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工况下最小安全车距控制模型和避撞算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贵如 周鸣争 +1 位作者 王陆林 王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0-1205,1176,共7页
鉴于传统安全距离模型适应性差、模型参数须预先确定和车距控制偏差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最小安全车距控制模型和避撞算法.通过视觉和雷达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车辆,针对前方车辆行驶状态和不同类型车辆制动性能差异,给出相应的安全距离估算... 鉴于传统安全距离模型适应性差、模型参数须预先确定和车距控制偏差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最小安全车距控制模型和避撞算法.通过视觉和雷达传感器实时监测前方车辆,针对前方车辆行驶状态和不同类型车辆制动性能差异,给出相应的安全距离估算模型、最小安全车距控制模型与算法;为了保证车距控制精度,采用周期闭环控制方法.该算法应用于奇瑞智能自主跟车系统,经过2 种工况、5 种初始车速和2 0 0 0 次的城市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最小安全车距均保持在1 - 2 m内,控制偏差精度在依0. 5m内.该算法在各种城市工况下均具有很较高的车距控制精度,能有效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驾乘舒适性和道路行车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安全距离模型 最小安全车距控制模型 避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控制的电动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胜琴 任希望 冯秋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5,共9页
针对前车行驶工况多变所引起的自车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较差问题,以轮毂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同时考虑车间距与相对车速的定速/跟车巡航切换策略,优化设计安全车间时距模型.基于分层控制设计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 针对前车行驶工况多变所引起的自车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较差问题,以轮毂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同时考虑车间距与相对车速的定速/跟车巡航切换策略,优化设计安全车间时距模型.基于分层控制设计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系统纵向跟踪控制策略,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上层控制器,求解车辆的期望加速度.利用逆纵向动力学模型,建立下层控制器,求解输出转矩.设计前、后轴转矩分配策略,并由电动机精确控制车轮驱动与制动转矩,实现ACC的纵向跟踪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建立联合仿真模型,分别对变速、变加速、变减速3种工况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分层控制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都能稳定地跟驰前车运动,且保持安全车间距,具有良好的跟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 自适应巡航 分层控制 安全间距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距离模型的车辆跟随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关志伟 丁建峰 闫光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0,共5页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过程,建立了安全距离控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缩微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系...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过程,建立了安全距离控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缩微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系统试验平台设计了Update算法,完成了跟随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智能控制器减小了车间距误差,提高了控制准确性,能满足车辆安全跟随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缩微智能 间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机动车冲突模型及其行人过街风险控制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俊骅 方守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对上海市61个时段的5个路段无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冲突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以车流量、路段平均车速和行人流量为变量指标,建立非高峰小时(饱和流率小于0.7)的行人车辆冲突次数预测模型及严重冲突次数预测模型,...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对上海市61个时段的5个路段无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冲突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以车流量、路段平均车速和行人流量为变量指标,建立非高峰小时(饱和流率小于0.7)的行人车辆冲突次数预测模型及严重冲突次数预测模型,经F检验和T检验,模型整体及参数的置信水平均大于95%.通过χ2检验,证明人车冲突服从负二项分布,从而建立人车冲突概率模型.分别计量我国发达地区行人机动车冲突风险控制效益及冲突控制成本,通过风险经济评价提出人车冲突控制的决策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安全 冲突 冲突预测模型 冲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纵向跟车舒适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哲 胡趁义 +1 位作者 龙永文 刘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7,共9页
