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格列酮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引起的大鼠海马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亚男 金英 +4 位作者 王世兴 姜艳 闫恩志 齐志敏 魏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d1与d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继续给药6d,处死大鼠,取海马CA1区,Western蛋白印迹法观察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3/6(MKK3/6)、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活化转录因子2(ATF-2),磷酸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活化的蛋白激酶2(MAPKAPK-2)和磷酸化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2可引起海马CA1区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明显增加,而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明显降低。Pio可明显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KK3/6、磷酸化的p38MAPK和磷酸化的ATF-2表达的增加;逆转Aβ1-42引起的磷酸化的MAPKAPK-2和磷酸化的HSP27表达降低的变化。结论Pio对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β1-42引起的磷酸化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缺血预处理通过激活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减轻脑缺血导致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脑水肿(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晓彩 羡晓辉 +3 位作者 蔡劲松 李文斌 张敏 李清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目的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P)能否减轻脑缺血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脑水肿。方法72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LIP(双侧股动脉夹闭10min,间歇10min,3次循环),脑缺血,LIP+脑缺血,DMSO和SB 203580+LIP+脑... 目的旨在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LIP)能否减轻脑缺血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脑水肿。方法72只永久凝闭椎动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LIP(双侧股动脉夹闭10min,间歇10min,3次循环),脑缺血,LIP+脑缺血,DMSO和SB 203580+LIP+脑缺血组。各组大鼠中6只在脑缺血后3d处死,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6只在脑缺血后24h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TUNEL染色显示,假手术和LIP组海马CA1区偶有TUNEL阳性细胞;脑缺血组海马CA1区可见大量棕黄色着色的TUNEL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及LIP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增加;LIP+脑缺血组,TUNEL阳性神经元数与脑缺血组相比明显减少,提示LIP明显抑制缺血引起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拮抗剂SB 203580+LIP+脑缺血组,海马CA1区阳性染色锥体细胞明显增加,与DMSO+LIP+脑缺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表明SB 203580可拮抗LIP抑制凋亡的作用。与假手术和LIP组比较,脑缺血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表明LIP降低了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LIP前应用SB 203580可抑制LIP的脑保护作用,使脑组织含水量较LIP+脑缺血组显著增加。结论LIP能够减轻脑缺血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脑水肿,可能与活化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缺血预处理 肢体 SB 203580 细胞凋亡 脑水肿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圭 John Seymour HESLOP-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调控。该文总结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研究历史、结构和分类,阐述植物LecRLKs的发育调控和胁迫响应功能,对功能明确的LecRLKs基因进行归类。提出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该家族演化历史研究极其缺乏、信号传导途径及其潜在配体亟待开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家族的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 生长发育 生物/非生物胁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利莫那班对肉仔鸡下丘脑食欲调控因子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华金 孙晓蕾 +4 位作者 钟光 张辉 王继光 郝洋洋 宋志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8-265,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拮抗剂利莫那班(SR141716)对肉仔鸡下丘脑食欲调控因子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只,7日龄时随机分为2个组,进行第3脑室埋管,恢复3 d。10日... 研究旨在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拮抗剂利莫那班(SR141716)对肉仔鸡下丘脑食欲调控因子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只,7日龄时随机分为2个组,进行第3脑室埋管,恢复3 d。10日龄08:00试验组以1μg剂量脑室注射SR141716,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统计每只鸡在注射后2 h的采食量,然后采集血液和下丘脑样品,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及葡萄糖、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AMPKα1、AMPKα2以及食欲调控相关基因厌食神经肽(POMC)、促食神经肽Y (NPY)、刺鼠色蛋白相关蛋白(AgRP)、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物(CART)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后,2 h内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显著提高了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肉仔鸡脑室注射SR141716显著降低了下丘脑AMPKα1、AMPKα2、POMC和AgRP的基因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下丘脑CART的基因表达量(P<0.05),对下丘脑NPY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脑室注射CB1受体拮抗剂SR141716可降低肉仔鸡食欲,并影响中枢AMPK及其下游食欲调控因子POMC的基因表达;中枢通过抑制促食神经肽AgRP和提高抑食神经肽CART的基因表达,参与肉仔鸡食欲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SR141716 大麻受体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食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长清 杨志明 +1 位作者 张娜娜 康玉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与CO2培养箱(5%CO2+95%空气)培养HUVECs.