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FDM系统下基于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凌雁 何晨 +1 位作者 卜智勇 车小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智能天线技术来克服限制系统容量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同信道干扰(CCI).在OFDM调制技术下,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最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误比特率(BER),研究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智能天线技术来克服限制系统容量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同信道干扰(CCI).在OFDM调制技术下,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最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误比特率(BER),研究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与现有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相比,MBER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直接最小化OFDM系统的BER,保证了信号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基于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比基于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能更好地接收期望用户的信号,系统的BER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误比特率 正交频分复用 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秋 丁文锐 刘春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91,234,共6页
提出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算法——FT-MBER算法。变阶长自适应均衡是未知多径信道均衡的重要技术,准确估计自适应均衡器最佳阶长能同时实现低复杂度和较好的均衡性能,而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稳态误... 提出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变阶长自适应均衡算法——FT-MBER算法。变阶长自适应均衡是未知多径信道均衡的重要技术,准确估计自适应均衡器最佳阶长能同时实现低复杂度和较好的均衡性能,而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稳态误比特率性能不理想。FT-MBER算法以最小化BER为代价函数,把不同阶长均衡器产生的误比特率之差作为因子调节伪分数阶长,当伪分数阶长变化大于阈值时更新阶长。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MMSE算法能更有效抑制码间干扰并能准确估计MBER准则下的均衡器最佳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均衡器 最小误比特率准则 分数阶长算法 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空时编码SDMA OFDM系统MBER检测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艳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9期7115-7117,共3页
分析了将最小误比特率(MBER)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应用于上行空时编码SDMA OFDM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最小化MSE的MMSE检测算法相比,直接最小化BER的MBER检测算法在保持复杂度相近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 空时编码 空分多址 正交频分复用 最小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C MC-CDMA系统自适应MBER多用户检测算法
4
作者 薛波 罗印升 贾中宁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2,共5页
针对MC-CDMA(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描述了其时变多径衰落环境下采用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的同步上行链路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inimum biter-ror rate,MBER)的多用户检测... 针对MC-CDMA(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描述了其时变多径衰落环境下采用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的同步上行链路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inimum biter-ror rate,MBER)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利用内核密度估计和梯度下降的方法,推导了该算法自适应实现形式。对具有2个发射天线和2个接收天线的STBC MC-CDMA同步上行链路系统进行了自适应MBER检测算法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负荷较小时,该算法误码性能较好;当系统负荷较大时,该算法误码性能有所下降,但仍然优于具有类似计算复杂度的MMSE(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自适应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码分多址 空时分组编码 多用户检测 最小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低速UWB的多径接收算法改进
5
作者 杨英杰 王晓峰 +1 位作者 曲朝阳 张文龙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2,共4页
叉指数优化选择是传统MMSE-Rake(最小均方差Rake接收机)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UWB(超带宽)Rake接收机中。为了提高在低速传输条件下UWB系统对多径信号接收的快速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抽头系数的MBER(最小误比特率)改进算... 叉指数优化选择是传统MMSE-Rake(最小均方差Rake接收机)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UWB(超带宽)Rake接收机中。为了提高在低速传输条件下UWB系统对多径信号接收的快速识别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抽头系数的MBER(最小误比特率)改进算法,该算法可在不降低多径分辨率的前提下,通过简化Rake叉指数实现快速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CM3(NLOS信道)和CM4(特殊情况下NLOS信道)多径模拟信道传输条件下,改进后的算法在性能上优于传统MMSERake算法,不仅降低了Rake接收机的复杂度,还提高了信号接收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KE接收机 多径传输 信道均衡 最小误比特率 最小均方差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