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口最终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4
1
作者 钟建军 赵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8-163,共6页
本文从产品质量异质性贸易理论出发,从综合视野探讨了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研发、FDI、经济自由化水平以及市场规模与出口最终产品质量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而采用BACI 1995-2009年38个国家(地区)由产品到国家(地区)... 本文从产品质量异质性贸易理论出发,从综合视野探讨了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研发、FDI、经济自由化水平以及市场规模与出口最终产品质量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而采用BACI 1995-2009年38个国家(地区)由产品到国家(地区)层面的数据,分层次对此综合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经济自由化程度、FDI与市场规模对出口最终产品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且进口中间产品质量的正向效应最大。研发、人力资本的效应在引入进口中间产品质量的情形下由正转为负。这也意味着研发、人力资本相对不足的国家,可借助进口高质量中间产品这一途径以提升本国出口最终产品质量,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异质性 进口中间产品 出口最终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比较研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生产排放量和出口排放量的测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强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近年来PM2.5指数的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OECD和WTO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比较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行业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及其完全排放强度,并对出口排放量的变化... 近年来PM2.5指数的上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OECD和WTO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比较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行业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及其完全排放强度,并对出口排放量的变化进行SDA分解,分析表明:1995—2009年,中国生产和最终产品出口引致的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分别增长了约88%和97%,而欧盟主要成员国除丹麦外均实现了负增长,中国各行业的PM2.5来源气体完全排放强度也远远高于欧盟主要成员国;中国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增长,投入产出结构变化也一定程度导致排放量增加,而排放强度的降低则减少了排放量;欧盟主要成员国虽然出口也有不同幅度增长,但由于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以及排放强度的降低,其排放量实现了负增长。应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以有效减少PM2.5来源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终产品出口 PM2.5来源气体 排放强度 出口排放量 投入产出结构 欧盟成员国 污染治理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