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DS的滇池流域5种典型林分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哲浩
王克勤
+2 位作者
黄帅
于君宝
刘芝芹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目的]土壤质量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土地管理的重要指标。[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土壤质量的关键表征指标12个(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毛管孔隙度、pH等),并采用最小数据集法(MDS)评估滇池流域5种典型人工林分的土壤质量指数(...
[目的]土壤质量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土地管理的重要指标。[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土壤质量的关键表征指标12个(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毛管孔隙度、pH等),并采用最小数据集法(MDS)评估滇池流域5种典型人工林分的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1)滇青冈林和云南松林的土壤质量显著优于桉树人工林,其中滇青冈林水分保持能力最强,云南松林在养分供应和肥力维持方面表现突出;混交林的有机质和速效氮质量分数最高,展现较强的养分积累潜力;灌木林的土壤质量中等,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介于混交林与桉树林之间;桉树林的SQI最低,表明单一树种经营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的不利影响显著。2)分层分析显示,表层(0~20 cm)云南松林的SQI最高,次表层(20~40 cm)滇青冈林表现最佳,深层(40~60 cm)滇青冈林和混交林优于其他林分。整体SQI平均值排序为滇青冈林(0.60)>云南松林(0.54)>混交林(0.47)>灌木林(0.33)>桉树林(0.20)。3)MDS分析结果与全面数据集(TDS)拟合良好(R2=0.69),验证该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有效性。[结论]研究结果为滇池流域的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水源涵养区推广滇青冈与云南松的混交种植,同时改善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模式以恢复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滇池流域
最小数据集法
主成分分析
土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钟萍
卢志锋
+5 位作者
韦铄星
黄玲
高风
王智慧
岑祚舟
王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4,共9页
【目的】综合评价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以期为干热河谷区域森林经营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次生林、落叶阔叶人工林和针叶人工纯林4种典型林...
【目的】综合评价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以期为干热河谷区域森林经营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次生林、落叶阔叶人工林和针叶人工纯林4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共14个,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数据集法构建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综合指数法开展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针叶人工纯林土壤化学养分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阔叶林,阔叶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土壤呈干旱缺磷的特征;2)筛选出含水率、全磷和全氮构建最小数据集,可以解释全数据集质量指标的77%,能系统有效地评价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权重排序为含水率(0.364)>全磷(0.340)>全氮(0.296),含水率和全磷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3)不同林型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618)>落叶阔叶人工林(0.598)>落叶阔叶次生林(0.473)>针叶人工纯林(0.282),针叶人工纯林土壤质量显著最低(P<0.05)。【结论】针叶人工林土壤质量显著低于阔叶林,含水率和全磷含量是限制干热河谷林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法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维鸽
赵培
+2 位作者
叶媛媛
张红侠
梁世全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林地土壤质量是决定林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评价森林土壤质量状况,可为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森林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文中对秦岭山区典型的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橡树林和白皮松林5种人工林土壤耕层的13项土壤物...
