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射最小路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熊小萍 杨露 +1 位作者 李宁 李正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50,共8页
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以分布式电源形式接入电力系统,提高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发电机多容量状态模型以模拟出力波动。在此基础上,为克服区间最小路法过于保守的不... 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以分布式电源形式接入电力系统,提高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针对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随机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发电机多容量状态模型以模拟出力波动。在此基础上,为克服区间最小路法过于保守的不足,提出了可以有效缩减区间范围的仿射最小路法,该算法既考虑了配电网元件及负荷的原始参数不确定性,也计及了不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IEEE-RBTS母线6配电系统为例,分析瞬时故障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并对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射最小路法相比于区间最小路法,在可靠性指标计算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并且在系统不确定性越大时区间缩减效果越明显,为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评估及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容量状态模型 仿射最小路法 瞬时故障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小路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向真 张伟 《陕西电力》 2012年第7期38-41,共4页
分布式电源具有经济、高效、灵活、环保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用价值。在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的3种方式及分布式电源的3种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最小路法... 分布式电源具有经济、高效、灵活、环保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商用价值。在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接入配电网的3种方式及分布式电源的3种等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计及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采用改进的最小路法对1个典型的配电网系统进行计算,并与加入DG之前的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适用于DG接入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改进最小路法 配电网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7
3
作者 别朝红 王秀丽 王锡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最小路法和等值法结合的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算法 .该算法首先通过对网络的分层处理 ,应用可靠性等值原理将复杂配电系统逐步等值为简单的辐射形配电网 ,再应用最小路方法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从而提高了评估效率 .... 提出了一种将最小路法和等值法结合的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算法 .该算法首先通过对网络的分层处理 ,应用可靠性等值原理将复杂配电系统逐步等值为简单的辐射形配电网 ,再应用最小路方法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从而提高了评估效率 .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评估 最小路法 复杂配电系统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地方式电缆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下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玉琴 杨浩 李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1-47,共7页
为了对不同接地方式下电缆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的跳闸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故障隔离和负荷转移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利用基于故障模... 为了对不同接地方式下电缆型配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的跳闸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两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故障隔离和负荷转移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利用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最小路法分别建立了两种接地方式下负荷点的长时和短时可靠性指标计算模型。最后,对广东某市电缆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比小电阻接地方式有更高的可靠性,但随着各馈线之间的联络越来越紧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势越不明显。所得结论能够为电缆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缆型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可靠性评估 最小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分布式电源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公茂法 周立人 +2 位作者 张超 吴娜 于永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现有煤矿电网评估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FS-最小路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对配电网孤岛划分优化模型进行快速求解,然后结合孤岛运行范围,采用最小路法对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实... 针对现有煤矿电网评估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FS-最小路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对配电网孤岛划分优化模型进行快速求解,然后结合孤岛运行范围,采用最小路法对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电网薄弱环节的评估速度,评估结果安全可靠、精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分布式电源 电网孤岛 广度优先搜索法 最小路法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负荷点为中心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水平 管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5-19,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以负荷点可靠性评估为核心的基于最小路法和故障扩散法相结合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既能快速求取指定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又能得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分析了以负荷单元为参照的单元分类方法。通过最小路以及基... 提出了一种以负荷点可靠性评估为核心的基于最小路法和故障扩散法相结合的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该算法既能快速求取指定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又能得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分析了以负荷单元为参照的单元分类方法。通过最小路以及基于最小路的子系统划分,实现了负荷点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和系统可靠性指标的估计。论文还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了一种处理转供容量约束的新方法,既能有效计及转供及其容量约束对可靠性指标的影响,又避免了潮流计算及其计算条件设置问题,提高了可靠性评估速度。同时介绍了容量越限后的切负荷策略判别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提出的算法已编成应用软件,并在深圳供电局委托开展的项目《深圳10kV配电系统可靠性研究》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最小路法 故障扩散法 转供容量约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葛兴凯 程浩忠 +2 位作者 何维国 方陈 包海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8-18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分布式电源(DG),微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微网接入后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文应用光伏发电、风电、微型燃气轮机和储能等分布式电源构建微网,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并提出适用于含微网配电系统的新型可... 为了更好地应用分布式电源(DG),微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微网接入后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本文应用光伏发电、风电、微型燃气轮机和储能等分布式电源构建微网,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并提出适用于含微网配电系统的新型可靠性指标。利用最小路法,按照不同方案对某辐射型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在评估中考虑了重要负荷的因素。结果表明,微网的接入可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微网的接入位置、容量等也会对可靠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当考虑了重要负荷时,微网的效益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分布式能源 配电系统 可靠性 最小路法 重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传输容量约束的配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素农 吴文传 张伯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1-25,41,共6页
在最短路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等值递推的可靠性等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按负荷点与馈线根节点之间的距离对其进行分层排序,并根据负荷所在节点的层号逐级计算其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每一层负荷点的可靠性时,同时求出该层及以上所有设备的可靠... 在最短路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等值递推的可靠性等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按负荷点与馈线根节点之间的距离对其进行分层排序,并根据负荷所在节点的层号逐级计算其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每一层负荷点的可靠性时,同时求出该层及以上所有设备的可靠性等值电路并为后续计算所用。另外提出一种计算形式简单的应用于辐射状电网的定雅可比矩阵牛顿潮流法,用于计算传输容量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基于图上因子分解法对辐射状电网的网络拓扑和因子图的拓扑进行了分析,证明2者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与面向支路的前代、回推法具有相似程序实现形式的牛顿潮流算法。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同时保持了传统牛顿法的快速收敛性的优点。算例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具有较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牛顿法 最小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电网馈线可用容量的负荷点可靠性区间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莎 王承民 +2 位作者 黄湛华 李宏仲 邱文平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12期50-55,共6页
