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QI_(min)模型的贵州草海水质评价分析
1
作者 万颖 杜明普 +4 位作者 郭艳敏 刘坤云 孙赫英 王英才 李瑞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7,I0017,共12页
草海作为贵州省最大的高原湖泊,近年来因水质问题备受关注.依据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草海及入湖河流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水质指数(WQI)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水体总磷含量较低而总氮含量较高,降雨径流对氮、磷污染贡献较小,... 草海作为贵州省最大的高原湖泊,近年来因水质问题备受关注.依据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草海及入湖河流的逐月监测数据,采用水质指数(WQI)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水体总磷含量较低而总氮含量较高,降雨径流对氮、磷污染贡献较小,研究区域平均WQI值为54.49,水质评价等级以“中等”为主.在时间分布上,8至9月份水质评价结果最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区域水质评价结果优于东部区域,入湖河流水质评价结果优于湖区,表明入湖河流对湖区水质影响较小.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从14个水质指标中筛选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氮(TN)、悬浮物(SS)、氨氮(NH_(4)-N)、溶解氧(DO)等5项关键指标,构建了WQI_(min)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表现良好,训练集上得到决定系数R^(2)=0.846,均方根误差RMSE=2.09,百分比误差PE=3.45%.研究结果旨在为草海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草海 水质评价 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_(min))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的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程鹏 孙明东 郝韶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2-380,共9页
河流水质评价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已成为国内外河流水质评价的主流方法,然而因其需要大量的水质参数,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采用2018年官厅水库上游河流37个监测点... 河流水质评价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已成为国内外河流水质评价的主流方法,然而因其需要大量的水质参数,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采用2018年官厅水库上游河流37个监测点的月度监测数据,运用全子集回归模型分训练和验证两个环节建立了对水质参数数量要求较少的适用于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的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WQI_(min)),并采用建立的WQI_(min)对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在训练环节,水质参数的数量越多,WQI_(min)的训练效果越好,并且考虑水质参数相对权重的模型效果要优于不考虑相对权重的模型。综合考虑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和易用性,采用CODMn、DO和TN等3个水质参数,且考虑水质参数权重的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WQI_(min)-b3)是训练环节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最佳的WQI_(min)模型。在验证环节,WQI_(min)-b3与WQ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建立的WQI_(min)-b3模型可代替WQI模型进行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评价。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在秋季最好,夏季次之;由于受到融雪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春季官厅水库上游河流水质最差,因而官厅水库上游流域应对融雪期非点源污染给予充分重视。官厅水库上游各河段WQI_(min)平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清水河,其次是南洋河;桑干河上游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其水质状态最差。该研究可为官厅水库上游及其他流域河流水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综合评价指数 最简水质综合评价指数 水质评价 参数选择 官厅水库上游 全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交替期沱江流域水质评价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税永红 卢永洪 +3 位作者 罗靖 罗永军 毛红梅 彭黎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2,共7页
为深入了解沱江经过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选择沱江流域水质由好变差的冬春交替转折期,对沱江流域16个国考断面和1个背景断面(对照省控断面),基于全流域2016—2019年2月份监测结果,采用WQI_(min)法,选择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 为深入了解沱江经过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选择沱江流域水质由好变差的冬春交替转折期,对沱江流域16个国考断面和1个背景断面(对照省控断面),基于全流域2016—2019年2月份监测结果,采用WQI_(min)法,选择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电导率7个参数,对比分析了2016—2019年冬春交替期沱江流域水质变化;采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了各断面参评参数污染贡献率。结果表明:2016—2019年,冬春交替期沱江流域水质不断改善,2019年已消除极差水质断面,总磷污染在上游得到有效控制,但全流域总氮污染突出,背景断面水质污染问题已呈现,沱江流域特别是下游治理重点应在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控制上。研究结果为沱江流域后续污染治理、打赢“长江大保护”攻坚战和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差异分析 最少指标水质指数(wqi_(min))法 综合水质指数 沱江流域 冬春交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WQI在川中丘陵地区典型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琼江流域上游段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唐琦 刘兵 +4 位作者 王璞 王媛 蒋红斌 谢勇 李克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5-623,共9页
水质指数(WQI)克服了传统水质评价方法无法同时满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缺点,但其所需指标较多,无法做到广泛运用。以琼江流域上游段为川中丘陵地区典型流域的代表,对其2018—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从25个水质... 水质指数(WQI)克服了传统水质评价方法无法同时满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缺点,但其所需指标较多,无法做到广泛运用。以琼江流域上游段为川中丘陵地区典型流域的代表,对其2018—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从25个水质指标中筛选出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_(Cr))、生化需氧量(BOD_(5))、溶解氧(DO)4个指标建立改进WQI(WQI_(min))模型,该模型评价结果与WQI高度相关,并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R^(2)=0.81,PE=11.9%)。WQI_(min)评价结果表明:琼江流域上游段WQI_(min)均值为63.1±17.2,水质等级为好;干流WQI_(min)整体上呈沿程升高的趋势,流经安居区时,WQI_(min)明显降低,但能较快恢复至入城区前的水平;WQI_(min)由高至低依次为琼江干流>会龙河>玉丰河>蟠龙河>石洞河,主要支流水质均劣于干流,建议区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应逐步放到支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 河流 水质指数(wqi) wqi_(min) 水质评价 琼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