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最短路径法求关键路线及其SAS的实施 被引量:3
1
作者 舒兴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利用网络工程的关键路线为耗期最长的特点 ,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则转化成最短路径问题 ,然后利用求最短路径的 SAS程序 ,顺利地求出网络工程的关键路线 .
关键词 最短路径法 关键路线 SAS/OR 网络工程 网络图 有向图 SAS程序 工作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短路径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路径集生成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昌俊 叶茂 +2 位作者 马灵玲 何建涛 殷世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10,共6页
在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旅客实际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和站点进行次序化处理,并用“单位区间”相连的形式表示各线路。基于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构造两个关于全网“单位区间”出行费用的邻接矩阵。对照网络拓扑... 在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结构及旅客实际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网络的线路和站点进行次序化处理,并用“单位区间”相连的形式表示各线路。基于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构造两个关于全网“单位区间”出行费用的邻接矩阵。对照网络拓扑图,在最短路径法基础上改进并构建了有效路径搜索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生成有效径路集,并包含换乘虚拟路径,可为后续研究提供较好的路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有效路径 改进的最短路径法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丹珍 戴海锋 曾健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6,44,共8页
电缆化供电是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主干网架规划方法,考虑了电缆通道约束以及城市规划约束,将全网整体优化分解为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线路规划和分区间线路联络规划两部... 电缆化供电是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实用的基于增量最短路径法的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络主干网架规划方法,考虑了电缆通道约束以及城市规划约束,将全网整体优化分解为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线路规划和分区间线路联络规划两部分,利用增量最短路径法规划电源供电分区的电缆供电线路,应用最佳匹配算法完成分区间线路联络。通过一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应用于全电缆中压配电网的网络新建规划和扩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缆中压配电网 增量最短路径法 最佳匹配算 电缆通道约束 城市规划 网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路径树的优化生存时间路由算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友荣 王章权 +1 位作者 程菊花 刘耀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2,共7页
为提高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提出基于最短路径树的优化生存时间路由算法(LORA_SPT)。该算法引入节点分类概念,构造基于链路能耗因子、自身节点剩余能量因子、邻居节点剩余能量因子和类型权重因子等多个因子的权值函数。针对不同类型的... 为提高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提出基于最短路径树的优化生存时间路由算法(LORA_SPT)。该算法引入节点分类概念,构造基于链路能耗因子、自身节点剩余能量因子、邻居节点剩余能量因子和类型权重因子等多个因子的权值函数。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点采用不同的权重因子,最后利用dijkstra算法完成最短路径树,所有节点沿着最短路径树将数据发送给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权值函数的四个因子,可以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均衡各个节点的能耗,将节点平均能耗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降低网络平均时延。在一定的条件下,LORA_SPT算法比PEDAP_PA、LET、Sum_w和Ratio_w算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优化生存时间 最短路径法 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剪枝后的最短路径聚类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恩祥 汪春雨 潘美芹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2-802,共11页
聚类是通过数据标签或者属性,将一系列经验数据按照相似性或者相近性进行归类.基于密度属性展开的聚类算法,主要聚焦在聚类中心的确定和剩余点如何分配的问题上展开讨论.针对基于密度峰值的可训练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密度峰值确定聚类中心... 聚类是通过数据标签或者属性,将一系列经验数据按照相似性或者相近性进行归类.基于密度属性展开的聚类算法,主要聚焦在聚类中心的确定和剩余点如何分配的问题上展开讨论.针对基于密度峰值的可训练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密度峰值确定聚类中心,提出使用截断阈值、对路径图进行剪枝的算法改进.然后基于最短路径法对剩余点进行全局分配.实验结果证明,在保持聚类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密度峰值 最短路径法 路径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折减路径法的边坡安全系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永来 吴卓睿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4,共7页
