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的高密度数据室内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蓝阳 谢俊法 +1 位作者 杨志鹏 崔保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进一步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加权组合。Marmousi2模型正演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匀加权组合,基于PCA的鲁棒自适应MVDR加权组合实现了信号保真与信噪比的有效统一,对深层地震数据信号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信噪比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丰富了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室内组合技术,拓宽了理论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高密度 波束形成 窗函数 主成分分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W脉冲回波信号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自适应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何文希 宋志杰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建立了适用于解析时间序列信号检测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处理模型(Time Series MVDR,TSMVDR),并针对CW声纳脉冲回波信号,通过构造解析信号和分段近似处理给出了相应算法(Algorith... 建立了适用于解析时间序列信号检测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处理模型(Time Series MVDR,TSMVDR),并针对CW声纳脉冲回波信号,通过构造解析信号和分段近似处理给出了相应算法(Algorithms of TSMVDR on CW pulse signal,AWMVDR),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W脉冲信号:(1)在较高采样率的条件下,AWMVDR可以实现CW脉冲信号稳定的自适应检测;(2)AWMVDR较常规线性相关检测具有更高的脉冲参数估计精度和时间分辨力;(3)AWMVDR的实现需要付出较高采样率和更大计算量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回波信号检测 时间序列信号处理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自适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恩明 黎远松 +2 位作者 陈新华 余华兵 孙长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损失MVDR波束形成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方位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武时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后按MVDR波束形成思想对该组新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低背景噪声和旁瓣级波束。理论推导分析、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了分子阵预处理,相比MVDR波束形成,有效提高了线列阵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信号含有量和信噪比,输出背景噪声级和旁瓣级得到了10dB以上的改善,降低了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MVDR波束形成检测弱目标的影响,提高了MVDR波束形成对弱目标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 分子阵预处理 旁瓣级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
5
作者 王天琪 杨祥国 +2 位作者 晏园 刘成龙 张金磊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 针对噪声环境下微小气体泄漏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的气体泄漏定位方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信噪比追踪加权的方式,提取受噪声影响较小且单个声源能量占优的时频支撑域,并通过Softplus激活函数自适应地调整不同频率分量对角度谱函数的贡献,增加泄漏声源占优的时频域权重;此外,引入基于时频稀疏性的分频带处理,使各子频带内存在一个主导声源能量占优,抑制低频段噪声能量的积累同时避免高频混叠现象。通过软件仿真计算以及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角度谱算法可以实现气体泄漏源的精准定位,定位结果的最大误差在3.5°以内。相比传统算法,该方法在低信噪比和低采样点数下有更高的稳定性、抗噪能力及准确率,可为气体泄漏定位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泄漏定位 波达方向估计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阵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聚焦波束形成的被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熊鑫 章新华 +1 位作者 卢海杰 兰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1-474,共4页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型,推导出阵列流型,然后将MVDR聚焦波束形成技术应用到该模型中,得到了基于任意阵的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阵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聚焦 波束形成 定位方法 array minimum variance 任意结构阵列 近场 MVDR 阵列流型 信号模型 平面 技术应用 仿真验证 定位性能 有效性 线列阵 部分阵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的形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朝 赵妮 石超雄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最优广义线性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往往要求阵列导向矢量和信号非圆度必须为已知,为了突破此限制,基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方法的约束条件提出两种波束形成方法:其一是先将阵列导向矢量和非圆度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整体扩展导向矢量... 最优广义线性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往往要求阵列导向矢量和信号非圆度必须为已知,为了突破此限制,基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方法的约束条件提出两种波束形成方法:其一是先将阵列导向矢量和非圆度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整体扩展导向矢量的不确定性,再规划波束形成;其二是利用信号结构信息来规划波束形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突破此限制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稳健的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滑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一致性同步算法研究
8
作者 顾广华 崔冬 +2 位作者 王娟 齐顺爱 李小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0-687,共8页
