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贸易自由化与数字化转型——基于最终品和中间品的双重视角分析
1
作者 张峰 相昌红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207,共20页
贸易自由化同时产生的外部竞争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降低,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衡量贸易自由化,考察贸易自由化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 贸易自由化同时产生的外部竞争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降低,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且复杂的影响。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衡量贸易自由化,考察贸易自由化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关税税率下降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这一效应在生产率高、B2C企业样本中表现更加明显。相反,中间品关税税率下降存在抑制效应,这一效应在成本费用控制较差的企业样本中表现更加明显,但在数字化中间投入占比较高的企业样本中呈现出促进效应。本文分别从“逃离”竞争效应、固化“旧”成本优势两方面解释了中间作用机制。本文有助于深化认识贸易自由化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同时为地方政府分类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最终品 中间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中间品出口、服务最终品出口与服务业生产要素报酬差距——基于WIOD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庚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9,共10页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服务中间品出口和服务最终品出口对服务业不同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中间品出口将扩大服务业中资本、高技术劳动与中技术劳动、低技术劳动在生产...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服务中间品出口和服务最终品出口对服务业不同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中间品出口将扩大服务业中资本、高技术劳动与中技术劳动、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服务最终品出口会缩小服务业中资本和高技术劳动与中技术劳动和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服务中间品出口在扩大服务业中资本、高技术劳动和中技术劳动、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的同时,还扩大了服务业中资本报酬与高技术劳动报酬之间的差距,服务最终品出口虽然在总体上会缩小服务业中资本、高技术劳动与中技术劳动、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但扩大了中技术劳动者报酬和低技术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中间 服务最终品 出口 生产要素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市场获得与制造业区位——来自中国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44
3
作者 刘钜强 赵永亮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38,共16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选择分布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通过拟合企业区位投资的泊松分布,利用1995—2007... 本研究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选择分布模型,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型指标——市场获得,并实证测算了我国省份层面的多层次市场空间;我国阶梯型市场获得的区域分布在近20年内并没有收敛趋势;通过拟合企业区位投资的泊松分布,利用1995—2007期间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区位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现中间品和最终品市场获得从不同层面构成了企业区位差异选择的动因,中间品市场获得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性更大,在东部企业投资更注重最终品市场获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克服自然壁垒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作用显著,其边际贡献率在东西部也存在差异,因而交通基础投资应在科学决策和区域协调下注重结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市场获得 最终品市场获得 交通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6,共11页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测算增加值 显性比较优势 结构调整 最终品 中间 贸易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丽丽 袁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本文以GTAP数据库为基础构建MRIO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视角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并进一步测算贸易模式效应对中国碳排放净转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4~2011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始终是"污染避难所"效应主导的污染... 本文以GTAP数据库为基础构建MRIO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视角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并进一步测算贸易模式效应对中国碳排放净转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4~2011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始终是"污染避难所"效应主导的污染密集型出口的贸易模式,并且导致中国贸易内涵碳排放净转入;而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模式不具有稳定性,并且不会显著地增加中国贸易内涵碳排放净转入;研究期间,贸易模式效应对中国贸易碳排放净转入的影响逐渐削弱,但基本呈现促进其增加的作用,其中,中间品贸易的贸易模式效应对其碳排放净转移效应的影响程度最大,整体贸易次之,最终品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转移 贸易模式 污染避难所 最终品贸易 中间贸易 要素禀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