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平均降水量的二次规划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农吉夫 金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4-712,共9页
以逐步回归、均生函数和多层递阶作为月平均降水量的3种子预报方法,进一步采用二次规划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各子方法的最优非负权系数进行最优组合预测建模研究。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各子方法,并具有较好的... 以逐步回归、均生函数和多层递阶作为月平均降水量的3种子预报方法,进一步采用二次规划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各子方法的最优非负权系数进行最优组合预测建模研究。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各子方法,并具有较好的理论依据,可在实际业务预报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平均降水 非负权重 二次规划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月平均降水量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萍 申兵辉 +1 位作者 祁铮 朱德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2,共2页
通过建立关中地区季节性的ARIMA模型,对月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时6~11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预测误差在10%以下;春冬季的预测误差大多在15%以上,对这一时期月平均降水量的预测... 通过建立关中地区季节性的ARIMA模型,对月平均降水量序列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时6~11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预测误差在10%以下;春冬季的预测误差大多在15%以上,对这一时期月平均降水量的预测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降水预测 月平均降水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3—9月降水量与ENSO的联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荣 罗哲贤 赵东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856,共8页
利用1950—2005年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9月平均降水量(Rm)与ENSO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当年(次年)西北地区Rm偏少(偏多)的关系依然稳定存在,并且随着全球增暖,该关系表现得更稳定。... 利用1950—2005年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3—9月平均降水量(Rm)与ENSO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当年(次年)西北地区Rm偏少(偏多)的关系依然稳定存在,并且随着全球增暖,该关系表现得更稳定。西北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东部是同纬度带主要干旱半干旱区中Rm与ENSO联系最紧密、最稳定的区域。北半球主要干旱半干旱区中,厄尔尼诺当年Rm偏少,次年Rm偏多的关系仅存在于中国北部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次年)Rm偏少(偏多),我国西北地区西部38°N以南厄尔尼诺事件当年(次年)Rm偏多(偏少),存在着明显的东西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西北地区 3-9月平均降水量(Rm) 全球变暖 东西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主成分RBF神经网络降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41
4
作者 农吉夫 金龙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3-717,共5页
以前期500 hPa高度场、海温场为预报因子,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广西中部5月平均降水预报模型。在5年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中,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12%、50.52和34... 以前期500 hPa高度场、海温场为预报因子,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广西中部5月平均降水预报模型。在5年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中,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均方误差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12%、50.52和34.23。对比分析RBF神经网络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准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平均降水 主成分分析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区间TMPA和IMERG卫星降水产品精度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汉涛 张潇潇 +1 位作者 赵牧晨 舒卫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7,共5页
为了验证卫星降水产品对地面站点降水观测数据的可替代性,研究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区间流域TMPA3B43V7、GPMIMERG卫星降水产品进行月尺度下的精度评估。结果表明:2种卫星降水产品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流域上... 为了验证卫星降水产品对地面站点降水观测数据的可替代性,研究利用地面站点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三峡区间流域TMPA3B43V7、GPMIMERG卫星降水产品进行月尺度下的精度评估。结果表明:2种卫星降水产品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流域上游地势平坦区域纬度较低,卫星降水产品精度相对较差;在流域下游高山峡谷地形纬度较高,卫星降水产品精度较好;卫星降水产品具有替代地面站点降水观测数据的潜力,在三峡区间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应用卫星降水产品进行三峡区间流域水文模拟、降水趋势分析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PA IMERG 卫星降水产品 三峡区间 月平均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5模式对四川盆地湿季降水与极端降水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于灏 周筠珺 +4 位作者 李倩 姜琪 邱威腾 吴笛 崔雪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9,共12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经济中心,湿季降水尤其极端降水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多个模式结果评估未来湿季降水和极端降水的可能变化。