使用双参数折减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较多,如何把两个折减系数定义为单一的综合安全系数是目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Isakov提出的最短折减路径法能够保证在不同工况下得到最小安全系数,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计算复杂,不适合工程应... 使用双参数折减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较多,如何把两个折减系数定义为单一的综合安全系数是目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Isakov提出的最短折减路径法能够保证在不同工况下得到最小安全系数,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计算复杂,不适合工程应用。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最短折减路径方法计算不同强度黏土构成的不同坡度均质土坡的最小安全系数和对应的折减系数,探索了最小安全系数与土的初始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边坡坡度的关系,分析了初始强度对折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坡度下不同强度的黏土边坡在失稳时,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临界破坏强度相同。临界破坏强度与坡度近似成线性正相关关系。由此基于最短折减路径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最小安全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与目前常用的极限平衡方法所得结果相近,并且计算简单,因此可以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分析 双参数折减 最短折减路径 安全系数 临界破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最短连通路径法的散点轮廓曲面拟合
7
作者 赵亮 赵春霞 张二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00-202,205,共4页
提出一种由截面上散点生成的最短路径拟合轮廓曲面的方法,生成二维轮廓点序列,根据各层轮廓拓扑上的相似性进行曲面重构,并进一步根据轮廓面重构进行曲面光滑。整个算法模拟了人在理解三维数据的过程,算法结果在截面上反映了散点数据总... 提出一种由截面上散点生成的最短路径拟合轮廓曲面的方法,生成二维轮廓点序列,根据各层轮廓拓扑上的相似性进行曲面重构,并进一步根据轮廓面重构进行曲面光滑。整个算法模拟了人在理解三维数据的过程,算法结果在截面上反映了散点数据总体走向,三维重构的曲面的形状细节保持较好。算法可以自适应处理截面上的联通数据,对噪声较大的数据鲁棒性较好。在三维地震体数据可视化的具体应用实验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曲面拟合 最短连通路径 三维Delaunay剖分 曲面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短路径树法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文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33-642,共10页
本文将T.J.Moser的最短路径树法网络理论引入井间地震数据的层析成像处理,以其作为正演的基础。此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将井间剖分成网格,在网格边界上布设节点,连接相邻非跨网格边界的节点构成网络。然后利用网络理论最短路径树法计... 本文将T.J.Moser的最短路径树法网络理论引入井间地震数据的层析成像处理,以其作为正演的基础。此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将井间剖分成网格,在网格边界上布设节点,连接相邻非跨网格边界的节点构成网络。然后利用网络理论最短路径树法计算出源点至网络各节点的最小走时和路径,形成自源点的最小走时树。任一节点的最小走时和路径即为源点至该节点的初至走时和射线路径。反演采用共轭梯度法的变形LSQR法。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证实,此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地震勘探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多路径分配法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潘鲁萍 陈锦昌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
介绍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的模型建立和程序设计。并从有效出行路线的确定,最短路权的计算,有效路段的边权及节点点权计算,各路段交通量(简称OD)分配率及分配交通量的计算等方面给出了该模型的算法与程序框图。同时,对该方法在广珠... 介绍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的模型建立和程序设计。并从有效出行路线的确定,最短路权的计算,有效路段的边权及节点点权计算,各路段交通量(简称OD)分配率及分配交通量的计算等方面给出了该模型的算法与程序框图。同时,对该方法在广珠高速公路规划中交通量分配预测的实际应用、软件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最短路径法,为广珠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多路径分配 公路网规划 应用 交通量 模型 最短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站最优规划的两阶段方法 被引量:46
10
作者 舒隽 唐刚 韩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7,共8页
计及道路网络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充电站最优规划的两阶段方法。该方法的第一阶段基于电动汽车行驶特性,综合考虑电动汽车日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动态运行状态和位置,采用随机模拟技术和最短路径法,获得道路网络上电动汽车... 计及道路网络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影响,提出了充电站最优规划的两阶段方法。该方法的第一阶段基于电动汽车行驶特性,综合考虑电动汽车日剩余电量以及电动汽车动态运行状态和位置,采用随机模拟技术和最短路径法,获得道路网络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获得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为基础,以充电需求不可达率、不满足率和投资限额等为约束,充电站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综合最小为目标,建立充电站最优选址定容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的复杂性,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对某区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模拟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规划 随机模拟 最短路径法 遗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育 杨洁 +2 位作者 王小磊 梁宗雁 梁学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6,共9页
为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提出了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定义了客户知识生命周期和客户知识产品化的概念,建立了面向客户知识利用的协同产品创新框架。对所提出的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创新方法进行了研... 为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提出了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定义了客户知识生命周期和客户知识产品化的概念,建立了面向客户知识利用的协同产品创新框架。对所提出的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创新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客户协同创新设计原型系统,并以摩托车车架的创新设计过程为例讨论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客户知识 产品设计 描述转换 语义模型 最短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率矩阵聚类的欠定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晓军 张扬 唐斌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9期1-3,共3页
