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样本量下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布变迁的追踪分析
1
作者 周炜 沈红霞 +6 位作者 陈洁 周芷锦 应永飞 吕伟军 王彬 唐标 胡理明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6期7-16,共10页
为追踪了解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趋势,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9-2023年间浙江省40家猪鸡养殖场的肠球菌耐药性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在小样本量条件下,基于MIC分布曲线、MIC50和耐药系数方法,评估了这些肠球... 为追踪了解浙江省猪鸡源肠球菌对停、限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趋势,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9-2023年间浙江省40家猪鸡养殖场的肠球菌耐药性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在小样本量条件下,基于MIC分布曲线、MIC50和耐药系数方法,评估了这些肠球菌对吉他霉素、黄霉素、恩拉霉素、那西肽、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和氧氟沙星7种停、限用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鸡源和猪源肠球菌对杆菌肽的耐受水平下降趋势明显;对吉他霉素、黄霉素和恩拉霉素的耐受水平总体呈下行趋势,其中吉他霉素和黄霉素表现为先升后降,恩拉霉素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对那西肽、维吉尼亚霉素均相对较为敏感,但低浓度MIC值的菌株略有增多;对氧氟沙星呈现出物种差异,鸡源肠球菌相对较为敏感,且耐受水平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猪源肠球菌对氧氟沙星耐受水平相对较高,且中等浓度MIC值菌株数于2022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量 追踪分析 肠球 最小浓度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张涛 刘辉 +5 位作者 陶小艳 唐远江 卢昱希 杨粤黔 王璇 周思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8-64,共7页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次级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0~500.00μg/mL;粗提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和15.63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0μg/mL和15.63μg/mL。【结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分离所得次级代谢产物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体外抑制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内生真 次级代谢产物 活性 二倍稀释法 最小浓度 最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壳木醋液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易允喻 马希汉 +2 位作者 赵忠 尉芹 李宏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1,135,共6页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44%和0.46%,可见木醋液对2种代表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对木醋液抑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杏壳木醋液在温度、pH值、紫外光、活性碳吸附及微波加热等不同处理下,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壳木醋液 D值法 最小浓度(mic)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4
作者 黄慧 罗梦东 +5 位作者 娄飞 祁宇彤 裴亚玲 王晓琳 彭志锋 李利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1-3478,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小檗碱与抗菌药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针对FICI≤0.50的药物联用组合,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分析其抑菌动力学特点。【结果】18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6%、55.56%、50.00%、88.89%和27.78%;小檗碱与恩诺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33.33%;小檗碱与环丙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多西环素联用的FICI为0.50~1.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氟苯尼考联用的FICI为0.63~0.75,协同率为0;小檗碱与黏菌素联用的FICI为0.31~1.00,协同率为66.67%。时间-杀菌曲线显示,1/2 MIC小檗碱与1/2 MIC黏菌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1和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恩诺沙星联合作用于菌株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多西环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3,24 h内菌液浓度比单药作用时降低≥2 lg CFU/mL,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多数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试验结果为兽医临床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增强抗菌药的作用效果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最小浓度(mic) 分级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总皂甙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佳抑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耿丽晶 周围 +2 位作者 张丽艳 张扬 张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9-82,共4页
苦瓜总皂甙是苦瓜中有效成分,具有抑菌等作用。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判断苦瓜总皂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苦瓜总皂甙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苦瓜总... 苦瓜总皂甙是苦瓜中有效成分,具有抑菌等作用。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判断苦瓜总皂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苦瓜总皂甙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苦瓜总皂甙的最佳抑菌条件。结果表明,苦瓜总皂甙对黑曲霉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菌作用。浓度为50、100、150、200mg/mL的苦瓜总皂甙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以150mg/mL浓度时为最强,MIC分别为30、40、30mg/mL。苦瓜总皂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条件为:40℃下,pH为6.0时,抑菌2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总皂甙 最小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被引量:62
6
