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单离子检测法检验出口玉米冻牛肉中某些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光荣 曹淑兰 +3 位作者 张钢 王明泰 顾学成 杨英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2-25,共4页
本文研究用单离子检测法(SID)同时检测出口玉米、冻牛肉中敌敌畏、二嗪农、倍硫磷和马拉硫磷的方法。讨论了不同浓度的回收率、方法和仪器的重复性。
关键词 农药残留 二嗪农 单离子 倍硫磷 马拉硫磷 最小检测量 农药含 气相色谱法 农药名称 质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量程气体流量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盛 张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2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一、引言目前在实验室和野外测试气体流量中,通常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这种流量计测试范围小、最小检测量较大,不能满足大范围和微小流量准确测试的需要。热式质量流量计有所提高(上、下限流量比值达100,最小检测量为0.06升/小时),但成... 一、引言目前在实验室和野外测试气体流量中,通常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这种流量计测试范围小、最小检测量较大,不能满足大范围和微小流量准确测试的需要。热式质量流量计有所提高(上、下限流量比值达100,最小检测量为0.06升/小时),但成本高昂,难于普及应用。本文介绍的流量计利用压差式流量计灵敏度高的特点,克服压差指示液易冲出的弊病,采用多根节流管并联组合方案,设计组装具有多量程(段)的气体流量计。测试表明上、下限流量的比值达20000以上,最小检测量为0.005升/小时。这种流量计结构简单,可以根据需要用实验室常用材料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 压差式流 转子流 最小检测量 并联组合 测试范围 范围 设计组装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衍生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硬蜱性外激素Ⅰ——2,6-二氯酚
3
作者 李惠琳 张矾 +2 位作者 杨亦平 吴向明 李冠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A04期90-91,共2页
硬蜱是多种脊椎动物的体外寄生虫,生物学家发现它的盾窝腺是分泌性外激素的主要器官.文献报道硬蜱分泌的性外激素主要成分是2,6-二氯酚等酚类物,其含量甚微,每只仅含1~100ng,有时甚至少于1ng.本文建立了1种分析方法,即用α-溴-2,3,4,5,... 硬蜱是多种脊椎动物的体外寄生虫,生物学家发现它的盾窝腺是分泌性外激素的主要器官.文献报道硬蜱分泌的性外激素主要成分是2,6-二氯酚等酚类物,其含量甚微,每只仅含1~100ng,有时甚至少于1ng.本文建立了1种分析方法,即用α-溴-2,3,4,5,6五氟甲苯(PFB- Br)做衍生试剂与2,6-二氯酚在碱性条件下衍生成醚,此醚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上有极高的响应信号.最小检测量可达0.14pg,可以不经任何提取,富集操作就可准确测定几个乃至单个硬蜱中性外激素2,6-二氯酚的含量,1实验1.1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sup>63</sup>Ni电子捕获检测器,KD浓缩器接收瓶(KD、瓶).PFB-Br美国Aldrich Chem Co产品,其丙酮标准溶液浓度为232.4mg/L,2,6-二氯酚的丙酮标准溶液浓度为1.35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外激素 二氯酚 电子捕获检测 气相色谱法测定 标准溶液浓度 最小检测量 衍生试剂 硬蜱 准确测定 酚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饮料中可溶性糖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学宁 《青海农林科技》 1990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饮料中主要几种可溶性糖的方法。利用SUGAR—PAK柱分离,用100%水做流动相洗脱,示差检测器检测。具有流动相便宜易得、不消耗化学试剂、方法简便快速的特点。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最小检测量2.... 本文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饮料中主要几种可溶性糖的方法。利用SUGAR—PAK柱分离,用100%水做流动相洗脱,示差检测器检测。具有流动相便宜易得、不消耗化学试剂、方法简便快速的特点。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最小检测量2.5×10^(-7),平均回收率为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检测量 示差检测 水果样品 流动相洗脱 精密度试验 化学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分离 容后 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裘爱咏 《中国油脂》 CAS 1984年第S1期429-437,共9页
在1903年俄国学者首先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植物中的色素,1951年美国学者开始应用于氨基酸分析,1956年又出现了凝胶色谱,六十年代初期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并用新型固定相和高灵敏的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的最小检测量可达... 在1903年俄国学者首先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植物中的色素,1951年美国学者开始应用于氨基酸分析,1956年又出现了凝胶色谱,六十年代初期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并用新型固定相和高灵敏的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的最小检测量可达10-8克,萤光检测器的灵敏度可达10-12克,差示折光仪的灵敏度可达10-5克),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可用来进行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凝胶色谱等应用面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折光仪 高压输送 分离效率 最小检测量 凝胶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操作自动化 流动相 液相色谱分离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