在纵向跟车过程中,由于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断变化,使自车也在不断变化,这样会导致自车的乘员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因此,针对纵向跟车舒适性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中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搭建了纵向跟车仿真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计算... 在纵向跟车过程中,由于目标车辆的行驶状态不断变化,使自车也在不断变化,这样会导致自车的乘员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因此,针对纵向跟车舒适性问题,在Matlab/Simulink中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搭建了纵向跟车仿真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计算目标车辆的期望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车辆自身信息计算出车辆4个轮的扭矩,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两车的车间距误差为零,并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同时自车能够跟随前车的车速,且相对车速为零,而自车的加速度变化率又较稳定,能较好地实现纵向跟车并且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目标 模型 安全距离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车距保持技术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强 李克强 +2 位作者 高锋 宾洋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自行开发的安全车距保持技术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系统主要由制动执行器、油门执行器、车辆模型和控制算法等组成。该仿真器可用于车辆主动避撞报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具有Stop&Go功能的巡航系统的仿真试验 ,可检验控制器及执... 自行开发的安全车距保持技术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系统主要由制动执行器、油门执行器、车辆模型和控制算法等组成。该仿真器可用于车辆主动避撞报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及具有Stop&Go功能的巡航系统的仿真试验 ,可检验控制器及执行器的性能、设计控制算法等 ,从而缩短研发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距 安全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模型 试验系统 制动 设计控制 执行器 仿真器 避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控制路段手机对行人过街行为和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存保 陈峰 +1 位作者 韦媛媛 张华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行人过街时使用手机会对其过街行为和交通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6个无信号路段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手机时的行为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基于Order Probit回归分析的人车冲突量化模型.结果表明:11.76%的行人... 行人过街时使用手机会对其过街行为和交通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6个无信号路段交通调查数据为基础,对行人使用手机时的行为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了基于Order Probit回归分析的人车冲突量化模型.结果表明:11.76%的行人在过街时会使用手机,其中看手机屏幕、打电话和听音乐分别占6.65%、2.83%和2.28%;使用手机对行人过街行为有明显影响,包括行人过街时间增加、过街眺望次数减小等;与不使用手机的行人相比,行人使用手机会有更大的几率与机动车产生冲突,其中,打电话对是否产生轻微冲突的影响最大,看手机屏幕对是否产生严重冲突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过街行为 行人交通安全 冲突量化模型 无信号控制路段 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辆侧偏刚度变化的MPC稳定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寿涛 魏玉博 +1 位作者 李秋媛 于丁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针对侧向行驶车辆易发生转向失稳,构建了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以避免轮胎侧向力饱和,提高行车安全性.采用前、后轴轮胎侧偏角分段拟合方法建立轮胎侧偏刚度拟合模型,将拟合过的侧偏刚度引入到车辆动力学模型中... 针对侧向行驶车辆易发生转向失稳,构建了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变化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以避免轮胎侧向力饱和,提高行车安全性.采用前、后轴轮胎侧偏角分段拟合方法建立轮胎侧偏刚度拟合模型,将拟合过的侧偏刚度引入到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准确描述车辆当前的动态性能.为了避免轮胎侧向力饱和引起的转向失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的前后轴约束的轮胎侧偏角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以优化车辆的转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将前后轴的轮胎侧偏角抑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侧偏刚度的变化,避免车辆侧滑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侧偏刚度拟合 约束前轴侧偏角 最小二乘法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上下文栈的DBMS访问控制模型
9
作者 徐震 李斓 冯登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93-2099,共7页
存储过程是DBMS中动态实体,确定其执行权限集合是有效进行DBMS访问控制的关键问题·常用方法违反了最小特权原则,从而导致了一系列DBMS安全漏洞·此外,存储过程的嵌套执行为确定权限集合并限制其应用范围带来了困难·针对... 存储过程是DBMS中动态实体,确定其执行权限集合是有效进行DBMS访问控制的关键问题·常用方法违反了最小特权原则,从而导致了一系列DBMS安全漏洞·此外,存储过程的嵌套执行为确定权限集合并限制其应用范围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动态上下文栈的DBMS访问模型·模型以操作序列为输入,在存储过程执行过程中使用上下文栈动态确定存储过程的执行权限集合·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支持最小特权原则,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管理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安全 RBAC模型 最小特权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恒定时间间隔算法的无人汽车的队列控制
10
作者 白倬宁 尹逊和 陈丽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2,共13页