作者 李东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亓珊 陈婕 李颖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主要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小抑菌浓度,为纳他霉素的应用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最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药盒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立津 王培福 +5 位作者 胡文芝 官兰 祁伟 毛伟光 宋诗铎 王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69-374,共6页
首先在国内常规使用自行研制的多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药盒对住院感染病人的致病菌随时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尤适于临床感染重症病人抗生素的选择及应用。在检测的107株致病菌中,发现45株医院内感染及62株医... 首先在国内常规使用自行研制的多种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药盒对住院感染病人的致病菌随时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尤适于临床感染重症病人抗生素的选择及应用。在检测的107株致病菌中,发现45株医院内感染及62株医院外感染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绿脓杆菌除外)对氨苄青霉素及庆大霉素的耐药较为严重,可能与这两种药物使用广泛有关。5株医院内感染金葡球菌中有2株耐苯唑青霉素(简称ORSA),其中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全部医院内感染绿脓杆菌耐妥布拉霉素。医院外感染金葡球菌及绿脓杆菌则分别对苯唑青霉素和妥布拉霉素极度敏感,说明金葡球菌和绿脓杆菌对苯唑青霉素和妥布拉霉素耐药性的获得可能是在医院内发生的。耐万古霉素ORSA的出现,使得ORSA感染的治疗更加困难,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最小浓度 测定药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8
作者 侯欣 訾阳 +5 位作者 乔依娜 宝婧婧 冯雪莲 秦宇龙 刘迎春 高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5,共6页
试验旨在明确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抑菌活性,分析细菌表面疏水性和培养液蛋白浓度,探究其抗菌机制。结果表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 试验旨在明确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的抑菌圈直径、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抑菌活性,分析细菌表面疏水性和培养液蛋白浓度,探究其抗菌机制。结果表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74、18.05 mm,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 mg/mL;在24 h时,60 mg/mL的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分别99.05%、87.55%;羊血红蛋白复合酶解物可使细菌疏水性增加,并使细胞内蛋白质泄漏。说明羊血红蛋白复合酶物对大肠埃希氏菌、肠沙门氏菌具有抑菌活性,且通过增加疏水性使细胞聚沉,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血红蛋白 复合酶解物 圈直径 最小浓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对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重症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温庆辉 高元妹 +3 位作者 黎凤英 万德胜 郭志勤 罗润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分析发生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重症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分析发生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重症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三年来ICU重症患者送检血培养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共216例,其中经治疗后165例患者存活,51例患者死亡。检出排名前四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杆菌。其中亚胺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2 mg/L和4 mg/L的病死率有差异(病死率分别为17.4%与79.3%,P<0.01)。结论: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对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患者的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重症患者 转归 最小浓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油对四种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元龙 逯月 付剑 《家禽科学》 2007年第11期37-38,共2页
本研究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苍术油对大肠杆菌(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枯草芽孢杆菌(63501)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苍术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17.2μg/ml、625μ... 本研究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苍术油对大肠杆菌(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枯草芽孢杆菌(63501)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苍术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17.2μg/ml、625μg/ml和312.5μg/ml,而对沙门氏菌没有任何抑菌作用。研究证明苍术油对部分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油 最小浓度 大肠杆 沙门氏 枯草芽孢杆 金黄色葡萄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金华地区仔猪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邬向东 王一薇 +5 位作者 陈如圣 邓贤才 何后军 王萍 张文波 杜瑞芳 《养猪》 2008年第1期63-64,共2页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检测浙江省金华地区12个猪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10种常见抗菌药(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钠、复方头孢拉定、硫酸链霉素、阿莫西林、磺胺嘧啶钠、泰乐菌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临床诊断...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检测浙江省金华地区12个猪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10种常见抗菌药(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青霉素钠、复方头孢拉定、硫酸链霉素、阿莫西林、磺胺嘧啶钠、泰乐菌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临床诊断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双倍稀释法 大肠埃希氏杆 最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笃学 崔耀明 姚秀丽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6年第3期10-11,共2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比较试验王笃学,崔耀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450045)姚秀丽(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养鸡场)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抗菌范围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且不易... 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比较试验王笃学,崔耀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450045)姚秀丽(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养鸡场)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抗菌范围广、抗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它抗菌药亦无交叉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浓度 氟喹诺酮 盐酸诺氟沙星 乳酸环丙沙星 肠杆 作用 沙门氏杆 乳酸恩诺沙星 巴氏杆 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热休克反应对两性霉素B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
