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口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荣子容 马安青 +2 位作者 王志凯 于浩 张敬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143,共6页
利用2007年景观格局图、DEM数据、人口、GDP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建筑用地、芦苇地、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利用2007年景观格局图、DEM数据、人口、GDP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建筑用地、芦苇地、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模拟结果表明,转为建筑用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转为芦苇地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是农村人口密度和过境水资源量;转为水稻田和养殖区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和第一产业值。在这4种生态景观格局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重要的解释变量都是农村人口密度,这表明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形成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农村人口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Logistic回归 湿地景观格局 拟合优度 最重要的解释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