脑电信号一致性反映双通道信号在一定频率范围上波动形式的一致程度,反映相应位点大脑之间的联络性。将基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一致性算法与核滤波相结合,提出平滑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一致性算法(SMVDR);仿真实验表明,SMVDR在窄带信号... 脑电信号一致性反映双通道信号在一定频率范围上波动形式的一致程度,反映相应位点大脑之间的联络性。将基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一致性算法与核滤波相结合,提出平滑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一致性算法(SMVDR);仿真实验表明,SMVDR在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中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抗噪性能。利用新算法SMVDR,对31例糖尿病患者(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组18人,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13人)的脑电信号在大脑不同区域、不同频带(δ,θ,α,β)进行一致性分析,统计分析发现:aMCI组在左右颞间δ频段的一致性下降而β频段一致性增加,前额-枕区的θ频段的一致性增加,右颞-枕区和前额-右颞区域的α频段一致性下降。一致性值与MOCA得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特征通道下δ和α频段的一致性与MOCA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θ和β频段一致性与MOCA分数呈负相关。SMVDR算法可以更好地计算双通道脑电信号之间的一致程度,对于理解老年期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机制并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轻度认知障碍 一致性 平滑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范数约束的改进MVDR波束形成算法
9
作者 李涛 孙心毅 成建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性约束方程的最小范数解,代替MVDR算法中的自相关阵的逆的形式形成加权系数,其中噪声功率由小特征值的平均值估计,获得的权系数对应于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范数解。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干扰位置处形成零陷,利于后续在时间维的噪声滤波处理,较之于MVDR等算法有更好的干扰和噪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特征分解 最小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幅度起伏特性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启明 王宣银 杜栓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42-2645,共4页
该文将非线性后置处理思想引入至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空间能量谱计算中,并给出其实现方法,即最终空间能量谱通过将各窄带阵列输出结果取倒数并求和得到,它不需要阵列噪声和目标信号的任何先验信息,只要阵列噪声的频谱在频段间的... 该文将非线性后置处理思想引入至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空间能量谱计算中,并给出其实现方法,即最终空间能量谱通过将各窄带阵列输出结果取倒数并求和得到,它不需要阵列噪声和目标信号的任何先验信息,只要阵列噪声的频谱在频段间的幅度起伏大于目标信号的频谱幅度起伏,该方法就能取得较常规处理方法更好的信号检测性能。根据最优信号检测理论,初步验证了非线性后置处理方法的性能,并利用仿真和实际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其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后置处理方法的处理增益较常规方法提高约3.5dB-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信号检测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非线性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噪声影响下的舷侧阵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启明 王宣银 杜栓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4-638,共5页
针对振动噪声影响下的舷侧阵声纳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加窗的信号检测方法.从波束输出信/干噪比(S/INR)变化角度,定量地分析了阵列信号频谱旁瓣泄漏对常规宽带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信号检测能力的影响,并指出在近场强... 针对振动噪声影响下的舷侧阵声纳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加窗的信号检测方法.从波束输出信/干噪比(S/INR)变化角度,定量地分析了阵列信号频谱旁瓣泄漏对常规宽带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信号检测能力的影响,并指出在近场强干扰影响下,选用具有更低旁瓣的窗函数进行数据截断更有利于提高宽带MVDR的信号检测能力.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且最小可检测S/INR较普通宽带MVDR降低约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舷侧阵声纳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信号检测 最小可检测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MVDR波束形成的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大宇 陈阳 李旭 《舰船电子对抗》 2013年第2期62-65,68,共5页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常规波束形成的性能下降会使检测弱信号变得十分困难。若空间存在相干干扰时,常规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大都无法区分干扰与目标信号。针对宽频带、强干扰以及信号相干的问题,研究了可以抑制干扰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常规波束形成的性能下降会使检测弱信号变得十分困难。若空间存在相干干扰时,常规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大都无法区分干扰与目标信号。针对宽频带、强干扰以及信号相干的问题,研究了可以抑制干扰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并讨论了宽带MVDR的几种实现方式,即非相干最小方差(IC-MV)、空间重采样最小方差(SRMV)和指向最小方差(STMV),通过仿真比较了上述算法的弱信号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信号检测 指向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αS分布的水声信号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汗青 王平波 王树宗 《船海工程》 2012年第4期165-167,共3页
提出一种水声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假设水声信号服从对称α稳定分布(SαS)的前提下,定义零阶阵列响应,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VDR)提出零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ZMVDR)。实际水声试验信号数... 提出一种水声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假设水声信号服从对称α稳定分布(SαS)的前提下,定义零阶阵列响应,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VDR)提出零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ZMVDR)。实际水声试验信号数据分析证明了提出的ZMDVR在不需要特征指数α的先验条件下,性能与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rMVDR)相当,并优于MVDR波束形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信号 自适应波束形成 对称α稳定分布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阵列信号处理对角减载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安邦 周彬 +1 位作者 宋雪晶 毕雪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针对独立高斯白噪声背景和多个平面波干扰,尤其是低输入信噪比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阵列信号协方差矩阵对角减载的波束形成技术。