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二条基本原则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作者 刘亦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14-18,共5页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是开创我国未来十年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不仅提出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的基本任务,勾画了宏伟的...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是开创我国未来十年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不仅提出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的基本任务,勾画了宏伟的建设蓝图,而且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和贯彻《建议》阐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条基本原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条基 深刻领会 认真学习 马克思主义 《建议》 普遍真理 社会主义制度 共同富裕 科学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态
2
作者 刘桂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9-22,共4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条道路的具体形态,至少应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有阶段;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由...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这条道路的具体形态,至少应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有阶段;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由此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属性;由此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模式以及实现这些根本任务和建立这种体制模式的基本途径,基本动力和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有规律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具体形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体制模式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物质技术基础 社会劳动 市场分配 产品经济 科学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经济思想核心的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邓小平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
作者 刘桂斌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5,共5页
文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活跃和成绩卓著的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不仅在实现探索重点的转移,深入批判旧体制的弊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等方面,继承了初期探索的基本特点,而且把探索中... 文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活跃和成绩卓著的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不仅在实现探索重点的转移,深入批判旧体制的弊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等方面,继承了初期探索的基本特点,而且把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核心,也就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经济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初期探索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同志 中国的社会主义 新发展 国情认识 体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富民之路
4
作者 周振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0-25,27,共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事实越来清楚地表明: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富民之路,是中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事实越来清楚地表明: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富民之路,是中华民族经济振兴之路,是中国能够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之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文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纪念《实践论》发表50周年
5
作者 曾德盛 《学术论坛》 1987年第4期11-15,共5页
今年是毛泽东的光辉哲学著作《实践论》发表50周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在战胜了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失败的王明‘左’倾路线以后,毛泽东同志总结了这次斗争的教训。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新情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同志 解放思想 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 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教训
6
作者 刘重阳 王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4-19,共6页
1 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的探索,积累了正反两个方... 1 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的探索,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生产资料私有制 毛泽东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领导集体 马克思主义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
作者 洪永生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4期2-5,共4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道路 本质特征 公有制 政治制度 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结束语
8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共8页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以后,继承以往几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为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坚定不移地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以后,继承以往几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努力,为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坚定不移地从事民族民主革命。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由此进入了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国家 七十年 发展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究”征文启事
9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0-10,共1页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完善,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到补充,修正和提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探索和开拓,在理论研究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学报(哲社版)根据这个精神,拟举办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究”为题的征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鼓励探索 百家争鸣 征文活动 十三大 哲社版 征文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
10
作者 卢培琪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6,共6页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70年的奋斗历程,科学阐明了党在现阶段的庄严使命,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摹本要求。这个讲话是我党历史上又一篇... 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70年的奋斗历程,科学阐明了党在现阶段的庄严使命,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摹本要求。这个讲话是我党历史上又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是继往开来、指引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纲领性文件,也可看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宣言。认真学习和领会“七一讲话”的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下边就个人学习的初步认识,谈三点粗浅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七一讲话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相结合 江泽民同志 当代中国共产党 和平演变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
11
作者 杜跃东 李秀红 《政法论丛》 CSSCI 1994年第2期32-,31,共2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杜跃东,李秀红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和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杜跃东,李秀红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和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 《邓小平文选》 实事求 邓小平同志 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本点必须统一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兼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
12
作者 罗郁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7,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 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建党立国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 立国之本 中国共产党 人民民主专政 苏联 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 有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几点哲学思考
13
作者 张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于中国前途的任何构想,都不应当脱离中国的实际 1.理想与现实的“短路”,是产生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一种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或否定的思想和情绪,几乎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改革,使改革更加举步维艰。这也就是我们所称之的信仰危机... 关于中国前途的任何构想,都不应当脱离中国的实际 1.理想与现实的“短路”,是产生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一种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或否定的思想和情绪,几乎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改革,使改革更加举步维艰。这也就是我们所称之的信仰危机。有的人把这种信仰危机的产生,归之为改革开放后人们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我认为这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们知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应从其内部而不是外部去寻找。事实上,信仰危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几次大挫折紧密相联。分析建国以来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正是关于社会主义构想的“理想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作上的失误,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几次大挫折。大跃进的失误,显然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种下的苦果;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十年“文革”阶级斗争扩大化,则也有“理想化”这一“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哲学思考 信仰危机 社会主义事业 西方模式 资本主义 国情观 大挫折 封建势力 “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
15
作者 孙成武 盛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 “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两个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文化上的战略设计和路径。虽然党内政治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价值功能分别服务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具有高度的历史和现实的内在统一性。在生成逻辑上,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在价值逻辑上,二者都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发展逻辑上,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引领和推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政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16
作者 刘艺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与经验,解读中国成功之密码,不仅是回答世界之问,也是今后更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王立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一书,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历史过程,以及三次研究高潮,重点展示了近十年来的系列研究成果,分历史篇、理论篇、方法篇、实践篇四部分进行了专题探究,并对学科的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专题探究 研究高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民出版社 王立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
17
作者 单连春 许振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伦理秩序重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伦理规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政党领导逻辑
18
作者 张等文 刘绍覃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M0003,共15页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制度都必然经历从萌芽探索到成熟定型的发展过程。制度体系是否完备、制度优势能否充分彰显、治理效能能否有效释放,是衡量一项制度是否成熟定型的关键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改革、完善与成型,始终遵循着政党领导的独特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和引领者,既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注入强大动力,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奠基到成熟定型的全过程,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政治保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开拓“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成熟定型 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品教材——兼评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9
作者 林木西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 由逄锦聚教授主编、南开大学编写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系列”原创性教材中的中国经济学系列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双子座”教材之一。这部重点教材是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和阐释的示范性成果,是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推进全国高校经济学原创性教材的先导性成果,是一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品教材。该教材从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学理性阐述,从制度导向上对社会主义经济赋予新的内容、对新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从而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先行尝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汉文 曹强 +1 位作者 贺东航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立地、切中本质的特征。该理论模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包含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等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具体表现在:坚持人民至上,审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守”审计政治属性与经济监督主责主业之正,“创”审计政治功能、宏观管理职能与工作方式之新;坚持系统观念,用全面系统的视野、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规划的方法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与解决审计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审计方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要敏于发现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研究型审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审计领域的深刻贯彻与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法论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