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6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时代的来临、挑战与策略:《社会保险法》的社会政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宁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9,共3页
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始,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实施这一法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也面临着技术层面和政策环境层面的挑战。为此,要明... 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始,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实施这一法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也面临着技术层面和政策环境层面的挑战。为此,要明确《社会保险法》的重大意义,做好实施前的充分准备;要准确估计实施《社会保险法》的复杂性,做到"目标坚定、手段灵活";要促进社会政策自身及其环境的改善,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 挑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基于国家力量与传统文化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娇妮 陈捷 陈梓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等理论视角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着重分析特定政治制度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在中国,国家力量通过制度制定、组织结构与思想引领等不同方式重新激发并塑造社会资本,形成了以党政权力为纽带的权威关系、权威信任与权威规范,凸显了纵向调控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丰富了社会资本的文化内涵,生成了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资本中的差序关系、差序信任与差序规范,体现了专属于中国人的行为与习惯特色。鉴于此,这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新概念,分析社会资本中国化的新特征与功能,为推动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力量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峰 区铭彦 段雨晨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六组重要关系:短期周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总量调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国内宏观调控和国际政策协调的关系、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同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建立和完善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将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成效转化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质、要点与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闫瑞峰 邱惠丽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共8页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 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共性实践。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立足世情党情国情,呈现出战略使命政治化、战略目标高度复合化、战略组织体系建制化、战略主体多元化和战略组织模式新式化等五大内生性战略特质。打造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在科研组织层面妥善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科学处理传统与未来的关系。在实践中,要加强存量与增量动态调整的一体化体系设计,形成协力攻关的创新生态;发挥市场与计划相融合的资源配置模式,形成战略性资源的网络化整合;探索数字化时代下大型研发体系的运行体制,形成多元共塑的战略性国家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体制 创新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的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2025年国家档案局经科司工作要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忱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8,共1页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和档案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办公厅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部署,推动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稳中求进,守正创新,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技档案工作 档案业务指导 国家档案局 中国式现代化 馆长会议 档案局长 工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 被引量:21
6
作者 景天魁 毕天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6-48,共3页
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紧扣时代发展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各项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福利项目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 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紧扣时代发展要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各项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福利项目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次人民论坛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联合主办的论坛活动,总结了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和分析了我国社会福利发展前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的理念基础、制度模式和"底线公平理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社会 中国特色 社会福利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群众生活 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 福利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景天魁 毕天云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9期96-102,共7页
中国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既是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既是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又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还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制度 中国特色 福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和改革——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 被引量:28
8
作者 周岚 何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4,共6页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发展进程不同、各地规划架构不一的情况,应鼓励在国家规划体系架构下的地方多元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困惑与挑...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针对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发展进程不同、各地规划架构不一的情况,应鼓励在国家规划体系架构下的地方多元化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规划面临的困惑与挑战、规划人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的思考,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南京在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所作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国家规划 挑战 改革 体系 城市发展 地方特色 文章分析 鼓励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及其表征——基于“价值多维性—主体层次性—方法复合性”的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彩波 陈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120,共8页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价值、主体以及方法是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重点所在。通过展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系统上多维性、主...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价值、主体以及方法是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重点所在。通过展现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价值系统上多维性、主体结构上层次性以及方法体系上复合性的特点,就能够勾勒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要素的深层特征,为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较为系统的视角与科学的认知,进而助益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价值多维性 主体层次性 方法复合性 要素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的区别 被引量:7
10
作者 毕天云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9期108-113,共6页
建设中国福利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为西方式的福利国家。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进程、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和福利水平等五个... 建设中国福利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为西方式的福利国家。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进程、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和福利水平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中国福利社会 西方福利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福利制度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屹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8,共8页
