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驻人月球科研站光照模拟技术及建筑应用探索
1
作者
史立刚
毕霄彤
刘嘉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随着嫦娥探月工程的推进,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驻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已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的月球光照研究与关键技术,分析了多种科研站方案类型,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和光照模拟技术,基于类...
随着嫦娥探月工程的推进,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驻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已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的月球光照研究与关键技术,分析了多种科研站方案类型,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和光照模拟技术,基于类比迁移理论提出光照模拟融入驻人月球科研站设计的技术路线并进行初步应用,选取典型建筑形态开展光照模拟分析,量化建筑表面光照分布特性并生成可视化结果。研究结果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完善月球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可能的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结合实际需求,推动驻人月球科研站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设计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科研站
月球光照
技术路线
建筑设计
类比迁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嫦娥二号数据的月球极区光照计算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洁榕
彭祺擘
+2 位作者
王慎泉
李欣
徐波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为明确月球极区太阳能分布情况,给不同周期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参考,利用嫦娥二号CDD相机获得的DEM-50 m数据对月球极区的光照条件进行计算。创建了适用于月球极区的光照模型,生成太阳高度角数据库;以1年、8.85年、20年为时间跨度,利用...
为明确月球极区太阳能分布情况,给不同周期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参考,利用嫦娥二号CDD相机获得的DEM-50 m数据对月球极区的光照条件进行计算。创建了适用于月球极区的光照模型,生成太阳高度角数据库;以1年、8.85年、20年为时间跨度,利用模型计算月球南北极整体区域和局部区域的光照情况和黑暗期情况等数据;考虑月面以上0 m,2 m,10 m的状态对于光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球极区存在准永久光照区,主要分布在撞击坑边缘及撞击坑附近高地或连接山脊上,其中南极附近年最大光照率为86.6186%,北极附近年最大光照率为87.5114%;在时间上,覆盖章动周期和进动周期的光照条件有所改善;月面2 m高度位置,区域A~E的最大光照率均在84%以上;10 m高度位置,区域A及区域C的最大光照率均在90%以上,光照面积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光照
模型
月球
极区
嫦娥二号
光照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OLA数据的Aristarchus高原光照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吉栋
孟治国
+3 位作者
平劲松
李文潇
王明远
赵瑞
《深空探测学报》
2017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改进了月面中低纬度地区光照分析算法,以Aristarchus高原(AP)为例,使用LRO卫星获得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LOLA数据和DE/LE430月球行星历表,同时基于月球天平动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了AP地区的光照特性。结果表明:AP地区的光照率都在0.35以...
改进了月面中低纬度地区光照分析算法,以Aristarchus高原(AP)为例,使用LRO卫星获得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LOLA数据和DE/LE430月球行星历表,同时基于月球天平动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了AP地区的光照特性。结果表明:AP地区的光照率都在0.35以上,平坦地区的光照条件较好,受到地形的影响不同位置的光照率相差很大。光照率最大值点(B)要比最小值点(A)高出30%以上。考虑典型的长周期天平动效应,18.6年光照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置的光照率变化较小且趋于稳定,这对月球表面演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光照
Aristarchus高原
月球
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OLA数据的冯·卡门撞击坑太阳辐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吉栋
孟治国
+2 位作者
朱蕴哲
曾昭发
平劲松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的候选着陆区之一。基于LOLA高程数据,对当前的月球光照模型做出改进,建立了月表太阳辐射模型,对冯·卡门地区2018年太阳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的候选着陆区之一。基于LOLA高程数据,对当前的月球光照模型做出改进,建立了月表太阳辐射模型,对冯·卡门地区2018年太阳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撞击坑的南部坑壁、中央峰北部以及内部小撞击坑南部坑壁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坑底平原大部分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在(0.9~1)×10^(10)J/m^2之间:不考虑月面坡度时,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计算区域的变化范围为(0.87~1.01)×10^(10)J/m^2。结合月表坡度和光照条件提出了两个候选着陆区(S1区和S2区):S1区位于坑底南部平原,地势更平缓,日出更早,光照时间更长;S2区位于中央峰西北侧,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两区全年平均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9.31×10~9J/m^2和9.65×10~9J/m^2,7月份光照时间最长,更适宜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月球光照
模型
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驻人月球科研站光照模拟技术及建筑应用探索
1
作者
史立刚
毕霄彤
刘嘉鸥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238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8015)。
文摘