首先,利用CRU数据检验了模式对1971-2000年5-9月四川...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经济中心,湿季降水尤其极端降水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多个模式结果评估未来湿季降水和极端降水的可能变化。首先,利用CRU数据检验了模式对1971-2000年5-9月四川盆地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31个模式中有17个模式的模拟能力较好,通过99%的空间相关性信度检验,重现了“东多西少”的空间形态。有21个模式与观测值的标准差之比小于2.5,所有模式的平均偏差率都小于50%。在此基础上,选取表现最好的3个模式,在订正后做模式集合平均(MME),展示在RCP2.6、RCP4.5、RCP8.5的情形下,21世纪初期(2010-2039年)、中期(2040-2069年)、末期(2070-2099年)四川盆地湿季平均降水和湿季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RCP2.6的情形下,相对于1971-2000年的气候平均态,四川盆地湿季降水自东向西呈现“减-增-减”的形势,并且随着时间变化并无明显变化。在RCP4.5与RCP8.5的情形下,特征与RCP2.6不同,自东向西呈现“增-减-增”的形势。盆地东部湿季平均降水普遍增多,部分区域的变率达到了20%。对于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特征与平均降水类似,三种情形下高值区均为在盆地中部偏东的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带状区域。该区域内包括了成都、雅安、眉山、乐山等四川主要城市,并且随时间变化,该区域还有扩大的趋势,而RCP8.5模拟的降水要显著多于另两种情形。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四川盆地某一区域湿季平均降水减少的情况下,其极端降水阈值一定降低,反之不一定成立。只有当平均降水增幅超过10%时,该地区极端降水阈值才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模式评估与订正 湿季 月平均降水与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某电站地下水位变化与降水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青宇 周金龙 苏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73-75,共3页
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在前期勘探过程中为了确定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下水高程随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在两岸及河床布置钻孔,并对孔内地下水位高程进行监测。同时,通过对丹巴气象站40余年的降水量进行统计,得出每月平均降水量,... 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在前期勘探过程中为了确定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下水高程随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在两岸及河床布置钻孔,并对孔内地下水位高程进行监测。同时,通过对丹巴气象站40余年的降水量进行统计,得出每月平均降水量,求得的平均降水量与各钻孔每月地下水位高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月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6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1.8%;该水电站地下水位的变化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且与该地区的降水量关系较为密切,地下水位变化整体与降水量同涨同落,步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地下水位 月平均降水 丹巴气象站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夏季风期间降水的若干气候特征——谱分析和自然正交函数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巢俊民 施尚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3年第4期75-83,共9页
本文的工作是用谱分析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等方法,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约为102°E—120°E、34°N—43°N的范围)301个台站的22年(1958—1979年)的降水资料,主要是7、8月降... 本文的工作是用谱分析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等方法,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约为102°E—120°E、34°N—43°N的范围)301个台站的22年(1958—1979年)的降水资料,主要是7、8月降水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地区夏季风期间降水时空分布的一些气候特征,全部计算工作在TQ-16计算机上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降水 谱分析 正交函数 计算工作 辽河流域 月平均降水 变率 平均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草地NPP的水热估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成明 刘涛 +3 位作者 陈雯 陈瑛瑛 田婷 李建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57-1461,共5页
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明确草地NPP与水热的关系及实现南方草地NPP的大面积估算,本文以气候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及平均降水量之间... 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明确草地NPP与水热的关系及实现南方草地NPP的大面积估算,本文以气候数据为基础,以南方草山草坡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分析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及平均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草地NPP与月平均温度之间呈对数相关,相关系数r=0.462 9**(n=66);与月平均降水量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3 6**(n=66),结果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温度和降水为自变量的南方草地NPP估算模型:NPP=Ln(T/16.7+2.5)×Sqrt(W/84.5+0.5)×(T+W),其中T为全年月平均温度(℃),W为全年月平均降水量(mm)。通过不同年份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草地NPP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787,也达到极显著水平,RMSE和RRMSE均较小,分别为60.272和0.387,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可靠。利用上述模型对2011年的南方草地NPP进行估算,模拟结果呈现一定的地带性,总体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其中四川西北部及其与云南交界等地区草地NPP值较小,基本在200 g·m-2以下,而海南、广西、江西以及广东等地草地NPP值较高,相当一部分地区达到700 g·m-2以上。通过分析可知,整个南方草地NPP平均值约为321.8 g·m-2左右,和实测结果比较接近。结果为南方草山草坡NPP估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月平均降水 平均温度 估算模型 草地NPP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逐步回归法的降尺度预报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阳芬 吕海深 黎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2,共4页
