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线性插值算法在荔枝树光合模拟中叶片图像旋转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震 洪添胜 +2 位作者 吴伟斌 张文昭 郭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为寻找荔枝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模拟中合适的叶片旋转算法,实验针对树叶灰度图像,将双线性插值算法引入图像旋转中,并与采用最邻近插值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比较了树叶与背景之间边缘的过渡情况和二值化后树叶所占面积的变化情况。... 为寻找荔枝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模拟中合适的叶片旋转算法,实验针对树叶灰度图像,将双线性插值算法引入图像旋转中,并与采用最邻近插值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比较了树叶与背景之间边缘的过渡情况和二值化后树叶所占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过渡平滑,边界清晰,旋转后的图像清晰度较高;采用最邻近插值算法目标与背景之间的过渡不平滑,有比较严重的方块效应,图像整体清晰度较差,二值化后图像的平均变形达到20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旋转 双线性插值 最邻近插值 果树喷雾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插值算法在注塑机背压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栋 李春 +1 位作者 彭京启 张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151,共7页
注塑机螺杆在回退储料过程中,要求回油背压尽可能低且稳定。市面上的PQ阀和比例溢流阀的起调压力普遍偏高,很难实现零背压控制。为了实现极低背压控制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段插值算法的注塑机背压控制系统,分析了根据注射油缸回退速... 注塑机螺杆在回退储料过程中,要求回油背压尽可能低且稳定。市面上的PQ阀和比例溢流阀的起调压力普遍偏高,很难实现零背压控制。为了实现极低背压控制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段插值算法的注塑机背压控制系统,分析了根据注射油缸回退速度和设定回油压力调节比例换向阀开度控制回油背压的原理公式;根据公式得到以流量和压力为坐标的表格;再根据流量曲线斜率对表格进行分段插值,斜率较大时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曲线平稳时采用最邻近插值,从而减少了表格的数据容量;通过联合仿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最低背压小于0.1 MPa,压力精度达到0.005 MPa,接近闭环的控制性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低背压控制 最邻近插值 拉格朗日插值 查表控制法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融合中通量守恒重采样方法与其它常用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林 张亭禄 +1 位作者 陈树果 王晓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对多卫星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首先要将多个传感器数据通过重采样算法重新投影到标准网格上。本文运用一种基于多边形切割算法的通量守恒重采样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重采样,并将该算法与3种常用的重采样算法(最邻近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 对多卫星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首先要将多个传感器数据通过重采样算法重新投影到标准网格上。本文运用一种基于多边形切割算法的通量守恒重采样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重采样,并将该算法与3种常用的重采样算法(最邻近插值法、双线性插值法、三次卷积插值法)在信息保真方面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将所比较的重采样方法应用于两幅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其中一幅为人造图像,用于定性比较各种采样方法在图像缩放中的采样精度;另一幅为某机场卫星遥感图像,用于评价各种重采样方法在旋转图像方面采样的性能,并以定量参数(相关系数及光谱真实性)比较各种采样方法。结果表明,通量守恒重采样法对原始图像的信息保真效果最好,更适用于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融合中的重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守恒重采样法 最邻近插值 双线性插值 三次卷积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地形测绘DEM空洞插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龙四春 周威 +1 位作者 文佳胜 陈鹏琦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4 36,36,共6页
免费公开的SRTM DEM数据用图广泛,但存在大量的空洞。针对SRTM DEM空白处填补现状,利用MATLAB编程特性,编写线性插值、三次插值、最邻近插值的MATLAB代码,选择湖南西部丘陵山地进行空白填补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其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 免费公开的SRTM DEM数据用图广泛,但存在大量的空洞。针对SRTM DEM空白处填补现状,利用MATLAB编程特性,编写线性插值、三次插值、最邻近插值的MATLAB代码,选择湖南西部丘陵山地进行空白填补实验。通过对比分析其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中误差,得出三次插值法填补的效果最佳,生产的等高线最光滑。该方法与结论能为类似地区DEM插补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SRTM DEM 线性插值 三次插值 最邻近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特性的鱼眼图像畸变矫正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彭金柱 孙贝贝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传统的鱼眼图像矫正技术在处理视角不确定以及拍摄角度和目标姿势可变时性能降低,从而限制了鱼眼图像的应用。针对低秩鱼眼图像的局部不变特征,将最近邻插值法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TILT)方法结合的新方法对鱼眼图像进行矫正,既能矫正鱼... 传统的鱼眼图像矫正技术在处理视角不确定以及拍摄角度和目标姿势可变时性能降低,从而限制了鱼眼图像的应用。针对低秩鱼眼图像的局部不变特征,将最近邻插值法与变换不变低秩纹理(TILT)方法结合的新方法对鱼眼图像进行矫正,既能矫正鱼眼图像又能精确地恢复低秩纹理,并通过实验对几何矫正精度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最近邻插值方法结合变换不变低秩纹理方法对鱼眼图像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精度高,且实现简单,有良好的实用价值,矫正精度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矫正 鱼眼图像 机器视觉 最邻近插值 变换不变低秩纹理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中图像全屏显示及打印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戢小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7期160-162,共3页
在开发图像显示程序以及视频应用程序时,常常需要全屏显示特性。介绍如何实现图像的全屏显示,以及在非全屏下,如何实现对任一图像的完整显示,并提供了相应的快捷切换键,同时也实现了对任一图像的完整打印算法。本文涉及的算法主要是针... 在开发图像显示程序以及视频应用程序时,常常需要全屏显示特性。介绍如何实现图像的全屏显示,以及在非全屏下,如何实现对任一图像的完整显示,并提供了相应的快捷切换键,同时也实现了对任一图像的完整打印算法。本文涉及的算法主要是针对真彩色图像进行处理的,考虑处理速度上的要求,在全屏显示算法中采用了最邻近插值算法进行图像缩放变换。综合比较证实这种算法比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屏显示 快捷切换键 图像缩放 最邻近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植被指数估测降水量——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红波 邢艳秋 +1 位作者 单炜 李立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2-85,共4页
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2008年8月MODIS/NDVI(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数据和2008年全省78个标准气象站的年均降水量,进行了NDVI、... 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2008年8月MODIS/NDVI(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数据和2008年全省78个标准气象站的年均降水量,进行了NDVI、EVI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估测模型,对当年的年均降水量进行估测。为有效克服城市热岛效应、水体反射导致的估测降水量偏低问题,采用空间插值方法对估测结果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年均降水量与NDVI、EV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和0.662(P<0.01);基于NDVI、EVI的年均降水量估测模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71%、-11.71%,NDVI估测年均降水量的效果要优于EVI。最邻近点插值法能够解决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和水体反射导致的局部估测降水量偏低的现象,插值后降水量估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整体上降低7.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估测 降水量 最邻近插值 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模型
8
作者 伍利兵 雷中博 +1 位作者 王翠 周国鹏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7-132,共6页
本文建立了"最邻近点插值法"、"反距离加权平均法"等两个降雨量预报算法模型,给出各观测站的雨量预报值,并且用三项指标对两种雨量预报准确性进行了评价。对于问题二,给出了满意度函数用来评价公众满意程度。结果... 本文建立了"最邻近点插值法"、"反距离加权平均法"等两个降雨量预报算法模型,给出各观测站的雨量预报值,并且用三项指标对两种雨量预报准确性进行了评价。对于问题二,给出了满意度函数用来评价公众满意程度。结果表明两种预报方法公众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邻近插值 反距离加权平均法 满意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