随着嫦娥探月工程的推进,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驻人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已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现有的月球光照研究与关键技术,分析了多种科研站方案类型,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和光照模拟技术,基于类比迁移理论提出光照模拟融入驻人月球科研站设计的技术路线并进行初步应用,选取典型建筑形态开展光照模拟分析,量化建筑表面光照分布特性并生成可视化结果。研究结果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完善月球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可能的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结合实际需求,推动驻人月球科研站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设计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月球
科研站
月球光照
技术路线
建筑设计
类比迁移理论
Keywords
lunar research station
lunar illumination
technical rout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alogical transfer theory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V476.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嫦娥二号数据的月球极区光照计算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洁榕
彭祺擘
王慎泉
李欣
徐波
机构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基金
重大科技专项(ZYZS13-QW05)。
文摘
为明确月球极区太阳能分布情况,给不同周期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参考,利用嫦娥二号CDD相机获得的DEM-50 m数据对月球极区的光照条件进行计算。创建了适用于月球极区的光照模型,生成太阳高度角数据库;以1年、8.85年、20年为时间跨度,利用模型计算月球南北极整体区域和局部区域的光照情况和黑暗期情况等数据;考虑月面以上0 m,2 m,10 m的状态对于光照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球极区存在准永久光照区,主要分布在撞击坑边缘及撞击坑附近高地或连接山脊上,其中南极附近年最大光照率为86.6186%,北极附近年最大光照率为87.5114%;在时间上,覆盖章动周期和进动周期的光照条件有所改善;月面2 m高度位置,区域A~E的最大光照率均在84%以上;10 m高度位置,区域A及区域C的最大光照率均在90%以上,光照面积有所增大。
关键词
月球光照
模型
月球
极区
嫦娥二号
光照
率
Keywords
Lunar illumination model
Lunar polar region
Chang’e-2
illumination rate
分类号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OLA数据的Aristarchus高原光照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吉栋
孟治国
平劲松
李文潇
王明远
赵瑞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
2017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90851
41371332)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GZD-EW-6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JCKY-QKJC23)
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10/2014/A3)
文摘
改进了月面中低纬度地区光照分析算法,以Aristarchus高原(AP)为例,使用LRO卫星获得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LOLA数据和DE/LE430月球行星历表,同时基于月球天平动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了AP地区的光照特性。结果表明:AP地区的光照率都在0.35以上,平坦地区的光照条件较好,受到地形的影响不同位置的光照率相差很大。光照率最大值点(B)要比最小值点(A)高出30%以上。考虑典型的长周期天平动效应,18.6年光照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置的光照率变化较小且趋于稳定,这对月球表面演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月球光照
Aristarchus高原
月球
历表
Keywords
lunar illumination
Aristarchus plateau
lunar ephemeris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OLA数据的冯·卡门撞击坑太阳辐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吉栋
孟治国
朱蕴哲
曾昭发
平劲松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32
41590851)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OFSLRSS201706)
文摘
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是"嫦娥4号"的候选着陆区之一。基于LOLA高程数据,对当前的月球光照模型做出改进,建立了月表太阳辐射模型,对冯·卡门地区2018年太阳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撞击坑的南部坑壁、中央峰北部以及内部小撞击坑南部坑壁接收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坑底平原大部分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在(0.9~1)×10^(10)J/m^2之间:不考虑月面坡度时,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计算区域的变化范围为(0.87~1.01)×10^(10)J/m^2。结合月表坡度和光照条件提出了两个候选着陆区(S1区和S2区):S1区位于坑底南部平原,地势更平缓,日出更早,光照时间更长;S2区位于中央峰西北侧,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更多。两区全年平均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分别为9.31×10~9J/m^2和9.65×10~9J/m^2,7月份光照时间最长,更适宜着陆。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月球光照
模型
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区
Keywords
solar radiation
lunar illumination model
Von Karman crater
landing areas
分类号
P184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驻人月球科研站光照模拟技术及建筑应用探索
史立刚
毕霄彤
刘嘉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嫦娥二号数据的月球极区光照计算
郭洁榕
彭祺擘
王慎泉
李欣
徐波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LOLA数据的Aristarchus高原光照特性初步研究
张吉栋
孟治国
平劲松
李文潇
王明远
赵瑞
《深空探测学报》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LOLA数据的冯·卡门撞击坑太阳辐射研究
张吉栋
孟治国
朱蕴哲
曾昭发
平劲松
《深空探测学报》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