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无血清培养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与CO2培养箱(5%CO2+95%空气)培养HUVECs.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无血清培养16 h后分组:(1)AngⅡ不同时点观察组:用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分别刺激细胞0.5、10、15、30、45 min和60 min.(2)AngⅡ不同剂量作用组:分别用终浓度为0、10、100、1000 nmol/L和10 000 nmol/L的AngⅡ刺激细胞15 min.(3)AngⅡ+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组:在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刺激前30 min,分别将1000 nmol/L和5000 nmol/L(终浓度)的SB202190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30 min.上述各组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结果 AngⅡ(100 nmol/L)可诱导HUVECs p38MAPK磷酸化表达,15~30 min达到高峰,分别升高2.25和2.51倍(P〈0.005,n=5),随时间呈峰形变化 AngⅡ呈剂量依赖性诱导HUVECs p38MAPK磷酸化,在AngⅡ100 nmol/L时p38MAPK磷酸化表达即有明显增强,在AngⅡ刺激剂量为1000 nmol/L和10 OOO nmol/L时,p38MAPK磷酸化表达分别增加2.03和2.11倍(P〈0.005,n=5) 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可显著抑制HUVECs p38MAPK磷酸化,且呈剂量依赖性,5000 nmoL/L SB202190的抑制率为53.9%(P〈0.01,n=6).结论 Ang Ⅱ可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内皮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通过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途径刺激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被引量:4
6
作者 荣琳琳 黄海长 +1 位作者 喻陆 李惊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从而探讨低氧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TK173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从而探讨低氧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TK173作为研究对象,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低氧标记蛋白分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factor-1α,HIF-1α)蛋白作为低氧标记物;比较低氧(1%O2,体积分数)和正常氧(21%O2,体积分数)条件下TK173细胞培养12,24,48h后CTGF蛋白水平;低氧刺激TK173细胞30min,1h,6h和12h,运用抗磷酸化抗体检测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MAPKs)活化;在低氧刺激半小时前分别加入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c-Jun-N末端蛋白激酶(JNK)信号通路特异阻断剂SB203580,PD98059,SP600125,低氧培养24h后检测细胞CTGF蛋白水平。用RT-PCR技术分析CTGFmRNA水平变化。结果:TK173细胞正常氧组仅有HIF-1α蛋白微弱表达,低氧组有高水平HIF-1α蛋白表达。在低氧条件下培养12h后细胞CTGF蛋白增加,24h时CTGF蛋白表达最强,是正常氧组的(2.1±0·1)倍,至48h降至对正常氧组水平;同时低氧培养刺激CTGFmRNA表达,在1h时开始增加,6h时达高峰为正常氧组的(6.6±1·0)倍,24h后恢复基础水平。低氧可以活化MAPKs,JNK在30min达到高峰,ERK1/2、p38在刺激1h时达高峰,6h减弱,12h减至基础水平;应用ERK1/2抑制剂PD98059和JNK抑制剂SP00125不能减弱低氧刺激CTGF蛋白表达增加的效应,但应用P38活化抑制剂SB203580可以明显减少低氧刺激的CTGF蛋白和mRNA的增加。结论:低氧可刺激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并且该作用依赖p38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雪莲多糖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砚 孙娟 王丽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314-3319,共6页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 目的探讨藏雪莲(SSB)多糖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减轻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凋亡引起炎性损伤。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3月,提取SSB多糖,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将Ha Ca T细胞分为低剂量辐射组(30 m J/cm2,辐射1 h,A组)和高剂量辐射组(60 m J/cm2,辐射1 h,B组);将A组和B组又分别分为对照组(1组)、辐射组(UVB,2组)、低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10 mg/ml,3组)和高剂量SSB多糖组(UVB+SSB 40 mg/ml,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MAPK、P5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结果 A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Bcl-2水平低于A1组(P<0.05);A3组IL-6、TNF-α、P38MAPK、Caspase-3水平高于A1组(P<0.05);A4组TNF-α、Bcl-2水平高于A1组(P<0.05);A3组、A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A2组,Bcl-2水平高于A2组(P<0.05);A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A3组,Bcl-2水平高于A3组(P<0.05)。B2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IL-6、TNF-α水平高于B1组,Bcl-2水平低于B1组(P<0.05);B4组IL-6、Bcl-2水平高于B1组,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1组(P<0.05);B3组、B4组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水平低于B2组,Bcl-2水平高于B2组(P<0.05);B4组IL-6、TNF-α、Caspase-3水平低于B3组,Bcl-2水平高于B3组(P<0.05)。结论 SSB多糖通过P38MAPK通路减少UVB辐射后Ha Ca T细胞凋亡,进而减轻Ha Ca T细胞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藏雪莲多糖 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白细胞介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淋巴瘤 B细胞 BCL-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Lr45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春燕 魏学军 +4 位作者 张娜 郭楠 杨文香 闫红飞 刘大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分析,LecRK-LR45具有典型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结构,属于L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ecRK-LR45与山羊草和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4中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玉米、拟南芥的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小麦中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LecRKs) TcLr45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细胞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与核转录因子κBp65的相互作用研究