利用稀疏分量的直线聚类性,提出了欠定盲源分离中估计混合矩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比率矩阵对观测信号进行分选,剔除了源信号频谱重叠的部分,然后利用鲁棒竞争的聚类学习算法获得对混合矩阵的精确估计,解决了源信号在频域不充分... 利用稀疏分量的直线聚类性,提出了欠定盲源分离中估计混合矩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比率矩阵对观测信号进行分选,剔除了源信号频谱重叠的部分,然后利用鲁棒竞争的聚类学习算法获得对混合矩阵的精确估计,解决了源信号在频域不充分稀疏的条件下准确估计混合矩阵的问题。在估计出混合矩阵的基础上,利用最短路径法分离出源信号。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的K均值估计混合矩阵的方法相比,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定盲源分离 稀疏分量 比率矩阵 最短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折射角近似的穿墙成像墙体补偿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勇 陈胜亿 +2 位作者 晏超 张伟 郭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5,共4页
穿墙成像雷达探测中墙体穿透将导致目标图像散焦和位置偏移,墙体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最短路径法是实现精确墙体补偿的典型算法,但存在运算量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上述基于折射角近似的穿墙成像墙体补偿方法,其原理是... 穿墙成像雷达探测中墙体穿透将导致目标图像散焦和位置偏移,墙体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最短路径法是实现精确墙体补偿的典型算法,但存在运算量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上述基于折射角近似的穿墙成像墙体补偿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折射角近似法得到大幅度缩短的最短路径法搜索区间,从而显著减小运算量。一方面,不同墙体参数的数值分析结果定量说明了减小运算量的程度;另一方面,MATLAB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在有效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实现了精确墙体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墙成像雷达 折射角近似 最短路径法 墙体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源信号数目估计算法的欠定盲分离 被引量:3
14
作者 薄祥雷 何怡刚 +2 位作者 尹柏强 方葛丰 樊晓腾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8-1361,共4页
两步法是解决稀疏信号欠定盲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估计混叠矩阵,然后利用最短路径法恢复源信号。在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时要求知道源信号的数目,而现实中往往不知道源信号的数目,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因此研究... 两步法是解决稀疏信号欠定盲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估计混叠矩阵,然后利用最短路径法恢复源信号。在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时要求知道源信号的数目,而现实中往往不知道源信号的数目,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因此研究了聚类有效性评价指标——BWP指标,结合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确定源信号数目的算法,并将这种算法引入到欠定盲分离。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保证分离精度的同时能缩短分离时间,并可节省一定的内存,在观测信号数据量大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 K-MEANS聚类 最短路径法 欠定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层状介质中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与射线法波场模拟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尚倍 白超英 何雷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4-868,共15页
针对处理起伏地表(或含地下不规则波阻抗界面)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算法的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大多数情形下无法得到)无法进行对比,且其有效性和正确性难以验证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相互验证波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射线追踪... 针对处理起伏地表(或含地下不规则波阻抗界面)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算法的模拟结果与解析解(大多数情形下无法得到)无法进行对比,且其有效性和正确性难以验证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相互验证波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射线追踪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佐证方法,验证了参考射线追踪法.其中,波场数值模拟中采用曲线网格DRP/opt MacCormack有限差分法,射线追踪模拟则采用分区多步三角网格最短路径算法.通过系统对比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波场快照、单炮地震记录,以及合成理论地震图的结果显示,本方法相互作证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双层和三层起伏层状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加深理解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同时射线法的引入为清晰识别和标定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各种不同震相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多步三角网格最短路径法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 地震波传播 数值模拟 起伏层状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一体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佟晓筠 宋国龙 +2 位作者 刘强 张俐 姜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4-175,212,共3页
