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酵母RY-2001最适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涂俊铭 邱昌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6-57,共2页
通过比较碳源、氮源以及装液量对红酵母RY 2 0 0 1摇瓶培养的生物量影响 ,得出最适合其生长的碳源、氮源、装液量 ;同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它们的最适比例。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 :NaNO3 2 % ,蔗糖6 % ,MgSO40 .6 % ,酵母膏 1.5 % ,2 ... 通过比较碳源、氮源以及装液量对红酵母RY 2 0 0 1摇瓶培养的生物量影响 ,得出最适合其生长的碳源、氮源、装液量 ;同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它们的最适比例。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 :NaNO3 2 % ,蔗糖6 % ,MgSO40 .6 % ,酵母膏 1.5 % ,2 5 0mL锥形瓶装培养基 5 0mL ,最适培养温度 2 8℃ ,15 0r/min ,振荡培养 36h左右达到最高生物量 2 1.6 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酵母 生物量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鲮鱼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毛永庆 蔡发盛 林鼎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应用正交方法配制18种试验饲料,测其各营养素对鲮鱼的生长比速、肥满度及体蛋白质增重率作用的大小为:蛋白质>糖>混合无机盐>脂肪,其中蛋白质(P<0.005)和糖(除肥满度外,P<0.025)为主要的营养素;脂肪和混合无机盐,在本试... 应用正交方法配制18种试验饲料,测其各营养素对鲮鱼的生长比速、肥满度及体蛋白质增重率作用的大小为:蛋白质>糖>混合无机盐>脂肪,其中蛋白质(P<0.005)和糖(除肥满度外,P<0.025)为主要的营养素;脂肪和混合无机盐,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作用并不明显(P>0.05)。每100克鱼(湿重),每日的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为:蛋白质0.70—0.80克、糖0.50克、脂肪0.10克,以及饲料中含14%的混合无机盐和17%的纤维素。虽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与营养素脂肪的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显著地受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分别为P<0.025和P<0.01)。体脂肪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高;水份则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体脂肪(Y)与水份(X)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Y=60.3063-0.7643X。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占鱼体重的78.33±0.25%。用无蛋白饲料饲养试验的结果,鲮鱼的体氮维持量为:14毫克氮/100克鱼(湿重)/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鲮鱼 最适生长 营养素需要量 肥满度 体蛋白质增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同源蛋白预测细菌最适生长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丛华剑 武栓虎 +2 位作者 田健 初晓宇 伍宁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不同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而基因序列与其最适生长温度密切相关。为探究其相关性,选取92个具有不同最适生长温度的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材料,通过寻找92个细菌共有的同源蛋白,并计算共有同源蛋白中氨基酸的频率,发现共有同源... 不同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而基因序列与其最适生长温度密切相关。为探究其相关性,选取92个具有不同最适生长温度的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材料,通过寻找92个细菌共有的同源蛋白,并计算共有同源蛋白中氨基酸的频率,发现共有同源蛋白的氨基酸频率特征与其最适生长温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蛋白质序列中的螺旋结构与其最适生长温度关系最大。该研究为揭示细菌对温度的适应机制,以及对蛋白质稳定性相关的分子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最适生长温度 同源蛋白 氨基酸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吉淖尔盐碱湖一株产视紫红质的极端嗜盐古菌的分离及其bop基因核心序列及最适生长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倩 韩瑞 宝力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15,共5页
从内蒙古额吉淖尔湖分离得到一株产视紫红质的极端嗜盐古菌,初步鉴定为属于Natrinema属,并扩增出了其bop基因,该bop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编号为KF863690,分析了其核心序列。结果表明bop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03 bp,编码101个氨基酸。b... 从内蒙古额吉淖尔湖分离得到一株产视紫红质的极端嗜盐古菌,初步鉴定为属于Natrinema属,并扩增出了其bop基因,该bop基因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编号为KF863690,分析了其核心序列。结果表明bop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03 bp,编码101个氨基酸。blastp结果表明该蛋白属于Bac-rhodopsin蛋白家族,具有典型的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域。利用BLAST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bop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编号AAS87571.1、WP-007110705和AFB77278.1的视紫红质蛋白相似性达到98%以上。此结果表明视紫红质蛋白在细菌及古菌中结构上具有很高的保守性,与其质子泵功能紧密相关。。最后分析了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该菌株在分离培养基中适宜生长的NaCl浓度范围为1.0~3.0 mol/L,适宜生长pH为6.5~8.5,适宜生长镁离子浓度为0.4~0.8 mol/L。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该嗜盐古生菌株生长最适NaCl盐浓度为1.5 mol/L,最适pH为7.5,最适镁离子浓度为0.4 mol/L。该实验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产视紫红质的极端嗜盐古生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遗传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嗜盐古菌 bop基因 细菌视紫红质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小网格数据推算烤烟最适生长季
5