13
作者 陈裕充 温海 +2 位作者 徐红 李志刚 仇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99-699,703,共2页
关键词 新生隐球 热休克反应 两性霉素B 最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种中药对大口黑鲈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14
作者 苏美珍 李彩娟 +5 位作者 欧阳贤华 雷爱莹 童桂香 文水平 廖薇 陈福艳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8-109,共12页
【目的】探究59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高效抑菌效果的中药,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及牛津杯打孔法初步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单方中药,... 【目的】探究59种中药及其复方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高效抑菌效果的中药,为大口黑鲈养殖中的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及牛津杯打孔法初步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单方中药,并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单方及二联中药对大口黑鲈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筛选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单方及复方中药。【结果】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均对苏木、诃子、黄芩、五倍子、丁香、地锦草、地榆及石榴皮8种中药极敏感。其中五倍子、丁香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20、26.19 mm,其MIC和MBC均分别为7.81、15.63 mg/mL;五倍子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0.33 mm,MIC和MBC分别为3.91和7.81 mg/mL;其次2种病原菌均对厚朴、夏枯草、艾叶、紫花地丁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84~19.47 mm。苏木+五倍子、丁香+诃子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强,其MIC和MBC均为3.91 mg/mL;苏木+五倍子、丁香+黄芩、苏木+诃子、五倍子+黄芩、五倍子+石榴皮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抑菌能力最强,其MIC和MBC均为3.91 mg/mL。苏木+诃子、丁香+诃子、丁香+黄芩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表现为相加作用,丁香+石榴皮、苏木+石榴皮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表现为无关作用;丁香+五倍子二联中药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丁香、苏木、五倍子、黄芩、石榴皮、诃子6种单方中药均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苏木+五倍子均对上述2种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大口黑鲈 嗜水气单胞 迟缓爱德华氏 最小浓度 最小浓度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15
作者 叶添梅 李霞 +2 位作者 邵元元 邹湘月 黄仁志 《中国蚕业》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均显著优于桑叶干粉,桑叶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8%、67.06%、7.50%;桑叶水提物对4种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5.0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50.0 mg/mL;分层萃取后,石油醚萃取部抑菌效果较弱,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和正丁醇萃取部,正丁醇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2.44 mm,MIC为12.5 mg/mL,MBC为25.0 mg/mL,乙酸乙酯萃取部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1.61 mm,MIC和MBC分别为12.5 mg/mL、25.0 mg/mL。桑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桑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水提物 抗氧化性能 二倍稀释法 最小质量浓度 最小质量浓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乌梅与抗生素协同作用对4种鱼源菌抑菌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李亚楠 潘芯楠 +1 位作者 陈佳瑶 佟雪红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瓶颈问题,中草药与抗生素协同作用是有效杀灭病原菌的重要手段。本试验以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杀鱼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iscicida)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细菌性疾病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瓶颈问题,中草药与抗生素协同作用是有效杀灭病原菌的重要手段。本试验以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杀鱼巴斯德菌(Pasteurella piscicida)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4种鱼源菌为实验对象,采用水煮法对乌梅(Prunus mume Siebold&Zucc.)、五倍子(Rhus chinensis Mill.)、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和大黄(Rheum palmatum L.)中草药进行提取,筛选到乌梅对鱼源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利用乌梅分别与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配伍筛选出对4种鱼源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配比。结果表明,乌梅对4种鱼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 mg/mL、12.50 mg/mL、3.13 mg/mL,及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0.00 mg/mL;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对4种鱼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95~62.50μg/mL,最小杀菌浓度范围为0.50~2.00 mg/mL。在乌梅和抗生素配伍比例中,乌梅与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体积比分别为5∶5和3∶7时,对4种鱼源菌具有最佳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本研究可为中草药协同抗生素防控水产鱼源菌疾病感染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 抗生素 鱼源 最小浓度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木姜子精油对黄曲霉菌和黑根霉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及活性成分解析