通过足够多次快拍的估计,得到接收信号稳定的协方差矩阵,对协方差矩阵进行适量的对角减载能提高阵列输出增... 针对独立高斯白噪声背景和多个平面波干扰,尤其是低输入信噪比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阵列信号协方差矩阵对角减载的波束形成技术。通过足够多次快拍的估计,得到接收信号稳定的协方差矩阵,对协方差矩阵进行适量的对角减载能提高阵列输出增益以及多目标的分辨能力。对基于对角减载的常规波束形成和最小方差无畸变波束形成器的阵列增益进行了仿真,分析了阵列增益随减载系数的变化关系,并研究了多目标分辨时对角减载系数的取值区间,最后仿真验证了对角减载技术提高MVDR多目标分辨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减载 多目标分辨 阵列增益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常规波束形成 阵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信号维纳滤波用于主动声呐图像增强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敬军 范威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8-863,共6页
声呐图像的噪声背景抑制是提高水下目标检测能力的重要问题。针对声呐图像背景斑点噪声强、目标轮廓模糊、目标回波对比度低等问题,利用确定性目标回波信号与随机分布的干扰噪声之间的相关统计特性差异,采用基于最小均方差准则的阵列信... 声呐图像的噪声背景抑制是提高水下目标检测能力的重要问题。针对声呐图像背景斑点噪声强、目标轮廓模糊、目标回波对比度低等问题,利用确定性目标回波信号与随机分布的干扰噪声之间的相关统计特性差异,采用基于最小均方差准则的阵列信号维纳滤波器,通过主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和后置维纳滤波的两级处理,去除声呐随机噪声背景。试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在噪声干扰条件下,相比于常规波束形成(Common Beamforming,CBF),主动MVDR处理提高了目标回波的局部信噪比,后置维纳滤波处理降低了随机分布的斑点噪声,使声呐图像的清晰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呐 增强处理 维纳滤波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 常规波束形成(C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MVDR聚焦波束形成被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鑫 章新华 +2 位作者 黄冠 卢海杰 兰英 《鱼雷技术》 2010年第6期436-440,共5页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方法的定位性能,特别是对该方法定位性能受某个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场情况下线列阵接收信号的模型,然后分别推导了常规聚焦波束形成和MVDR聚焦波... 该文系统地研究了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方法的定位性能,特别是对该方法定位性能受某个参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近场情况下线列阵接收信号的模型,然后分别推导了常规聚焦波束形成和MVDR聚焦波束形成的定位原理。仿真比较了这两种定位方法的定位性能,以及MVDR聚焦波束形成被动定位方法在不同的阵元间距和不同的目标距离情况下的定位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聚焦波束形成相比,MVDR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减小了"混叠"影响,具有更为平滑的背景和更低的旁瓣级,同时认为,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定位效果,目标应处于相对于"近场"的位置,从而为目标精确定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定位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聚焦波束形成 分辨率 混叠 近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阵角分辨率准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俊好 杨曦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4期382-389,共8页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均值与双目标中点谱值比较、目标测角均方差、目标分辨概率三种不同分辨率准则的应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推导了基于中值比较法的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VDR)角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上述结果,并提出相应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分辨率 3dB波束宽度 瑞利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的高分辨噪声源聚焦定位
18
作者 于树华 时胜国 +1 位作者 时洁 韩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1197,共7页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配的空间聚焦波束;结合被动时间反转技术得到更尖的聚焦峰和更强的背景抑制能力;同时引入最差性能优化思想减小了各种失配误差引起的高分辨聚焦定位方法性能下降。仿真和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码头复杂声场环境下可以实现噪声源高分辨聚焦定位,且具有较强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定位 矢量水听器 多途效应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被动时间反转 最差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矩阵理论的水声阵列SMI-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拓 王英民 张立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54,共5页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用随机矩阵特征值的极限性质实现样本协方差矩阵噪声的抑制,以达到类似对角加载能够实现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的效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对角加载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且当快拍数一定,而信噪比由小变大时,该方法可以达到与对角加载MVDR技术相当的性能;当信噪比设为定值,快拍数由小变大时,其与对角加载技术具有相同的DOA估计成功概率变化趋势,且在小样本情况下,此方法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随机矩阵理论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样本协方差矩阵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环境中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何劲 刘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rM VDR).理论上证明了当阶数小于噪声特征指数的一半时,分数低阶阵列输出功率有界.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F rM VDR波束形成器在高斯噪声和非高斯脉冲噪声环境中性能都优于M VDR和其他有关的基于分数低阶矩的波束形成器,是一种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自适应波柬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对称α稳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