全球气候模式(GCM)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趋于气候信息,很难精确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而统计降尺度法简单,可弥补此缺陷。结合NCEP数据和国家气象观测站的站点数据构建月平均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模型,选取HadCM3、ECHAM5和CSIRO-Mk3.... 全球气候模式(GCM)的空间分辨率较低,缺少趋于气候信息,很难精确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而统计降尺度法简单,可弥补此缺陷。结合NCEP数据和国家气象观测站的站点数据构建月平均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模型,选取HadCM3、ECHAM5和CSIRO-Mk3.0模型的SRA2气候排放情景,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淮河流域蚌埠上游地区未来3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检验期逐月降水量拟合结果较好,未来30年年平均降水量与基准年相比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模型 排放情景 月平均降水 统计降尺度方法 主成分分析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外长波辐射与我国华北地区旱涝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月洪 刘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13-217,共5页
本文采用1974—1986年的向外长波辐射(OLR)和华北地区降水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的 OLR 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旱年与涝年的前冬和夏季在 OLR 距平场上呈相反的配置。同时发现,赤道中太平洋和海洋陆地上的 OLR 变化会... 本文采用1974—1986年的向外长波辐射(OLR)和华北地区降水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的 OLR 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旱年与涝年的前冬和夏季在 OLR 距平场上呈相反的配置。同时发现,赤道中太平洋和海洋陆地上的 OLR 变化会影响华北旱涝的分布趋势。另外,谱分析计算结果指出,当存在准二年周期时,华北地区降水和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OLR 之间有较高的凝聚值,呈正位相振荡。而且后者变化较前者超前大约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外长波辐射 旱涝 我国华北地区 距平 赤道地区 太平洋地区 谱分析 西太平洋 中太平洋 月平均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慈利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月 周长青 +1 位作者 李玮 陈蜜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采用单元网格法,利用计分规则绘制出慈利县地质灾害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慈利县的双溪、罗依溪镇和岩头寨的大部分地区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慈利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相对来说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区划结果可为政府部门进行科学规划提... 采用单元网格法,利用计分规则绘制出慈利县地质灾害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慈利县的双溪、罗依溪镇和岩头寨的大部分地区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慈利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相对来说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区划结果可为政府部门进行科学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区划 平均降水 月平均降水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果区2019年苹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科 卫振和 《果农之友》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2019年山西运城果区苹果生产中出现许多问题,给广大果农造成不少困扰,为此,特做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以供参考。1果面裂纹形成原因:果面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果园水分不平衡。从2019年的月实际降雨量与前30年月平均降雨量比较来看,2019年5... 2019年山西运城果区苹果生产中出现许多问题,给广大果农造成不少困扰,为此,特做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以供参考。1果面裂纹形成原因:果面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果园水分不平衡。从2019年的月实际降雨量与前30年月平均降雨量比较来看,2019年5—8月的月降水量少于前30年月平均降水量。5月正是幼果的细胞建设期,5月的干旱对细胞壁造成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产 月平均降水 山西运城 提出对策 细胞壁 建设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运城2019年苹果生产中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科 卫振和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第8期38-40,共3页
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苹果生产中,果面裂纹、大裂口、锈斑较重,痘斑病、苦痘病、黑点病、红点病多,果面褪绿差和炭疽叶枯病重,给广大果农造成不少困惑。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以供参考。1果面裂纹(1)形成原因。主要原因是果... 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苹果生产中,果面裂纹、大裂口、锈斑较重,痘斑病、苦痘病、黑点病、红点病多,果面褪绿差和炭疽叶枯病重,给广大果农造成不少困惑。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以供参考。1果面裂纹(1)形成原因。主要原因是果园水分不平衡。比较运城市2019年月降水量与30年月平均降水量,2019年5—8月月降水量少于同期30年月平均降水量。5月是幼果的细胞建设期,干旱对细胞壁的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痘病 苹果生产 褪绿 黑点病 山西省运城市 月平均降水 红点病 山西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