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绳——论改革和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南俊英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85-88,共4页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每一个党员的根本立场和行为准则。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得到实惠 ,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 ,也是改革和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是每一个党员的根本立场和行为准则。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得到实惠 ,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 ,也是改革和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利益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2
作者 时长江 宋斌 金劲彪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决定我国前途和... 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已的特殊利益。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只有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执政为民 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哲学思考
3
作者 张长明 王飞 《湖湘论坛》 2005年第5期80-81,共2页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在世纪之交,江泽民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贯穿其中的精神主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哲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作者 王光栋 吴昌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本质是执政为民。人民利益是全党的最高利益。在现阶段 ,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要处理和解决好党群、干群矛盾的问题 ;处理和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真正长久地... “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本质是执政为民。人民利益是全党的最高利益。在现阶段 ,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要处理和解决好党群、干群矛盾的问题 ;处理和解决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真正长久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 ;处理和解决好不同收入群体的利益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利益 江泽民 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 收入群体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张伟荣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利益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作出了全面的概括和深刻的阐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 利益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作出了全面的概括和深刻的阐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路线、理论、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利益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先进文化 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的责、权、利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翠群 《湖湘论坛》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党的纲领 “三个代表” 党员 体现 落实 领导者 归宿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
作者 佟兆廷 张果 蒋中晖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年第6期5-6,共2页
关键词 人民群众 “三个代表” 农民利益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
8
作者 林亚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4-25,共2页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党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本文认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理论上加深认识“人民”的整体性、...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党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本文认为,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理论上加深认识“人民”的整体性、“利益”的全面性、“主体”的自觉性、“代表”的动态性以及“服务”的层次性,以增强实践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考对公平的追求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
作者 鄢明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3期55-57,共3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追求的公平是竞争的公平,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对公平的追求一个阶级一个阶段地升华。愈来愈深刻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追求的公平是竞争的公平,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对公平的追求一个阶级一个阶段地升华。愈来愈深刻地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群众 代表 根本利益 公平 阶级 追求 政府 高考 受教育机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22,共7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 ,建立了家庭承包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 ,从总体上讲 ,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 ,就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了五点想法——阶级性、广泛性、利益的可持续提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三个代表”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剑 张发钦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2,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广大人民利益 真正的社会主义 当代启示 共产主义 小资产阶级 邓小平理论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整合: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现实课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彦坤 王会敏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引发社会利益多样化。进行社会利益整合 ,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圆满解决这个课题 ,必须坚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并引发社会利益多样化。进行社会利益整合 ,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圆满解决这个课题 ,必须坚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从先富到共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 ,必须完成增加社会财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利益 多样化 中国共产党 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 利益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解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伟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多维的、立体的 ,是由多重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同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范畴 ,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以最广大人民的根...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多维的、立体的 ,是由多重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同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范畴 ,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政党 ,必然会结合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及其变化 ,将它作为一项恒常的重大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在当前社会大变革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政党 制度安排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奋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人民群众 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现实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观点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峻岭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0期97-98,共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概括与发展,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根本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立足于对历史前进方向的总把握,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物质文明的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概括与发展,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根本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立足于对历史前进方向的总把握,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物质文明的历史发展趋向,关于何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论阐释,综其大要,可以从物质、精神、政治、文化等多层面归纳为10种,这10种观点基本代表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16
作者 赵晓呼 毛军吉 《湖湘论坛》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江泽民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及其哲学思考
17
作者 左明贵 余明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76-78,共3页
作者从党的领导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历程进行回顾,阐述二者辩证关系。认识到当前加强党自身的 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党的先进性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制度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8
作者 王伟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9-13,共5页
文章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作者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作了回顾后 ,分析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 。
关键词 人民群众利益 “三个代表” 失业保险制度 法制化建设 社会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9
作者 蒋忠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12-15,共4页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 ,关键是要始终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要在新形势下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必...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 ,关键是要始终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要在新形势下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必须正确认识党群关系 ,反对和防止权力腐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本质特征 长治久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新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需要正确处理新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体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 ,其利益关系表现为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努力实践代... 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需要正确处理新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体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 ,其利益关系表现为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努力实践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善于把握符合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总体发展方向 ,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利益关系 社会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