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22,共7页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 ,建立了家庭承包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 ,从总体上讲 ,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 ,就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中如何正确理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出了五点想法——阶级性、广泛性、利益的可持续提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三个代表”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要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2
作者 郭华茹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8,共3页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是一个关系党群关系的政治问题。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丰富内涵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 ,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条件 ;充分发展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际民主 ;坚持不懈地...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是一个关系党群关系的政治问题。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丰富内涵 ;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 ,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条件 ;充分发展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际民主 ;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忠实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人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必须制定和贯彻全面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干部要...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必须制定和贯彻全面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时代要求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干部要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利民的模范;改革和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为民 党建学说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我见
4
作者 王晓岚 《理论月刊》 2003年第3期23-24,共2页
本文论述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现实合理性,对新时期我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研究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5
作者 侯超英 《湖湘论坛》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代表人 实践“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 江泽民同志 坚持 新成果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人要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
作者 李兴中 《学习论坛》 2000年第1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的建设 忠实代表 重要思想 共产党人 党建设 根本宗旨 中国 “三个代表” 考察工作
全文增补中
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
作者 张鸿芸 《人民论坛》 2002年第6期12-12,共1页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关键词 代表人 落脚点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 “三个代表” 出发点 忠实 中国 归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8
作者 罗国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8期14-15,共2页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贯...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贯彻落实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前不久,我和教委部分班子成员深入到小板码头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入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 江泽民 领导干部 成立 总书记 教育系 教委 讲话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剑 张发钦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2,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广大人民利益 真正的社会主义 当代启示 共产主义 小资产阶级 邓小平理论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曙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31,共4页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根基,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景,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实根基,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景,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始终坚持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至上 根本立场 光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11
作者 范永玲 杨玉会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最广大人民利益 重要思想 人民群众 认真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实代表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 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燕晓 张玲玲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2,共2页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他的价值观和毕生追求。回顾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 革命生涯 中国共产党 精神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新时期重申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61-163,共3页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申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七一”重要讲话一万四千余言中.用了“人民”一词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个.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申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七一”重要讲话一万四千余言中.用了“人民”一词136次,平均每104个字里就有~个.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重要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申这一原理并坚持好这一重要原则.对于我党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七一”重要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评介
14
作者 杨佳英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0-70,共1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杨德山教授主编的《为什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进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中国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因。该书立场鲜明,兼顾政治『生和学术性,其主要特点体现为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 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先进生产力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服务 永无止境
15
作者 王新民 《人民论坛》 2002年第10期26-26,共1页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我曾到过一个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村庄。这曾经是一个穷村、乱村。新一届党支部上任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实事:规范农机承包、严格用电管理、修通进村...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我曾到过一个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村庄。这曾经是一个穷村、乱村。新一届党支部上任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办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实事:规范农机承包、严格用电管理、修通进村公路、更新机泵管带、规划种养加工各业等,增加了集体收入,为村民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因此,村党支部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群众称赞党支部是“为民办事的好班子”。开展“学教”活动初始,村党支部原以为群众关心的事该办的办了,不会有多少意见。但通过开会座谈、分层走访和入户征询,群众在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竟提了97条意见。这事对村党支部触动很大,他们深深感到,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没有止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 村党支部 人民服务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代表 共产党 学习教育活动 经济发展 收入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
作者 钟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共1页
以人为本,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意义,充分体现出服务的自觉——不仅仅是职责使然,是本来就该如此。特别是作为执政者而言,强调以人为本,却更表现出一种执政的自觉,即不管是否该承担责任,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与人联系在... 以人为本,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意义,充分体现出服务的自觉——不仅仅是职责使然,是本来就该如此。特别是作为执政者而言,强调以人为本,却更表现出一种执政的自觉,即不管是否该承担责任,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以人为本的提出,既是一个检验全心全意的标;隹,又体现了服务的终极目标。而且,诚如胡锦涛所言,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告诉我们,以人为本不仅仅囿于“服务”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人为本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人的全面发展 承担责任 人民主体 共同富裕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7
作者 胡立平 庄国营 《湖湘论坛》 2002年第5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代表 社会全面进步 政治利益 文化利益 落实 农村社会 农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18
作者 彭敬湘 《理论月刊》 2000年第11期13-15,共3页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三个代表”的论断,既分层次又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我们党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本质内涵和客观依据。“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宗旨的新概括。在世纪之...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三个代表”的论断,既分层次又系统完整地揭示了我们党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本质内涵和客观依据。“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宗旨的新概括。在世纪之交,“三个代表”为实践党的宗旨指明了努力方向和根本途径。,“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都蕴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于“三个代表”之中,而在“三个代表”的论断中,江总书记又再次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就再次重申了谋取人民根本利益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党的性质 根本任务 新概括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 人民利益 人民根本利益 先锋队性质 客观依据 本质内涵 工人阶级 根本途径 努力方向 忠实代表 江总书记 分层次 落脚点 出发点 实践 发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满意——电力行业永远的责任
19
作者 柯达 《农村电工》 2024年第11期61-61,共1页
什么是责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电力行业的责任是神圣而宏大的,不能囿于自身的得失,而要放眼长远,用更宽广的胸怀和更理智的思索,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般行业难以比拟、广泛... 什么是责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电力行业的责任是神圣而宏大的,不能囿于自身的得失,而要放眼长远,用更宽广的胸怀和更理智的思索,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般行业难以比拟、广泛而深刻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电力行业履行责任的路径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电力行业 履行责任 用户满意 政治责任 出发点和落脚点 追求卓越 电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靖 李思然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在我国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 在我国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反映了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执政规律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