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短尾短体线虫转录组及潜在效应蛋白分析
1
作者 扈丽丽 林柏荣 +3 位作者 王宏洪 陈建松 廖金铃 卓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66,共13页
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是一种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其寄生特点和致病机理的重要基础。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得到72516个unigenes,其中38266个(52.76%)unigenes注... 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是一种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对其转录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其寄生特点和致病机理的重要基础。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得到72516个unigenes,其中38266个(52.76%)unigenes注释到7个蛋白质数据库中。Cazyme分析预测到541条具有植物/真菌细胞壁降解活性的蛋白质序列,分别属于GH5、GH30、GH53、GH28、PL3、GH16、GH18和GH20家族。转录组中有56个蛋白序列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RNAi通路蛋白具有同源性。鉴定到51个与已知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具有同源性的蛋白序列,检测了9个潜在效应蛋白在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其中7个能够抑制由Gpa2/Rbp-1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最短尾短体线虫转录组与同属的短体线虫基因分布特点相似,其潜在效应蛋白具有抑制植物防卫反应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尾短体线虫 转录组 效应蛋白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检测最短尾短体线虫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星彤 林柏荣 +1 位作者 廖金铃 卓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4,共8页
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重要植物病原线虫—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依据GenBank中短体线虫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序列,设计了扩增最短尾短体线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 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检测重要植物病原线虫—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依据GenBank中短体线虫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序列,设计了扩增最短尾短体线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并对LAMP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特异、快速检测最短尾短体线虫的LAMP体系。该体系在64℃下反应60min,扩增效率最高。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分析和SYBR Green Ⅰ染色均能特异检测到最短尾短体线虫的扩增产物。所建立的LAMP体系能从供试的9种短体线虫和另外10种植物线虫中特异检测出最短尾短体线虫,其灵敏度可检测到1/200条线虫DNA,是常规PCR的10倍。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最短尾短体线虫的LAMP检测体系,可用于最短尾短体线虫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尾短体线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线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台湾春兰的短体线虫种类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章淑玲 王宏毅 金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63-2466,共4页
厦门国际邮轮港口岸检疫部门在检验1批来自台湾的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花苗时,发现部分花苗根部腐烂。经分离检验和组织染色,从中发现1个形态特征一致的寄生线虫种群。该线虫经进一步形态学观察和测量,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 厦门国际邮轮港口岸检疫部门在检验1批来自台湾的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花苗时,发现部分花苗根部腐烂。经分离检验和组织染色,从中发现1个形态特征一致的寄生线虫种群。该线虫经进一步形态学观察和测量,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此种线虫寄主范围广、危害大,是我国对外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春兰是最短尾短体线虫新纪录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寄主 春兰 最短尾短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稔根际根腐线虫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宏洪 黄少彬 +1 位作者 杨晓朱 廖金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0-1826,共7页
2013—2016年,广东和广西植物线虫种类调查期间,从地稔(Melastomadodecandnun)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种根腐线虫。经形态学观察、rDNA(LSUD2D3和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最... 2013—2016年,广东和广西植物线虫种类调查期间,从地稔(Melastomadodecandnun)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种根腐线虫。经形态学观察、rDNA(LSUD2D3和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最短尾短体线虫是全球最重要的11种根腐线虫之一。地稔是最短尾短体线虫的新寄主。地稔根际线虫类群调查与鉴定,可为地稔线虫病害的发生与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稔 最短尾短体线虫 根腐线 形态学 新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