9
作者 郑丽英 黄新玲 +4 位作者 张焱 李新梅 李静 芦永华 谢建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930-3934,共5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相互作用,在细胞水平研究能量代谢与免疫调节间的关系,为阐明肥胖启动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成纤维细胞3T3-L1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取诱导分化第10天的... 目的探讨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相互作用,在细胞水平研究能量代谢与免疫调节间的关系,为阐明肥胖启动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成纤维细胞3T3-L1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取诱导分化第10天的脂肪细胞分为5个组:空白对照组、Compound C组、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组、脂多糖(LPS)组、尼古丁组,分别加入相应试剂。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与NF-κBp65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mpound C组AMPK表达水平降低,NF-κBp65表达水平及TNF-α、IL-6、FFA水平升高(P<0.05);AICAR组AMPK表达水平升高,而NF-κBp65表达水平及TNF-α、IL-6、FFA水平降低(P<0.05);LPS组AMPK表达水平降低,而NF-κBp65表达水平升高(P<0.05);尼古丁组AMPK表达水平升高,而NF-κBp65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AMPK与NF-κBp65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在能量代谢与免疫调节方面密切相关,肥胖时机体出现的慢性免疫炎症反应可能与AMPK活性降低引发NF-κB信号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细胞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6 脂肪酸 非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4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晓芳 王雅洁 +1 位作者 王文斌 费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6-1352,共7页
目的 探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4(Map4k4)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形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Control组、Ang Ⅱ组、Ang Ⅱ+shMap4k4组和Ang Ⅱ+Map4k4组。... 目的 探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4(Map4k4)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形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Control组、Ang Ⅱ组、Ang Ⅱ+shMap4k4组和Ang Ⅱ+Map4k4组。采用油红O染色(脂质)、Masson染色(胶原)、α-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平滑肌细胞)和F4/80染色(巨噬细胞)检测主动脉窦斑块稳定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Map4k4表达。体外构建Map4k4敲低或过表达巨噬细胞,用于确认Map4k4在Ang Ⅱ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Ang Ⅱ促进了ApoE^(-/-)小鼠AS斑块易损性和巨噬细胞凋亡(P <0.05),伴随着Map4k4表达的上调(P <0.05)。与Ang Ⅱ组小鼠相比,Ang Ⅱ+shMap4k4组小鼠的AS斑块易损性[(1.22±0.06)vs.(0.49±0.04)]和巨噬细胞凋亡[(8.42±0.40)vs.(3.49±0.31)]明显减弱(P <0.05),而Ang Ⅱ+Map4k4组小鼠上述指标明显增强[(1.22±0.06)vs.(1.45±0.05),(8.42±0.40)vs.(14.11±0.78),P <0.05]。体外实验显示,Map4k4敲低有效减弱了Ang Ⅱ诱导的c-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P <0.05),并增加了Bcl-2蛋白表达(P <0.05)。而Map4k4过表达进一步增强了Ang Ⅱ的诱导作用(P <0.05)。结论Ang Ⅱ通过上调Map4k4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凋亡,并进一步参与AS中易损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激酶4 血管紧张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激活在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颖 吴伟康 赵明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9-523,共5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 ,缺血 5min ,再灌 5min ,反复循环 3次 ,2 4... 目的 :探讨四逆汤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 (I/R)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 ,缺血 5min ,再灌 5min ,反复循环 3次 ,2 4h后缺血 1h ,再灌 1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 (5mL·kg-1·d-1)连续 3d ,末次灌药 2 4h后缺血 1h ,再灌 1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 ,测定心肌中NO2 -/NO3 -的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p38MAPK及PKC的表达。结果 :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的值明显少于I/R组 ,NO2 -/NO3 -含量显著高于I/R组 ,p38MAPK和PKC发生转位且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结论 :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 ,其机制与p38MAPK的激活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蛋白激酶C 一氧化氮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枯否细胞对LPS诱导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红梅 许瑞龄 +2 位作者 张磊 郑天珍 李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利用小鼠LPS血症模型,探讨封闭枯否细胞(KCs)对LPS诱导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在注射LPS(5 mg/kg)前48 h及24 h,分别静脉注射GdCl3(10 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于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0 min,分别取出肝脏或分... 