作者 刘思华 张明发 +3 位作者 何娜 范雨娴 李晶 张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34-46,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烤烟的最佳移栽期、最晚采收末期和最适生长季规律,为山地特色烟叶产区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及科学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海拔跨度较大的烤烟主产区为研究区,基于500... 【目的】探明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烤烟的最佳移栽期、最晚采收末期和最适生长季规律,为山地特色烟叶产区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及科学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海拔跨度较大的烤烟主产区为研究区,基于500 m×500 m的小网格气象数据,计算1961—2020年80%保证率下网格点烤烟移栽期和采收期界限温度的初终日,并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界限温度初终日的变化规律,明确烤烟不同海拔区种植的最佳移栽期、最晚采收末期、最适生长季及其气候变化趋势。【结果】烤烟移栽期和采收期界限温度随海拔升高呈线性变化特征,线性拟合优度较高。海拔平均每升高100 m,移栽期稳定通过12℃、13℃初日分别推迟1.7 d、1.8 d,采收期稳定通过17℃、20℃终日分别提前2.8 d、4.0 d。在相同海拔的植烟单元,13℃初日较12℃初日推迟约5.6 d,20℃终日较17℃终日推迟约20.6 d。海拔300 m以下的烟田宜在4月上旬后期(12℃初日)至4月中旬中期(13℃初日)移栽,在8月中旬后期采收完毕;海拔300-5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中旬前期至4月中旬后期移栽,在8月下旬后期采收完毕;海拔500-8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中旬后期至4月下旬前期移栽,在9月上旬前采收完毕;海拔800-12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下旬前期至4月下旬后期移栽,在9月中旬中期采收完毕。界限温度13℃初日在大部分地区和12℃初日在少部分地区烤烟移栽期具有显著提前的气候变化特征,17℃和20℃终日在绝大部分地区烤烟移栽期不具有显著变化的气候趋势。【结论】在气候变暖与初日提前综合作用背景下,湘西州各海拔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建议当地结合烤烟生产实际将移栽期适当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网格 气象 海拔 界限温度 烤烟 移栽期 最适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马尾松外生菌根真菌菌丝最适生长条件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启彪 毛莹 +5 位作者 钱璐 季晓红 何贞英 欧阳建萍 陈晔 何刚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小笠原须腹菌 硬皮地星 彩色豆马勃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生长最适条件和最佳菌种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桂亮 王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酵母菌 食品工业废水 生长最适条件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生长特性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29
8
作者 曾胤新 俞勇 +1 位作者 陈波 李会荣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2,共5页
从北极楚科奇海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冷假交替单胞菌BSw20308.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10℃,35℃不生长;在pH7.0~8.0、含2.0%~3.0% NaCl的培养基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生长与产酶;可溶性淀粉、酵母浸出液是有利于菌株生长及产酶的碳... 从北极楚科奇海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耐冷假交替单胞菌BSw20308.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10℃,35℃不生长;在pH7.0~8.0、含2.0%~3.0% NaCl的培养基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生长与产酶;可溶性淀粉、酵母浸出液是有利于菌株生长及产酶的碳源、氮源物质;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及麸皮对CMCase的合成具有明显诱导作用;CMC、麸皮、可溶性淀粉及麦芽糖对滤纸酶的合成有一定诱导作用,单糖与部分双糖(蔗糖、纤维二糖及乳糖)则起阻遏作用;在指数生长后期至稳定早期,大量产CMCase;发酵液含CMCase、滤纸酶及葡萄糖苷酶活性,以CMCase活力最高;胞外CMCase活力占总CMCase活力的74.1%左右;酶最适作用温度35℃,5℃时酶活保留50%左右;酶对热敏感,35℃半衰期为3 h,25℃下酶活稳定;酶最适pH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产生菌 酶学性质 生长特性 可溶性淀粉 筛选 低温 鉴定 最适生长温度 菌株生长 诱导作用 酵母浸出液 葡萄糖苷酶 楚科奇海 NaCl 阻遏作用 纤维二糖 生长后期 作用温度 麦芽糖 滤纸酶 单胞菌 培养基 源物质 C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殖(盐碱水)中白斑狗鱼的生长及耗氧率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宁宇 夏连军 +4 位作者 么宗利 高露姣 周凯 来琦芳 归从时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70,共7页
对内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 对内食性凶猛的白斑狗鱼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酒泉市盐碱水域设施集约化养殖中的生物学特性和耗氧率进行了研究。平均体长12.3±1.36cm、平均体重22±1.85g的白斑狗鱼经362d养殖后,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达到54.2±0.5cm和1776±6.5g;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为1.183mm/d和4.89g/d;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为0.41%和1.186%。水温在15.4~26.3℃时,特定增长率保持在0.5%/d以上,水温21.1℃时,特定增长率为最高0.728%/d;在水温13.8~26.3℃时,特定增重率保持在1.0%/d以上,水温23.7℃时,特定增重率达到最高(2.286%/d)。在一定水温范围内,随着水温升高,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之增大,呈正相关性。33±2.54g和81±5.34g体重白斑狗鱼水温与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0.416x-0.2833,(R^2=0.988);Y=0.6963x-2.902,(R^2=0.8871)。在水温20℃时,白斑狗鱼耗氧量随其体重增加而升高,但耗氧率和窒息点却随体重增加而下降。拟合白斑狗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98L%3.0299(R^2=0.9989),其中b接近于3,表明白斑狗鱼的体长和体重处于等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 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8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再明 石堃 +2 位作者 潘玲玲 马玉心 崔大练 《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灵芝和黑平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余5个菌种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温度 生长速度 最适生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方半夏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与研究