当前,我们对福利和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等相关概念在理论理解和实践操作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在实践中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因此澄清福利国家的概念并探讨其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以及如何建成中国特色福... 当前,我们对福利和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等相关概念在理论理解和实践操作上仍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在实践中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因此澄清福利国家的概念并探讨其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以及如何建成中国特色福利制度,在当下的社会建设中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特色福利制度是一个关涉人民福祉的制度设计,它和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发展道路一致。对福利国家的政策解读和小康社会的"人民为主体的国家"及"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社会目标相一致。福利制度对社会的投资将培养有尊严的劳动者、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视为根本宗旨。究其实质而言,中国梦就是要构建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政治民主、经济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福利制度健全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不仅是"十三五计划"期间人民关注的热点和为了人民谋福利的重要举措,也是小康社会实现的保障,而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福利制度则是我国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 福利国家 小康社会 中国 中国福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观念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从现代价值观念的国家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说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江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价值观念现代化总是在一定的国家、民族、传统中进行的 ,在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冲突、斗争和妥协之中生成的 ,这样一种生成过程不可能是完全彻底的 ,总是或多或少地会留下一些本国的印记 ,价值观念在不同国度现代化的结果就不会是完... 价值观念现代化总是在一定的国家、民族、传统中进行的 ,在与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冲突、斗争和妥协之中生成的 ,这样一种生成过程不可能是完全彻底的 ,总是或多或少地会留下一些本国的印记 ,价值观念在不同国度现代化的结果就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就会程度不同地具有国家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现代价值观念也应该具有不同的国家、民族或传统特色 ,因为只有这样 ,现代价值观念才会具有多样性 ;才会为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乐意接受 ;才会在各国和平地确立 ,避免因价值观念的严重冲突所导致的流血、战争和动乱。我国要实现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但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模式 ,而必须形成自己的现代价值观念的形态 ,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是因为 :无论我们怎样全盘地学习或照搬别人的模式 ,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学到别人的模式 ;同时 ,从自己的国情 (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状况 )实现价值观念现代化 ,不仅可以在实现价值观念现代化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更重要的是可以丰富、发展和完善现代价值观念。但是 ,我们所要追求的特色必须既是有益的也是可能的。根据这种要求 ,中国价值观念应该具备的自己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基本方面 :1 )追求和谐 ;2 )重视整体 ;3)关怀他人 ;4)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念 现代化 中国特色 国家特色 民族特色 传统特色 集体主义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功能定位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铁英 陈明慧 李德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0-936,共7页
国家公园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民自然生态素养的必要举措。对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教育的相关概念展开论述,并对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 国家公园具有重要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民自然生态素养的必要举措。对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教育的相关概念展开论述,并对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功能定位进行归纳,创新性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场景化,推进基本教育内容的完成;实现中国国家公园的品牌化,构建自然教育共同体;实现中国国家公园平台化,完善自然教育管理发展机制。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挥其自然教育功能,不断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进自然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国家公园 自然教育 特色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及其发展进路
14
作者 康晓强 陈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演进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必须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效应,坚持以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演进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必须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社会组织积极效应,坚持以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改革创新释放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坚持统筹社会组织发展和安全。剖析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可从“政治”与“自治”有机结合、政社分开与权责明确有机结合、分层与分类有机结合、制度性约束与结构性激励有机结合这四大向度切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质量提升,应探寻社会组织党建的新突破口、优化健全新型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协同推进社会组织存量调整与增量优化、建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相互嵌合的组织化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组织 国家治理 政社分开 群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参与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路径及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艳东 吴兴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7,共12页
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 美国智库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多端主体中的重要角色,从纵向历史来看,美国智库的意识形态化契合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从横向视角来看,智库深度参与政治体系运作、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促进意识形态大众传播、积极进行对外意识形态渗透、搭建思想共识平台,以及借由"旋转门"机制,积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等,在意识形态治理中扮演着愈益积极的角色。尽管制度属性有本质差别,但美国智库深度嵌入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举措,也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专业化为趋势,政府主导建设特色智库方阵;以职业化为标准,营建智库人才成长和流动机制;以多样化为布局,多管齐下扩展智库的影响力;以专题化为突破,集中攻坚意识形态治理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治理 智库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欧阳康 郭永珍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38,共8页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涉到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宏观论述了党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客观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治理理论所蕴含的治理理念、所倡导的治理方式及所追求的治理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对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升化,指出社会治理理论是党基于中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与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向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8,共4页
包容性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近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体现了对国家未来思考的系统性和理论探索的延续性,它不仅提供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也提供了一种政策胸襟和发展手段,作为新... 包容性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近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体现了对国家未来思考的系统性和理论探索的延续性,它不仅提供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也提供了一种政策胸襟和发展手段,作为新的执政理念和战略思想,包容性增长将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后中国发展模式"。包容性增长是对贫困认识的深化和对中国式失衡充分反思后的结晶,强调公民权利,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倡导人们机会平等、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强调共享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目标路径相契合,从而也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理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贫困理论 中国式失衡 中国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项目的运行与反思:政府包揽抑或福利多元? 被引量:3
18
作者 毕素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48-52,90-91,共5页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日益凸显,致使民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在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福利项目应运而生,呈现蓬勃发展的情势。然而,纵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由于福利体制、政策、主体...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效应日益凸显,致使民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福利体系在不断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福利项目应运而生,呈现蓬勃发展的情势。然而,纵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由于福利体制、政策、主体等方面的局限,传统的政府大包大揽的福利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民众的生活需要。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福利建设经验,并从中反思我国福利建设中政府角色、项目运行等问题,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事业体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福利项目 政府包揽 福利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福利文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毕天云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4期5-10,共6页
福利文化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国特色的福利文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福利制度。本文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福利文化的现实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
关键词 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文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101,176,共11页
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即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立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国家主体性不可或缺。就其表现而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 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即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立场。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属性,国家主体性不可或缺。就其表现而言,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有两个维度,即在世界主义经济学中寻求张力的国际维度以及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经验提炼的中国维度。基于国家主体性的国家建构既可以从历史维度为良序有效的国家治理奠定秩序基础,又可以从现实维度为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提供理论的解释力。国家建构将在突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合理且有效地解释中国奇迹,并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国家主体性 国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