目的:利用小鼠LPS血症模型,探讨封闭枯否细胞(KCs)对LPS诱导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在注射LPS(5 mg/kg)前48 h及24 h,分别静脉注射GdCl3(10 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于LPS或生理盐水注射后30 min,分别取出肝脏或分离KCs;体外培养小鼠KCs经GdCl3(100μmol/L)预处理1 h,加入含LPS(100μg/L)的DMEM培养基继续孵育30 min,分别检测肝脏及体内外KCs ERK1/2、p38MA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及GdCl3对KCs吞噬、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GdCl3可抑制LPS诱导KCs活化和TNF-α分泌,但不能抑制LPS诱导KCs或肝脏ERK1/2、p38MAPK磷酸化,也不能影响ERK1/2、p38MAPK蛋白表达,KCs经GdCl3单独短时间处理(1 h),可使其少量分泌TNF-α。结论:封闭KCs并不能通过调节细胞内ERK1/2、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LPS诱导的KCs活化及TNF-α释放,而可能是通过其它信号转导途径(JNK、NF-кB、GPCR等)间的相互作用减轻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脂多糖 氯化钆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活通路与病理性痛痛觉敏感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颜波 牛敬忠 孙保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3-616,共4页
Pathological pain or clinical pain is caused by tissue and nerve injuries,and is usually chronic and mainly divided into inflammatory pain and neuropathic pain. Pathological pain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hyperalg... Pathological pain or clinical pain is caused by tissue and nerve injuries,and is usually chronic and mainly divided into inflammatory pain and neuropathic pain. Pathological pain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hyperalgesia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noxious stimuli) and allodynia (painful responses to normally innocuous stimuli).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s kinases (MAPKs) are a family of evolutionally conserved molecules that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cell signaling,consisting of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p38,and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eural plasticity of pathological pain. Inhibition of MAPKs alleviates inflammatory pain and neuropathic pain in different animal model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nhibition of MAPKs a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reat pathological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病理性痛 痛觉敏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内毒素对枯否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 蒋建新 +3 位作者 吉善和 单佑安 朱佩芳 周继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为阐明LPS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信号转导机制 ,采用Westernblot检测LPS刺激对枯否细胞ERK、JNK、p38MAP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 ,LPS刺激后 ,枯否细胞内ERK、JNK、p38MAP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但其磷酸化水平均发生了... 为阐明LPS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信号转导机制 ,采用Westernblot检测LPS刺激对枯否细胞ERK、JNK、p38MAP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 ,LPS刺激后 ,枯否细胞内ERK、JNK、p38MAP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但其磷酸化水平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刺激后 5min即明显升高 ,并分别于 30、45、2 0min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2h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其中以p38MAPK变化最快且变化幅度最大。LPS浓度在 10pg/ml~ 10 0ng/ml范围内时 ,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与LPS刺激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提示ERK、JNK、p38MAPK均是LPS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 ,其中p38MAPK在LPS所介导的枯否细胞早期反应中可能较ERK和JNK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氏细胞 脂多糖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细菌内毒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张丽萍 郑秋甫 +3 位作者 何昆仑 唐朝枢 曾强 范英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7-528,共2页
为探讨芦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以Wistar Kyoto (WKY)大鼠作为对照 ,老龄前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那普利 [10mg/ (kg·d) ]及芦沙坦 [30mg/ (kg·d) ]治疗组 ,治疗期为 3个... 为探讨芦沙坦和苯那普利对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以Wistar Kyoto (WKY)大鼠作为对照 ,老龄前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为对照组、苯那普利 [10mg/ (kg·d) ]及芦沙坦 [30mg/ (kg·d) ]治疗组 ,治疗期为 3个月。结果发现 ,SHR对照组血压、心肌肥厚指标 (心脏重 /体重、左室 +室间隔 /体重 )、血中及心肌中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明显高于WKY大鼠对照组 ,经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治疗后 ,除芦沙坦组血中及心肌中AⅡ无下降外 ,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 (P <0 .0 1)。