11
作者 陈娅娅 曾令祥 +3 位作者 王沁 朱国胜 刘作易 杨琳 《农技服务》 2012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观察来自贵州大方半夏资源的最适生长温度及倒苗情况。[方法]试验观察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掌握了贵州大方半夏的温度适应性和倒苗情况。[结论]来自贵州大方的半夏生长最适温度为16~24℃,一年中有3次出苗... [目的]观察来自贵州大方半夏资源的最适生长温度及倒苗情况。[方法]试验观察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掌握了贵州大方半夏的温度适应性和倒苗情况。[结论]来自贵州大方的半夏生长最适温度为16~24℃,一年中有3次出苗期和3次倒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最适生长温度 倒苗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和温度对红点鲑Salvelinus al pinus(L.)生长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干荣 《淡水渔业》 1985年第1期42-44,共3页
红点鲑在水温10℃、饲养6个月,体重能从18克增至近135克。特定生长率随鱼体增大而下降,其大小和生长率之间的相关式为;log.Gw=1.722—0.325log.W,式中Gw为特定生长率,W为鱼体重(克),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沿用过去发表的资料表示... 红点鲑在水温10℃、饲养6个月,体重能从18克增至近135克。特定生长率随鱼体增大而下降,其大小和生长率之间的相关式为;log.Gw=1.722—0.325log.W,式中Gw为特定生长率,W为鱼体重(克),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沿用过去发表的资料表示。在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任何大小鱼的生长率可用以下公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生长 鱼体 体重 最适生长温度 饲养 水温 下降 影响 大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和美国联合研究添加葡萄籽提取物对煮制牛肉中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影响
13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类厌氧、非运动、消耗亚硫酸盐、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和杆状的细菌,在土壤、灰尘、动物胃容物、蔬菜表面以及生制和熟制食物中广泛存在。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温度为12~50℃,最适生长温度为43~47℃,鉴于其在屠宰过程...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类厌氧、非运动、消耗亚硫酸盐、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和杆状的细菌,在土壤、灰尘、动物胃容物、蔬菜表面以及生制和熟制食物中广泛存在。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温度为12~50℃,最适生长温度为43~47℃,鉴于其在屠宰过程中的污染,肉和肉制品中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的概率为47.4%。为分析葡萄籽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土耳其和美国进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最适生长温度 葡萄籽提取物 土耳其 牛肉 美国 煮制 亚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叶兜兰高产IAA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书娴 李宗艳 +4 位作者 胡梦露 冯尧 杨建伟 胡家雪 伍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2-913,共12页
【目的】筛选鉴定硬叶兜兰根、叶内高产IAA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根、叶中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运用Salkowski比色法比较分离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同时采用单因素法... 【目的】筛选鉴定硬叶兜兰根、叶内高产IAA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根、叶中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运用Salkowski比色法比较分离菌株分泌IAA的能力;同时采用单因素法探究YD-16菌株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分离出的33株真菌经鉴定为8属12种,所有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分泌IAA的能力,其中YD-16(Nemania cyclobalanopsina)在所有菌株中分泌量最高,该菌株在添加和不添加L-色氨酸的培养基中IAA的产量分别为(59.29±0.46)μg/mL和(17.36±0.09)μg/mL;YD-16菌株在中性培养基25℃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且氮源为蛋白胨、碳源为蔗糖和淀粉时菌丝生长最好。【结论】分离鉴定的内生真菌有8属12种,优势种为炭垫菌属真菌。其中,双座炭壳菌属、间座壳属、炭团菌属、黑孢属和炭角菌属是首次从硬叶兜兰中分离的真菌。YD-16菌株具有较高的分泌IAA的能力,其氮源偏好为蛋白胨,碳源偏好为蔗糖和淀粉,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硬叶兜兰养分生理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叶兜兰 内生真菌 分泌IAA能力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素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长建 徐洪涛 +1 位作者 权春善 范圣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6-30,共5页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 对乳酸菌素产生菌进行分离,得到4株理想菌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发酵液,初步确定4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Ⅱ32菌株产乳酸最多,对各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对该菌株作进一步的研究。Ⅱ32菌株在MRS培养基上可以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通过API生化反应实验、16SrDNA测序可进一步确定该菌株是L·paraplantarum或L·paraplantarum。最终通过对recA-gen的PCR产物检测,鉴定菌株Ⅱ32为Lactobacillusparaplantarum(类植物乳杆菌)。