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供法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超越了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为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指明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确立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超越了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为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指明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确立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与主体 ,以及继承与吸收东西方文化的价值标准 ,是我们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关系、构建中国现代文化的理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特质与创造
2
作者 韦建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1,共3页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象征和社会前进的旗帜 ,从阶级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等几个基本特征上充分体现出其先进性...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富有新意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象征和社会前进的旗帜 ,从阶级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等几个基本特征上充分体现出其先进性特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功能 ;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教育功能 ;坚持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批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高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3-16,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同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定要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并以传统文化为母体 ,有过滤地吸取有益成分。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学习十五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纪培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五大报告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秩序 精神支柱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国祥 《探索》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2,共3页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认真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并正确处理好文化发展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关键词 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浅见
6
作者 万承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1,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这一概念包含了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这两个内容。首先,我们的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方向 无产阶级文化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思想 事业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民族形式 建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再认识
7
作者 陈大克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精神 国民心理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性
8
作者 段维 杨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1期4-8,共5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合理地吸收中外文化之精华,建立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它包括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信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并合理地吸收中外文化之精华,建立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它包括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信仰、法律、心理、习俗等构成的总体系及其物化形态。它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构成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又以其巨大的能动作用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与进步 传统文化 政治 为人民服务 不可分割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时代精神 民族特色 立足本国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难题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选择
9
作者 刘荣军 杨端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95,共14页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文化变迁在经历了三次论争高潮后,终于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这一选择突玻了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转型在发展动力、中西之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三大理论困境,...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文化变迁在经历了三次论争高潮后,终于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这一选择突玻了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转型在发展动力、中西之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的三大理论困境,正确解决了文化建设的时代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依据世界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依据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起具有中国特色而又深蕴时代内涵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水平、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徐世杰 于建慧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学艺术 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产品 基层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新意义
11
作者 张春光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强调:“要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对邓小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强调:“要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具有长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纲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新民主主义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2
作者 侯星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教育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13
作者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2期9-17,共9页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党在重要文...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党在重要文献中第一次以“三个面向”的概括来界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质的规定性。这一概括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深入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转型问题,进一步明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到“三个面向” 实践是文化的本体,一切文化的孕育与演化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从社会实践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无论是反思、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探索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都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实践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转型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邓小平 社会主义实践 资本主义 当代中国 世界交往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建勇 孟悌清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47-49,共3页
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性宋建勇孟悌清一在文化的政治性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极端。“文革”期间,我们曾经把文化完全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而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健康的发展。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问题上的... 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性宋建勇孟悌清一在文化的政治性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极端。“文革”期间,我们曾经把文化完全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从而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健康的发展。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应该说我们对文化的政治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政治性 文化建设 为人民服务 大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栾雪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6,共4页
放眼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际间斗争的实质,将是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人的素质的竞争。那时中国处于何种态势,必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现代化大业的成败。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紧迫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放眼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际间斗争的实质,将是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人的素质的竞争。那时中国处于何种态势,必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现代化大业的成败。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紧迫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来抓;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做到三个“不能”和遵循“两重性”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加以借鉴、汲取,特别是要引进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和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思考
16
作者 赵卫萍 《求实》 CSSCI 1998年第6期43-44,共2页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思考赵卫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中国的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共同信念,也是实现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依据在于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思考赵卫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当代中国的每一个有识之士的共同信念,也是实现中国伟大历史腾飞的逻辑必然。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依据在于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在一定历史时代,各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 西方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思考 文化建设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文化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振兴黑龙江
17
作者 赵东升 《工业技术经济》 1998年第5期40-41,共2页
“科教兴省”战略,不仅是从黑龙江省发展实际出发,而且是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开发“文化力”提出了更大、更新的需求。这里所讲的“文化力”,主要是指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 “科教兴省”战略,不仅是从黑龙江省发展实际出发,而且是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开发“文化力”提出了更大、更新的需求。这里所讲的“文化力”,主要是指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其中包括科技、教育,也包括理想、道德、价值观、情操、献身精神等等,还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等文化活动设施。提出系统地开发“文化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是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方针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经济发展 文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三题
18
作者 陈伟 《湖湘论坛》 1999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学精神 民主精神 文化建设 创造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
1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5日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六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性文化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国家教委社科中... 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讨会综述全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日至5日在成都四川联合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六中全会后第一次全国性文化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国家教委社科中心、四川联合大学、四川省社联和马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理论 研讨会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科学人生观 意识形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保证功能
20
作者 岸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3-113,共1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伟大纲领的重要保证。正确地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保证功能,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伟大纲领的重要保证。正确地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保证功能,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前提。一、精神动力功能文化建设可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科学文化素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教育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