针对无人汽车车队在附着系数较低的路面上行驶的纵向控制问题,提出考虑道路附着系数和本车无法持续获取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最小安全车距的计算方法,以此来对传统的期望车间距的恒定时间间隔(Constant Time Gap,CTG)算法进行改进.然后,采... 针对无人汽车车队在附着系数较低的路面上行驶的纵向控制问题,提出考虑道路附着系数和本车无法持续获取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最小安全车距的计算方法,以此来对传统的期望车间距的恒定时间间隔(Constant Time Gap,CTG)算法进行改进.然后,采用分层的结构设计队列控制系统,并通过对车队的队列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上层控制中的控制器增益的取值条件.最后,对一个由4辆车组成的车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恒定时间间隔算法可以在路面附着系数较低的情况下保证车队的队列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相邻两车间发生碰撞.在本车无法获取前车加速度信息且前车紧急制动的情况下,采用改进的恒定时间间隔算法的车队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车间距偏差率为19%,低于应用传统方法时的最大车间距偏差率22.27%,且车间距误差随着时间的增长最终收敛至零.采用改进的恒定时间间隔算法的车队在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的最大值为0.75 m/s^(2),低于利用传统方法时的加速度的最大值0.91 m/s^(2),说明改进的恒定时间间隔算法可以保证车队的稳定行驶,并且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队列纵向控制 恒定时间间隔算法 最小安全车距 队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过街人车冲突等级评价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勇 蒋沛 +2 位作者 沙晓宇 邹甜 刘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1,188,共8页
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车冲突等级的划分对于采取交通安全策略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交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索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视频采集确定了综合人、车、路3方面特性的14个解释变量,通过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对解释变量进行... 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车冲突等级的划分对于采取交通安全策略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交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索人车冲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通过视频采集确定了综合人、车、路3方面特性的14个解释变量,通过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对解释变量进行筛选,再建立基于Odered Probit回归分析的人车冲突量化模型确定了影响显著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无信号控制路段 冲突等级 OP模型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模型的工控异常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站威 周睿康 +4 位作者 赖英旭 范科峰 姚相振 李琳 李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39,共7页
目前,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问题,而检测篡改行为数据及控制程序等攻击是ICS网络安全的难点问题,据此提出了基于行为模型的工控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工控网络流量中提取行... 目前,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问题,而检测篡改行为数据及控制程序等攻击是ICS网络安全的难点问题,据此提出了基于行为模型的工控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从工控网络流量中提取行为数据序列,根据ICS的控制和被控过程构建正常行为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实时提取的行为数据与模型预测的行为数据,判断是否出现异常。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对篡改行为数据及控制程序等攻击的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网络安全 异常检测 行为模型 递推最小二乘 AIC MODBUS T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善型可行性检验模型的换道跟踪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云丰 贺岩松 +2 位作者 孔伟伟 陈健 罗禹贡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30,共16页
现有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通常默认周围车辆处于车道保持状态,且只考虑本车道和目标车道车辆对本车换道的影响,未讨论周围车辆处于车道变换状态或者相间车道车辆变道的影响。为建立更加安全、全面的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实... 现有的最小安全距离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通常默认周围车辆处于车道保持状态,且只考虑本车道和目标车道车辆对本车换道的影响,未讨论周围车辆处于车道变换状态或者相间车道车辆变道的影响。为建立更加安全、全面的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实现安全自主换道,分析了车道变换的逻辑架构,重点研究了一种全面考虑周围(包括相邻车道和相间车道)车辆处于车道变换和车道保持状态的改善型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保障车辆换道过程中不与周围车辆发生碰撞。使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实现换道轨迹跟踪控制,设计仿真对比试验,通过PreScan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所研究的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善型换道可行性检验模型比对比模型更加安全高效,MPC控制方法的横向轨迹跟踪误差在1 cm以内,具有很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 道变换 换道可行性 最小安全距离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波纹钢板拱涵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志河 刘蕊 +4 位作者 陈玉珂 陈韬 刘海洋 樊正 张迅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2-140,共9页
为研究多孔波纹钢板拱涵在非对称回填施工中的力学行为,依托四川眉山某带加强圈多孔波纹钢板拱涵,考虑填土偏载和大型施工荷载的作用,参照规范,建立线性本构静力有限元模型。以最大等效应力和变形为控制指标,并与无加强圈拱涵对比,分析... 为研究多孔波纹钢板拱涵在非对称回填施工中的力学行为,依托四川眉山某带加强圈多孔波纹钢板拱涵,考虑填土偏载和大型施工荷载的作用,参照规范,建立线性本构静力有限元模型。以最大等效应力和变形为控制指标,并与无加强圈拱涵对比,分析4种典型工况下波纹钢板的静力响应规律和结构安全性。同时,考虑到拱脚局部受力影响结构安全性,针对单侧回填至拱顶的最不利工况,进一步验算拱脚角钢、高强螺栓和地脚螺栓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1)加强圈可改善波纹钢板拱涵的力学响应,对最大等效应力的减小程度为5%~8%,对最大变形的减小程度最高可达17.0%。2)单侧填筑至拱顶时,要保证0.5 m以上的最小拱顶覆土厚度;大面积整体回填时,拱顶最小覆土厚度至少为1 m,均小于规范规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波纹钢板拱涵 加强圈 非对称回填 静力模型 最小厚度控制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