牛津杯抑菌试验显示,该菌株的发酵液不仅对多数G+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Gˉ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真菌没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recA-gene 乳酸菌素 LACTOBACILLUS 鉴定 分离 最适生长温度 生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帆 王建华 +2 位作者 刘立恒 杨雅麟 滕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最适起始pH为5 5~6 2 ,静置培养比振荡培养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 10 CFU/mL和2 19&#... 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最适起始pH为5 5~6 2 ,静置培养比振荡培养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 10 CFU/mL和2 19°T。同时嗜酸乳杆菌具有强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培养条件 生物学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 抑菌特性 振荡培养 静置培养 高生物量 抑菌作用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耐酸性 胆盐 产酸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龟纹瓢虫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峰 苏建伟 +2 位作者 戈峰 吴刚 刘向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2-564,共3页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龟纹瓢虫的呼吸率和代谢率。结果表明,龟纹瓢虫雄虫和雌虫的呼吸率和代谢率在温度为15℃和35℃时均达到显著差异,而在20~30℃时差异不显著,由此确定龟纹瓢虫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此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25℃时的呼吸...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龟纹瓢虫的呼吸率和代谢率。结果表明,龟纹瓢虫雄虫和雌虫的呼吸率和代谢率在温度为15℃和35℃时均达到显著差异,而在20~30℃时差异不显著,由此确定龟纹瓢虫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此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25℃时的呼吸率最低,呼吸耗能最少,故25℃是该昆虫的最适生长温度。通过观察25℃时龟纹瓢虫的发育历期可知,雄虫的发育历期为53.4±9.0d;雌虫为59.7±7.5d,与文献报道一致。通过测定昆虫的呼吸率,可以快速、方便、精确检测温度及其他环境因子对于昆虫能量代谢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天敌昆虫的人工饲养及田间释放,尤其是合理引进和利用益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温度 呼吸率 代谢率 最适生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浸矿微生物的筛选及对铝土矿的除铁效果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吉奎 钮因健 +1 位作者 李军亮 李花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40,共5页
除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浸出金属硫化矿外,其它一些微生物也可以浸出非硫化物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在本次研究中,从铝土矿山筛选到一株真菌,编号CSJ-13#。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好气生长。在以蔗糖为发酵底物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7 d,... 除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够浸出金属硫化矿外,其它一些微生物也可以浸出非硫化物中的一些金属元素。在本次研究中,从铝土矿山筛选到一株真菌,编号CSJ-13#。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好气生长。在以蔗糖为发酵底物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7 d,培养基的pH值由初始的6.83下降到1.87,经检测培养液中的草酸含量大于4.5 g/L,说明CSJ-13#菌株具有较强的产生有机酸的能力。在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用CSJ-13#发酵液浸出含铁铝土矿,矿样中Fe2O3的含量由4.96%下降到2.87%;在CSJ-13#发酵液中添加2%的H2SO4制备成pH值为0.5左右的浸矿剂后再浸出矿样,可以浸出矿样中92.03%的杂质铁,矿样中Fe2O3的含量降到0.39%。经检测,除铁后矿样中含铝矿物晶体结构没有被破坏。研究结果表明CSJ-13#菌株对铝土矿具有较好的浸矿除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筛选 发酵 浸出 铝土矿 铁矿物 浸矿微生物 除铁效果 最适生长温度 氧化亚铁硫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好氧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春 杨琦 +2 位作者 杨素银 蒋小伟 尚海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出6个萘降解菌株,这些菌株都能快速降解水杨酸。以萘为唯一碳源,采用瓦勃氏微量呼仪的实验表明,菌株可以不同程度的降解萘。在pH为7.2,萘含量为20mg/L的条件下,菌株生长最好,2d后的萘降解率高达96.5%。
关键词 菌株筛选 生物降解性能 最适生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乔镜澄 刘宇 +1 位作者 马敬昊 王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97,共4页
从天津地区产的番茄黑斑病的疑似样本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相近的内生真菌,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iessler],PDA为其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菌丝在5~37℃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的... 从天津地区产的番茄黑斑病的疑似样本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相近的内生真菌,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iessler],PDA为其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菌丝在5~37℃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的生长温度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8℃,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65℃处理20 min,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黑暗条件最适合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该病原菌对碳源、氮源选择不苛刻,最适的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黑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致死温度 最适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