17
作者 吴小凤 杨昌贵 +3 位作者 周涛 张红霞 朱贵红 江维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目的】探明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防霉作用,解析其抑菌防霉物质基础,为开发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防霉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黄曲霉菌和黑根霉菌为供试菌,最小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为指标,评价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效果;以各供试菌抑... 【目的】探明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防霉作用,解析其抑菌防霉物质基础,为开发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防霉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黄曲霉菌和黑根霉菌为供试菌,最小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为指标,评价大果木姜子精油的抑菌效果;以各供试菌抑制率为指标,采用GC-MS法对该精油成分进行解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谱效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大果木姜子精油对黄曲霉菌的抑制率为44.68%~77.31%,最小抑菌浓度为10.0~20.0μL/mL;对黑根霉菌的抑制率为65.98%~100.00%,最小抑菌浓度为5.00~10.00μL/mL;谱-效关系分析表明,斯巴醇、左旋α-蒎烯、4-松油醇、八氢四甲基萘甲醇和石竹素是大果木姜子精油发挥抑菌作用的主要成分。【结论】大果木姜子精油对霉菌具有广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姜子精油 作用 黄曲霉 黑根霉 最小浓度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白羽肉鸡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春琳 黄宝钦 +5 位作者 蓝天韵 林琳 张立根 李健 罗忠宝 吴异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9-1497,共9页
为了解福建白羽肉鸡中鸡毒支原体(MG)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从2个商品代白羽肉鸡养殖场采集了疑似患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喉拭子40份,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通过对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细菌形态学观察、PCR测... 为了解福建白羽肉鸡中鸡毒支原体(MG)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从2个商品代白羽肉鸡养殖场采集了疑似患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喉拭子40份,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通过对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细菌形态学观察、PCR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并利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了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获得2株MG,命名为MX和HY。将分离株接种于含有酚红的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固体培养基于低倍镜下观察到典型的“荷包蛋”状菌落;分离株经过Dienes染色后的菌落中心呈致密深蓝色,边缘淡蓝,且30 min后不褪色,并具有较强吸附红细胞的能力,呈现典型MG培养特征;动物回归试验和分离株pvp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株MG分离株均具有较强致病性,证实其与R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MX和HY对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和泰乐霉素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其次是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大观霉素,而对具有与泰乐霉素类似分子结构和抗菌谱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替米考星敏感性较差,此差异可能与临床上长期应用该药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商品代白羽肉鸡中存在致病性MG流行,泰妙菌素可以作为临床防治MG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MG)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17
19
作者 苏梦茹 马培培 +4 位作者 李鑫鑫 刘沉 李妍 姚倩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6,共5页
畜禽养殖中会用到一些抗菌药物,而药物选用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市售的药敏纸片多为人用抗菌药物,为了制备兽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需要对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该研究筛选了国家兽用药物名录中规定的、兽医临床上常... 畜禽养殖中会用到一些抗菌药物,而药物选用需要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目前市售的药敏纸片多为人用抗菌药物,为了制备兽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需要对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该研究筛选了国家兽用药物名录中规定的、兽医临床上常用6类共9种抗菌药物(头孢噻呋钠、硫酸链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硫酸新霉素、青霉素),以大肠埃希菌为指标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了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头孢噻呋钠、硫酸链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硫酸新霉素、青霉素对指标菌的MIC值分别为为2、4、4、16、8、16、64、32、250μg/mL。研究结果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敏纸片的研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大肠埃希 药敏试验 最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维酮碘栓剂对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及其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轶 曾振灵 +1 位作者 孙永学 刘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7,共3页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临床上常见、多发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为自然交配或母猪分娩、人工授精时器械消毒不严引起交叉感染,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的子宫黏膜的黏液性和脓性炎症过程。严重影响母猪...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临床上常见、多发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为自然交配或母猪分娩、人工授精时器械消毒不严引起交叉感染,导致病原微生物侵入母猪子宫黏膜表层或深层引起的子宫黏膜的黏液性和脓性炎症过程。严重影响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使子宫恢复时间延长、产后发情时间推迟,炎性渗出物还可改变子宫内环境的酸碱度,不利于精子和卵子的生存与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母猪分娩 兽医临床 最小浓度 治疗效果 聚维酮碘 致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