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2.0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的预测性能评估 被引量:56
1
作者 何慧根 李巧萍 +2 位作者 吴统文 唐红玉 胡泽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0-964,共15页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2.0)开展的1982~2010年的回报试验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669个台站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方差技巧评分MSSS、距平符号一致率R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分级检...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2.0)开展的1982~2010年的回报试验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669个台站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方差技巧评分MSSS、距平符号一致率R和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分级检验Pg等4种方法综合评估了DERF2.0系统对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DERF2.0模式对气温的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对气温的预测性能较DERF1.0模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与过去全国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评分相比,DERF2.0对气温和降水的预测都有所提高。与气温相比,DERF2.0对降水的预测性能相对较差,对降水的预测水平与DERF1.0相接近。DERF2.0对发生在1998年和2006年的极端旱、涝个例年也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对气温的预测明显好于降水。从空间上来看,DERF2.0在西南地区的确定性预测效果较差,模式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AGCM 月动力延伸 DERF2.0 预测 预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最优信息的中国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38
2
作者 顾伟宗 陈丽娟 +3 位作者 张培群 李维京 李想 刘绿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7,共8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计算两次相关的方法,获取最优预报信息作为建立降尺度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提取的最优预测因子同时满足既是观测环流要素场影响降水的关键区域,又是...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计算两次相关的方法,获取最优预报信息作为建立降尺度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提取的最优预测因子同时满足既是观测环流要素场影响降水的关键区域,又是模式要素场预报的高技巧区域两个条件。结合挑选出的最优预测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月平均降水的降尺度预测模型。文中设计了消除预测因子和预测量的线性趋势值后建立预测模型(方案1)和直接利用原始资料建立预测模型(方案2)两种方案。经过独立样本检验,发现这两种方案建立的预测模型都能够提高月尺度降水预测,方案1对月尺度降水预测的距平相关系数平均可达0.35。利用该方案对超前时间分别为0、5、10d的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进行月降水的降尺度预测表明,模式初值信息不仅影响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也影响降尺度应用效果,利用超前时间为0和5d的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进行降水降尺度预测可在业务中参考。此外,降尺度预测模型中选取的预测因子不仅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同时也具有清楚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最优信息 降水 降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3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高度场的改进实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丽娟 陈伯民 +1 位作者 李维京 王锦贵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92-96,共5页
为克服T63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中纬向平均环流的系统性误差较大的情形 ,文章利用NCEP/NCAR逐候再分析 5 0 0hPa高度场资料和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理论的局域近似法进行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预报。近 30组个例的预报效果分析表明 ,就 1~ ... 为克服T63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中纬向平均环流的系统性误差较大的情形 ,文章利用NCEP/NCAR逐候再分析 5 0 0hPa高度场资料和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理论的局域近似法进行逐候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预报。近 30组个例的预报效果分析表明 ,就 1~ 3旬总体而言 ,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方法对纬向平均高度距平场的预报优于持续性预报和模式动力延伸预报 ,体现了改善纬向平均高度场的能力。尤其是第 3旬的预报 ,当持续性预报偏差与实况偏差明显增大、动力预报技巧相对于第 1旬和第 2旬降低时 ,相空间重构结果仍然保持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3模式月动力延伸预报 高度场 非线性时空序列预测 预报能力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娜 方建刚 +2 位作者 崔巍 肖科丽 王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814,共6页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对陕西月降水的预测效果夏季高于冬季,夏秋季预测效果相对稳定,春季预测效果不稳定;区域预测质量陕南效果最好,关中次之,陕北相对较差,陕北、陕南预测效果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关中相对稳定;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异常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但在异常程度和范围上仍与实况有较大偏差;同时发现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预测初始场有明显的敏感性。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陕西气候异常的预报水平和极端事件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降水 降尺度预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迭代模型的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释用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池俊成 史印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动力延伸预报产品为基础,应用EOF迭代模型对河北省2005—2007年6—8月逐月降水量进行预测试验。经过详细分析不同相关区因子、截取特征向量的项数、EOF迭代次数和迭代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在建立模型时应该尽可能选取与预测对象... 以动力延伸预报产品为基础,应用EOF迭代模型对河北省2005—2007年6—8月逐月降水量进行预测试验。经过详细分析不同相关区因子、截取特征向量的项数、EOF迭代次数和迭代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在建立模型时应该尽可能选取与预测对象关系密切的相关区因子。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迭代误差逐渐减小,但预测精度与迭代误差没有必然联系。试验结果表明:迭代次数不宜过多,甚至不需要迭代,当仅取前一项特征向量,不进行迭代时,月降水量预测值和实况值的符号一致率为0.63,PS评分为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迭代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 降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的模式可预报性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会军 陈丽娟 +2 位作者 李维京 张培群 刘绿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5-732,共8页
基于中国台站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的回算和预测结果讨论了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模式可预报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文中以持续性预报来表征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受外强迫影响下的可预报性,持... 基于中国台站降水和温度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的回算和预测结果讨论了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模式可预报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文中以持续性预报来表征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受外强迫影响下的可预报性,持续性预报技巧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春末夏初和秋季预报评分相对偏低;在中国区域气候变暖和平均降水强度极值增加的背景下,温度的持续性预报评分有明显提高,降水的持续性预报略有下降。月动力延伸预报对月降水和温度的预报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与持续性预报相比,月动力延伸温度预报总体优于持续性预报,降水预报在初春略差,温度预报在8月相对最低。近20余年,月动力延伸预报相对于持续性预报的温度和降水的均方根误差技巧均大于零,其年际变化表现为模式对降水的预测略有提高。两种预报评估结果的空间分布分析表明月动力延伸预报达到显著性水平的正相关区域总体上比持续性预报的范围大,并基本涵盖了持续性预报的高相关区。原因是可预测信息部分来源于外强迫异常的影响,部分来源于对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可预报性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广西月降水量降尺度预报 被引量:38