林地土壤质量是决定林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评价森林土壤质量状况,可为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森林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文中对秦岭山区典型的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橡树林和白皮松林5种人工林土壤耕层的13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分析,选取全量数据集法和最小数据集法两种不同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水平,并比较了二者的评价结果。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的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均为:核桃林>刺槐林>白皮松林>构树林>橡树林;土壤质量等级以"中等"和"较高"水平为主,处于"高"水平的土壤质量等级占比较少,人工林地耕层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指标为土壤容重、pH、有机质、含水量、孔隙度;最小数据集法评价的土壤质量指数结果和全量数据集评价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偏差较小,评价精度较高,说明最小数据集法可用于秦岭山区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全量
数据
集
法
最小数据集法
人工林地
秦岭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DS的滇池流域5种典型林分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
1
1
作者
金哲浩
王克勤
黄帅
于君宝
刘芝芹
机构
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44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 种基金
云南省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生态学)建设项目
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建设项目
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11429)
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建设项目(52200805)。
文摘
[目的]土壤质量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土地管理的重要指标。[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筛选土壤质量的关键表征指标12个(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毛管孔隙度、pH等),并采用最小数据集法(MDS)评估滇池流域5种典型人工林分的土壤质量指数(SQI)。[结果]1)滇青冈林和云南松林的土壤质量显著优于桉树人工林,其中滇青冈林水分保持能力最强,云南松林在养分供应和肥力维持方面表现突出;混交林的有机质和速效氮质量分数最高,展现较强的养分积累潜力;灌木林的土壤质量中等,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介于混交林与桉树林之间;桉树林的SQI最低,表明单一树种经营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的不利影响显著。2)分层分析显示,表层(0~20 cm)云南松林的SQI最高,次表层(20~40 cm)滇青冈林表现最佳,深层(40~60 cm)滇青冈林和混交林优于其他林分。整体SQI平均值排序为滇青冈林(0.60)>云南松林(0.54)>混交林(0.47)>灌木林(0.33)>桉树林(0.20)。3)MDS分析结果与全面数据集(TDS)拟合良好(R2=0.69),验证该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有效性。[结论]研究结果为滇池流域的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水源涵养区推广滇青冈与云南松的混交种植,同时改善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模式以恢复土壤质量。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滇池流域
最小数据集法
主成分分析
土壤质量指数
Keywords
soil quality
Dianchi Lake Basin
minimum datase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oil quality index
分类号
S714.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钟萍
卢志锋
韦铄星
黄玲
高风
王智慧
岑祚舟
王光军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4,共9页
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21220026)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2023AB26024)
+1 种基金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研[2022ZC]第29号)
广西自筹经费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研[2022ZC]第105号)。
文摘
【目的】综合评价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以期为干热河谷区域森林经营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次生林、落叶阔叶人工林和针叶人工纯林4种典型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共14个,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数据集法构建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综合指数法开展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1)针叶人工纯林土壤化学养分和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阔叶林,阔叶人工林土壤性质与次生林无显著差异,总体上桂西北干热河谷林区土壤呈干旱缺磷的特征;2)筛选出含水率、全磷和全氮构建最小数据集,可以解释全数据集质量指标的77%,能系统有效地评价研究区内土壤质量;权重排序为含水率(0.364)>全磷(0.340)>全氮(0.296),含水率和全磷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3)不同林型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0.618)>落叶阔叶人工林(0.598)>落叶阔叶次生林(0.473)>针叶人工纯林(0.282),针叶人工纯林土壤质量显著最低(P<0.05)。【结论】针叶人工林土壤质量显著低于阔叶林,含水率和全磷含量是限制干热河谷林区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干热河谷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法
土壤质量评价
Keywords
dry-hot valle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inimum dataset method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维鸽
赵培
叶媛媛
张红侠
梁世全
机构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商洛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一般青年项目(2020JK905)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1JP039)
陕西省青年高校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林地土壤质量是决定林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评价森林土壤质量状况,可为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森林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文中对秦岭山区典型的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橡树林和白皮松林5种人工林土壤耕层的13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分析,选取全量数据集法和最小数据集法两种不同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水平,并比较了二者的评价结果。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的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均为:核桃林>刺槐林>白皮松林>构树林>橡树林;土壤质量等级以"中等"和"较高"水平为主,处于"高"水平的土壤质量等级占比较少,人工林地耕层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不同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指标为土壤容重、pH、有机质、含水量、孔隙度;最小数据集法评价的土壤质量指数结果和全量数据集评价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偏差较小,评价精度较高,说明最小数据集法可用于秦岭山区人工林地土壤质量的评价。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全量
数据
集
法
最小数据集法
人工林地
秦岭山区
Keywords
Soil quality
Total data set
Minimum data set
Artical forest land
Qinling mountains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DS的滇池流域5种典型林分土壤质量评价
金哲浩
王克勤
黄帅
于君宝
刘芝芹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桂西北干热河谷典型森林类型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钟萍
卢志锋
韦铄星
黄玲
高风
王智慧
岑祚舟
王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杨维鸽
赵培
叶媛媛
张红侠
梁世全
《辽宁农业科学》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