本文应用N-最短路径法,构造了一种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一体化处理的模型,在分词阶段召回N个最佳结果作为候选集,最终的结果会在未登录词识别和词性标注之后,从这N个最有潜力的候选结果中选优得到,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一个中文自... 本文应用N-最短路径法,构造了一种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一体化处理的模型,在分词阶段召回N个最佳结果作为候选集,最终的结果会在未登录词识别和词性标注之后,从这N个最有潜力的候选结果中选优得到,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一个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一体化处理的中文词法分析器。初步的开放测试证明,该分析器的分词准确率和词性标注准确率分别达到98.1%和9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分词 词性标注 N-最短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一)辐射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 被引量:55
17
作者 王成山 王赛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0,共6页
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开发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为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启发式方法本身固有的优点和配电网规划的实际特点,借鉴了集成电路布线设计中采用的最短路径法... 结合中压配电网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开发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库,为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手段。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启发式方法本身固有的优点和配电网规划的实际特点,借鉴了集成电路布线设计中采用的最短路径法产生中压配电网的辐射初始网架,并采用启发式方法中适合复杂系统全局优化搜索的遗传算法来优化初始网架。遗传算法的编码策略采用变长度符号编码,使配电网规划同地理环境真正结合起来。通过对算例的分析,以空间GIS为平台,将网络优化问题和图形问题无缝地结合,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库 最短路径法 遗传算 符号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low的控制器部署可靠性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懿 禹忠 王军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78,共5页
利用最短路径法控制准则进行控制网络可靠性设计时,容易选择出高故障率链路,导致控制网络不可靠。为此,以链路可靠性指标为控制准则,提出一种提升控制网络可靠性的方案。运用控制器位置部署算法在网络中选择合理位置进行控制器部署,使... 利用最短路径法控制准则进行控制网络可靠性设计时,容易选择出高故障率链路,导致控制网络不可靠。为此,以链路可靠性指标为控制准则,提出一种提升控制网络可靠性的方案。运用控制器位置部署算法在网络中选择合理位置进行控制器部署,使控制器以最可靠链路到达OpenFlow交换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可靠性指数方面,该方案对常用控制网络管理方式的改进最高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可靠性 OpenFlow交换机 最短路径法 控制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相似性判断的购买力平价指数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迎春 胡勤芝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2,共8页
地区购买力平价是世界银行推荐的一个重要指数,用于反映地区价格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目前学术界构建购买力平价指数并未充分考虑地区相似性特征。尝试改进依据最短路径判断地区相似性的方法可以提升地区购买力平价结果的可靠性... 地区购买力平价是世界银行推荐的一个重要指数,用于反映地区价格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目前学术界构建购买力平价指数并未充分考虑地区相似性特征。尝试改进依据最短路径判断地区相似性的方法可以提升地区购买力平价结果的可靠性。改进体现在突破以往只选择一个地区为基准地区并寻找最短路径的做法,尝试将考察的任何一个地区依次设为基准地区,并加入对地区相似性程度的量化分析,进行综合的最短路径探索,由此判断出最为相似的地区。研究结论如下:多基准地区最短路径法得到的地区购买力平价数值更加接近现实,这解决了传统文献往往只选择一个特定基准地区确定最短路径引起的结果不确定的缺陷;多基准地区最短路径法形成地区相似性矩阵,根据加权GEKS指数(Weighted Gini-Elteto-Koves-Szulc Index)链接双边比较指数得到最终结果,这突破了传统最短路径法仅仅使用GEKS指数引起的可靠性弱的缺陷;加权GEKS法中地区相似性权重对GEKS指数具有明显的修正作用,并且对国内地区东、中、西部的影响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PPP 加权GEKS指数 最短路径法 地区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撤乡并镇背景下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潇 敖露 +4 位作者 贺俊渊 严祥 张雪莉 潘杰 王秀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撤乡并镇前后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行政区划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2021年四川省乡镇层面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人口、行政区划相关数据,利用ArcGI... 目的:分析四川省撤乡并镇前后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行政区划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2021年四川省乡镇层面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人口、行政区划相关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供需比和最短就医距离,比较其在撤乡并镇前后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人口、城乡、民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行政区划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撤乡并镇后,四川省乡镇层面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和最短就医距离均有所增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非民族地区人均资源数量更充足;人口稀疏、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最短就医距离更长;城市和非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资源空间可及性更优,撤乡并镇使得中心城市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扩大。结论:撤乡并镇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整体提升但居民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公平程度增大,尤其是人口分布稀疏的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在行政区划改革后半段工作中,应结合人口、城乡、民族、经济、行政区划面积等因素,合理规划资源空间分布和配置,提高可及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乡并镇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 空间可及性 供需比 最短路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