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产科重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时辉 高峰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产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评价。方法:纳入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产科重症患者47例,采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的产科重症患者42例,记录患者行机械通气前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病种分类,统计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产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评价。方法:纳入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产科重症患者47例,采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的产科重症患者42例,记录患者行机械通气前的基本生命体征和病种分类,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基本处于同一基线水平,序贯组在住院病死率、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VAP的发生率等情况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危重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预后指标和并发症的情况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针对产科危重患者这类特殊人群,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产科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顺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岳勇 姚永杰 王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静脉顺应性是反映静脉对内压力的应变性的重要指标 ,其测量方法分为在体与离体两类 ,前者又分无创性与有创性两种。被测对象的年龄、静脉的解剖结构、组织学状况、血管压力与轴向伸长率、重力环境等诸多因素均影响着静脉顺应性。
关键词 静脉顺应 影响因素 测量方法 研究进展 在体测量 离体测量 有创性 血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站的CT-FFR对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临床初步探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严诚 黄健峰 +3 位作者 张利军 过伟锋 曾蒙苏 陆秀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目的以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SPECT/MPI)为标准,探讨基于工作站的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于诊断单支冠脉病变冠脉狭窄... 目的以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SPECT/MPI)为标准,探讨基于工作站的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T-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于诊断单支冠脉病变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T-angiography,CCTA)检查且冠脉直径狭窄为40%~90%的单支冠脉病变患者纳入本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佳能320排螺旋CT行CCTA采集数据,扫描时间窗为70%~99%;行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ICA)准确评估冠脉狭窄。采用基于工作站的CT-FFR软件行CT-FFR分析,以病变远端冠脉管腔直径2 mm处CT-FFR值≤0.8为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显著狭窄。以SPECT/MPI为心肌缺血评估标准,绘制CCTA、ICA及CT-FFR的ROC曲线,获得AUC。计算3种评估方法的敏感度、特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共纳入41例患者(41个病变冠脉分支)。对于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CT-FFR分别为87.5%、96.0%和92.7%,CCTA分别为100%、32.0%和58.5%,ICA分别为93.8%、32.0%和56.1%。CT-FFR的AUC值为0.93(95%CI:0.81~0.99),显著高于CCTA的0.76(95%CI:0.60~0.88)及ICA的0.80(95%CI:0.6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以SPECT/MPI为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基于工作站的CT-FFR对于诊断冠脉功能性狭窄显著优于CCT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成像(CCTA) 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CA) 血流储备分数(F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