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贾晓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0-267,共8页
本文运用江苏最新公布的2012投入产出等数据,分析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较深入的研究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的数量关系及内在机理,设计出多种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本文运用江苏最新公布的2012投入产出等数据,分析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较深入的研究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的数量关系及内在机理,设计出多种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需求结构
产业
结构
定量模拟分析
调整与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德山
张淑英
《西部论坛》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根据中国2000—2007年的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分析6部门的完全能耗系数变化趋势,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将能耗强度变动分解为直接能耗变化、产品技术变化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
根据中国2000—2007年的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分析6部门的完全能耗系数变化趋势,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将能耗强度变动分解为直接能耗变化、产品技术变化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各个部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工业对煤、石油的完全能耗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煤和石油的能耗强度总量呈负向变化,主要原因是其直接能耗强度变动;天然气和电力的能耗强度总量呈正向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和产品技术变化;产品技术变化不利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邮和其他非物质部门的能耗强度的下降。总体上看,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节能降耗措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能源消耗强度存在反弹的趋势,因此仍需积极努力地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完全能耗系数
直接能耗变化
节能降耗
能源利用效率
产品技术变化
最终需求结构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工业化成因的比较分析——基于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
3
作者
蒋程虹
李锦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下降分为了相对增加值率、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五个因素所引起的变化。分解发现,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因素是导致大部分国家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因素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原因。中国最终需求中对制造业需求降低是由于消费结构中制造业份额下降和出口需求降低。为此,要确保中国制造业份额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制造业市场;提升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创造制造业新需求;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缓解去工业化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制造业增加值份额
投入产出分解
最终需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贾晓峰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理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0-267,共8页
基金
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调查研究重点课题<江苏省投资
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研究>(2015年1月立项)中的主要内容
文摘
本文运用江苏最新公布的2012投入产出等数据,分析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较深入的研究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的数量关系及内在机理,设计出多种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最终需求结构
产业
结构
定量模拟分析
调整与发展对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德山
张淑英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西部论坛》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基金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SKB09-03)
文摘
根据中国2000—2007年的可比价能源投入产出表,分析6部门的完全能耗系数变化趋势,并采用因素分解法,将能耗强度变动分解为直接能耗变化、产品技术变化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各个部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工业对煤、石油的完全能耗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煤和石油的能耗强度总量呈负向变化,主要原因是其直接能耗强度变动;天然气和电力的能耗强度总量呈正向变化,主要原因分别是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和产品技术变化;产品技术变化不利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邮和其他非物质部门的能耗强度的下降。总体上看,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节能降耗措施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能源消耗强度存在反弹的趋势,因此仍需积极努力地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完全能耗系数
直接能耗变化
节能降耗
能源利用效率
产品技术变化
最终需求结构
节能减排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completely energy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chang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roduct technical change
final demand structur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工业化成因的比较分析——基于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
3
作者
蒋程虹
李锦明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出处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18VSJ053)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项目(SHXM-00-20220722-1119)。
文摘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份额和就业份额已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展现出了“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发展态势,中央为此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对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解分析,将制造业增加值份额的下降分为了相对增加值率、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五个因素所引起的变化。分解发现,国内供给率、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因素是导致大部分国家去工业化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量因素是导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下降的原因。中国最终需求中对制造业需求降低是由于消费结构中制造业份额下降和出口需求降低。为此,要确保中国制造业份额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扩大国际国内制造业市场;提升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创造制造业新需求;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缓解去工业化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制造业增加值份额
投入产出分解
最终需求结构
Keywords
Deindustrialization
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 share
Input-output decomposition
Final demand structure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
贾晓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李德山
张淑英
《西部论坛》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去工业化成因的比较分析——基于15个去工业化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
蒋程虹
李锦明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