说明AⅡ及MAPK参与了SHR的血压升高及心肌肥厚的形成 ;苯那普利及芦沙坦可抑制AⅡ及MAPK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血管紧张 芦沙坦 苯那普利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球囊损伤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葛华 赵咏梅 +1 位作者 曾定尹 齐国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在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4 0只大耳白兔分成 4组 :行胸腹主动脉球囊损伤 ,术后 3d、7d和 14d取材 ,随机分为 3组 (即术后 3、7及 14d组 ) ;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损伤。应用... 目的 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在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4 0只大耳白兔分成 4组 :行胸腹主动脉球囊损伤 ,术后 3d、7d和 14d取材 ,随机分为 3组 (即术后 3、7及 14d组 ) ;对照组不进行球囊损伤。应用蛋白印迹杂交及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观察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过程中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 动脉球囊损伤后 3d、7d和 14d ,MAPK活性、蛋白和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以 3d表达最为明显。结论 MAPK在动脉损伤后异常表达 ,可能与平滑肌细胞迁移、新生内膜形成及血管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主动脉 血管内膜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中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CaLecRKs鉴定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
17
作者 金庆敏 徐小万 +2 位作者 衡周 王恒明 徐晓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0,193,共10页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情况,旨在挖掘参与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的CaLecRK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4个CaLecRK,以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可将24个CaLecRK分为7个分支。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CaLecRK基因(CaLecRK 2.2、CaLecRK 3.2、CaLecRK 8.1和CaLecRK 10.1)受辣椒疫霉诱导,和接菌后0 h相比,接菌处理后12 h或36 h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推测其在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L型凝集受体激酶 辣椒疫霉 基因表达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小群 邹雅琦 +3 位作者 骆素微 张丽君 谭诗茹 王梦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植物发育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由细菌、真菌以及食草性昆虫等所引起的植物抗病反应。本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并系统阐述了该类激酶在植物抗病方面的作用,旨在增进对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功能的了解,并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生物胁迫 抗病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梦龙 骆素微 +1 位作者 李晓诗 彭小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9-2169,共11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RLKs的一个亚族,其具有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激酶结构域三个结构域。根据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的不同可分为L、G和C三种不同类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LecRLKs通过识别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信号分子,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MAPK通路、ROS通路、钙信号通路等,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该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并系统综述了LecRLKs在盐胁迫、低温胁迫、干旱胁迫、机械损伤和植物激素等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对LecRLKs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该文不仅为深入了解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功能提供了参考,而且为利用LecRLKs进行作物抗逆育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非生物胁迫 信号响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校天 杨书良 +2 位作者 王军民 柳继兴 赵如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SCsMAPK)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以及丹参药物血清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药物组以每天20ml...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SCsMAPK)通路中ERK、JNK的活化情况,以及丹参药物血清对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药物组以每天20ml/kg剂量分2次灌服丹参;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6天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10%药物血清培养HSCs24h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HSCsPERK、P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在约44kD、42kD的位置上均出现杂交带,表明活化的HSCs同时表达PERK1和PERK2;在约46kD、54kD的位置上均出现杂交带,表明HSCs同时表达PJNK1和PJNK2。PERK蛋白表达水平,肝纤维化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03%±3.99%vs28.16%±5.37%,P<0.01),正常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正常大鼠对照组也显著减少(18.17%±4.02%vs26.35%±8.22%,P<0.05)。PJNK蛋白表达水平,肝纤维化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7.70%±2.83%vs32.66%±7.08%,P<0.01),正常大鼠经丹参药物血清干预后较正常大鼠对照组也显著减少(19.53%±2.48%vs29.20%±6.27%,P<0.05)。结论活化的HSCs中ERK、JNK保持着较高的磷酸化水平。提示两者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HSCs活化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丹参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丹参 有丝分裂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