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的南宁市碳汇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1
作者
覃盟琳
罗丁丁
+2 位作者
蒋红波
吴欣芋
刘曾涵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实现城市碳平衡的关键在于维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与生态用地布局之间的平衡,因此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城市碳汇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网络技术中的“斑块—基质—廊道”构成要素,对碳汇用地景观格...
实现城市碳平衡的关键在于维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与生态用地布局之间的平衡,因此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城市碳汇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网络技术中的“斑块—基质—廊道”构成要素,对碳汇用地景观格局、用地碳汇量进行分析,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提取出碳汇空间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得到碳汇最小累积阻力面并识别出碳汇廊道,形成城市碳汇生态网络,最终构建碳平衡理念下的南宁市碳汇空间格局。结果得到:第一,研究区碳汇空间生态源地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第二,碳汇空间生态源地总面积1380.8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1.49%,主要分布在南部与北部地区,其中关键碳汇源地11个、重要碳汇源地16个,关键碳汇廊道21条,重要碳汇廊道23条,总计131.15 km~2,仅占研究区面积的2.03%;第三,由碳汇空间生态源地、碳汇廊道和碳汇最小累积阻力面共同组成“一环—二心—多廊”研究区碳汇空间格局,解决区域碳汇生态安全问题,提升全域碳汇生态安全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南宁市国土空间安全与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空间
生态网络技术
MSPA
最小累积阻力面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的南宁市碳汇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1
作者
覃盟琳
罗丁丁
蒋红波
吴欣芋
刘曾涵
机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68008)。
文摘
实现城市碳平衡的关键在于维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与生态用地布局之间的平衡,因此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城市碳汇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网络技术中的“斑块—基质—廊道”构成要素,对碳汇用地景观格局、用地碳汇量进行分析,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提取出碳汇空间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得到碳汇最小累积阻力面并识别出碳汇廊道,形成城市碳汇生态网络,最终构建碳平衡理念下的南宁市碳汇空间格局。结果得到:第一,研究区碳汇空间生态源地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第二,碳汇空间生态源地总面积1380.87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1.49%,主要分布在南部与北部地区,其中关键碳汇源地11个、重要碳汇源地16个,关键碳汇廊道21条,重要碳汇廊道23条,总计131.15 km~2,仅占研究区面积的2.03%;第三,由碳汇空间生态源地、碳汇廊道和碳汇最小累积阻力面共同组成“一环—二心—多廊”研究区碳汇空间格局,解决区域碳汇生态安全问题,提升全域碳汇生态安全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南宁市国土空间安全与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碳汇空间
生态网络技术
MSPA
最小累积阻力面
南宁市
Keywords
carbon sink space
ecological network technology
MSPA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surface
Nanning City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的南宁市碳汇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覃盟琳
罗丁丁
蒋红波
吴欣芋
刘曾涵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