针对配网系统可靠性和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以负荷点可靠性指标为核心的基于最小路法的可靠性区间分析法。该算法利用最小路法,将配网系统元件进行分类,使其既能够快速求取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又能得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同时还... 针对配网系统可靠性和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以负荷点可靠性指标为核心的基于最小路法的可靠性区间分析法。该算法利用最小路法,将配网系统元件进行分类,使其既能够快速求取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又能得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同时还引入了可用容量的概念及详细定义,并在进行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分析时,考虑馈线可用容量约束条件。算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点可靠性 最小路法 区间分析 可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孤岛源-荷不确定性的直流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3
10
作者 马钰 韦钢 +2 位作者 李扬 李牧 邓申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726-4738,共13页
针对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DG)的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考虑孤岛源-荷不确定性的直流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冗余度,分别建立了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和直流断路器的马尔科夫可靠性模型。针对DG及负荷的不确定性,利用多... 针对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DG)的直流配电网,提出一种考虑孤岛源-荷不确定性的直流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冗余度,分别建立了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和直流断路器的马尔科夫可靠性模型。针对DG及负荷的不确定性,利用多场景技术(包括拉丁超立方抽样、结合Nataf变换的Cholesky分解和场景削减技术)生成孤岛内源-荷典型场景,提出一种考虑孤岛持续时间的孤岛形成概率计算方法,结合DG供电情况及孤岛形成概率对最小路法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最小路法计算直流配电网可靠性指标。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了DG接入前后负荷点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 直流配电网 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 计划孤岛 最小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系统拓扑数据的配电网改进最小路可靠性算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雪 罗毅初 +2 位作者 黄科维 叶琳浩 魏长春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6,共7页
面对配网结构与规模的快速变化,为了准确快速地实现实际复杂配网的可靠性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配网拓扑数据的改进最小路可靠性算法。该算法针对GIS系统拓扑数据特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拓扑数据简... 面对配网结构与规模的快速变化,为了准确快速地实现实际复杂配网的可靠性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配网拓扑数据的改进最小路可靠性算法。该算法针对GIS系统拓扑数据特性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拓扑数据简化、最小路矩阵构建及等效、用户及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流程,以GIS系统拓扑数据表为基础实现了大规模复杂配电网可靠性的计算。该算法通过元件消去实现了配电网结构的简化,并通过选择性元件抽取减小了算法检索的元件总量,同时通过检索过程中对元件出入线端数据进行调整完成了母线到配变的定向检索。对广东某变电站的实际馈线,分别采用改进最小路法与传统解析法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系统 拓扑数据 配网可靠性 改进最小路法 最小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考虑检修策略和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项波 吴承骏 +4 位作者 胡伟楠 任洲洋 文勇 冯艾 罗欢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0,共11页
针对配电网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设备的差异性、时效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检修策略和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合理评估配电网的可靠性,从而为配电网的规划和检修安排提供依据。首先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 针对配电网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未充分考虑设备的差异性、时效性等缺陷,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检修策略和设备健康指数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合理评估配电网的可靠性,从而为配电网的规划和检修安排提供依据。首先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设备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和故障率的关系曲线计算设备的故障率、可用率和不可用率;然后基于最小路法与故障枚举法,枚举配电网的可行运行方案与故障状态;最后利用设备故障率与负荷点负荷信息,计算系统整体的故障概率和故障后果,从而获得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对中国南方某地区10 kV实际电网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可靠性 健康指数 LOGISTIC回归 最小路法 故障枚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及定量测算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珊 高倩 +3 位作者 赵阳 刘涌 陈万喜 刘杨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94-97,共4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介绍了供电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其次介绍了收益增量/成本增量评估方法及可靠性与费用的关系。该方法可运用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综合考虑了...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电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介绍了供电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其次介绍了收益增量/成本增量评估方法及可靠性与费用的关系。该方法可运用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综合考虑了可靠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使得成本投资有效地运用于可靠性提升。最后运用某市实际配电网得的可靠性数据及网架结构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各类措施运用收益增量/成本增量的评估方式进行逐一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并绘制Pareto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最小路法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复杂分支子馈线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新方法
14
作者 黄阳辉 《广东电力》 2014年第7期83-87,共5页
为了对复杂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提出将改进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ing,DFS)算法应用到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该算法不仅考虑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的影响,能处理有无备用变压器的情况,而且考虑了复杂配电系统中... 为了对复杂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提出将改进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ing,DFS)算法应用到复杂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该算法不仅考虑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的影响,能处理有无备用变压器的情况,而且考虑了复杂配电系统中计划检修、有无备用电源等因素。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可靠性评估 深度优先搜索 最小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line model identific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晓松 孙逢春 邹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525-1531,共7页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voltage behavior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for on-boar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a battery model with a moderate complexity was established.The battery o...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voltage behavior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for on-boar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a battery model with a moderate complexity was established.The battery open circuit voltage (OCV) as a function of state of charge (SOC) was depicted by the Nernst equation.An equivalent circuit network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A linear identifiable formulation of the battery model was derived by discretizing the frequent-domain description of the battery model.The recursiv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with forgetting was applied to implement the on-line parameter calibration.The valid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n-line calibrated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dynamic voltage behavior of the lithium-ion battery.The maximum and mean relative errors are 1.666% and 0.01%,respectively,in a hybrid pulse test,while 1.933% and 0.062%,respectively,in a transient power test.The on-line parameter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by can ensure that the model possesses an acceptable robustness to varied battery loading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tery model on-lin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