藏测井采集处理与储层评价技术研究”(2010E-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向量机的油藏历史拟合代表模型研究”(40872087)
西安石油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文摘
针对文15块沙三上特高含水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中测井信息应用难度增大的特点,研究了有利沉积微相带控制的正韵律层、反韵律层及中间层水淹模式和参数变化。水淹层测井解释特点为: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曲线减小幅度增大;地层电阻率随水淹减小变化,其微电极电阻率幅度差减小;水淹层中黏土矿物吸水膨胀致使声波时差增大;自然伽马在水淹层中随黏土矿物被注入水冲走而降低;其他放射性测井曲线随油层水淹亦相应变化。通过该区目的层段水淹层测井解释,阐明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水淹模式特征。正韵律层水淹模式分布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骨架砂体中,分布发育规模和范围大,在注水开发的油层中上部形成弱水淹和未水淹部位,剩余油分布富集较多,成为了该区水淹层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有利沉积微相带
正韵律层
水淹模式
水淹层测井解释
剩余油挖潜
实用效果
Keywords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favorabl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belt
normal rhythm layer
watered-out model
log interpretation of watered-out layer
potential tapping of residual oil
practical effect
分类号
P63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宋子齐
王桂成
赵宏宇
于小龙
杨立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雁木西油田白垩系有利沉积相带与油藏储量分布
宋子齐
常蕾
孙颖
程建国
杨红刚
魏吉凯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文15块沙三上段油层水淹模式及其测井解释
宋子齐
何羽飞
孙宝佃
成志刚
景成
张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