7
作者 何慧 金龙 +1 位作者 覃志年 袁丽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 利用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派生出涡度变化、经向风切变、纬向风切变等变量场。从1958~2001年6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将各个场中的因子分别作EOF分解,得到浓缩了初选因子变量大部分信息的综合预报因子,用以建立同月的广西月降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而利用2002~2005年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及其派生变量,对广西6月降水量作BP神经网络降尺度释用预报。作为对比试验,以相同的预报量,从1957~2000年5~12月及1958~2001年1~4月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中选取预报因子,并作相同处理,建立前期综合因子的广西6月降水量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独立样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同期综合因子建立的BP神经网络降尺度预报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利用前期综合因子建立的预报模型,但预报效果依赖于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预报 BP神经网络 降尺度预报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RF2.0的月平均温度概率订正预报 被引量:13
8
作者 章大全 陈丽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2-1032,共11页
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模式回算资料的分析表明,二代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与观测实况仍然存在较大偏差,模式预报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采用非参数百分位映射法对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进行概率订正,该方法基于模式集合平均给出的确定... 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模式回算资料的分析表明,二代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与观测实况仍然存在较大偏差,模式预报有较大改进空间。本文采用非参数百分位映射法对模式月平均温度预报进行概率订正,该方法基于模式集合平均给出的确定性预报,结合模式回算资料各集合成员计算得到的模式概率密度分布,给出确定性预报在模式概率密度分布中的百分位值,并将百分位值投影到观测资料的概率密度分布中,得到模式预报的概率订正值。对订正前后模式预报的检验评估显示,该订正方案不仅有效降低了模式预报与实况的均方根误差(RMSE),对月平均温度距平分布的预报技巧也有所改善,不同超前时间模式预报的预测技巧评分(PS)和距平相关系数(ACC)均有提升,同时模式预报误差的大小对订正效果无明显影响。从分月的订正预报结果来看,对夏季各月的温度预测技巧的提升整体高于冬季各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模式 检验 概率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业务化进展 被引量:98
9
作者 吴统文 宋连春 +12 位作者 刘向文 李巧萍 梁潇云 程彦杰 周巍 聂肃平 张莉 颉卫华 房永杰 张艳武 路屹雄 储敏 李江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3-543,共11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研发成果,并侧重于从海洋资料同化系统、陆面资料同化系统、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系统、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4个方面介绍了第2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业务化进展。第2代海洋资料同化... 该文简要介绍了国家气候中心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研发成果,并侧重于从海洋资料同化系统、陆面资料同化系统、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系统、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4个方面介绍了第2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业务化进展。第2代海洋资料同化系统已初步建成,其对温盐的同化效果总体上优于第1代同化系统;陆面资料同化系统正在研发中,目前已完成其中的多源降水融合子系统的业务建设工作,可为陆面分量提供实时的大气降水强迫分析场;第2代月动力延伸预测系统基于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2建立,已于2012年8月进入准业务运行阶段;第2代季节预测模式系统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m)建立,将于2013年底投入准业务运行。初步评估表明:第2代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系统和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分别对候、旬、月和季节、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体现出了一定的预测能力,其对降水、气温、环流等要素的预测技巧总体上要高于第1代预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料同化系统 陆面资料同化系统 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系统 季节气候预测模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极端高温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绿柳 孙林海 +4 位作者 廖要明 朱艳峰 邹旭恺 王有民 颜京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目前,国家级旬、月极端高温预测的业务工作尚未展开,国家级极端高温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制为中国高温预测业务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系统以百分位相对阈值和35°C、38°C绝对阈值作为高温阈值指标,应用月动力预测模式、动力... 目前,国家级旬、月极端高温预测的业务工作尚未展开,国家级极端高温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制为中国高温预测业务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该系统以百分位相对阈值和35°C、38°C绝对阈值作为高温阈值指标,应用月动力预测模式、动力预测与统计降尺度相结合、物理统计相似三种不同的方法,预测未来1~40天的旬、月极端高温发生概率及高温日数,定期滚动发布预测产品。并以相关系数为衡量指标,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三种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高相关区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在进行高温预测时,应综合各方法高相关区的预测结果给出综合预测意见。对2007年7月极端高温预测个例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均有一定的预测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预测 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 统计降尺度 物理统计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RF2.0的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章大全 王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基于1983—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第2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回报资料和春播历史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关键环流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动... 基于1983—2012年国家气候中心第2代月动力延伸模式(DERF2.0)回报资料和春播历史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关键环流因子。利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期气候条件的动力模式解释应用预测模型,并对不同起报时次的模式解释应用预测结果进行检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该解释应用方案对于长江中下游春播期气候条件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随着起报时间的临近,预测技巧整体呈上升趋势。1983—2012年的回报检验还显示,解释应用方案能够较好地模拟出连续不利日数和不利日数的年际变率,同时对年代际变率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动力延伸模式 春播 模式解释应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