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形理论探究砂岩最小孔隙半径的最优区间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路路 董书宁 +4 位作者 戴振学 徐斌 尹尚先 周岩 陈骏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3,共8页
渗透率是评价多孔介质导水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导水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在宏观上的表现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实验和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出砂岩微观孔隙几何参数,并结合分形理论探究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同时,以实测渗透率为约束条... 渗透率是评价多孔介质导水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导水介质微观孔隙结构在宏观上的表现特征。通过扫描电镜实验和图像处理技术,统计出砂岩微观孔隙几何参数,并结合分形理论探究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对渗透率的影响。同时,以实测渗透率为约束条件,确定了对渗流起作用的最小孔隙半径rmin区间,该区间可作为渗透率预测时最小孔隙半径rmin的最优取值区间,并获取了与之对应的孔隙半径累积百分数区间。结果表明:砂岩最小孔隙半径rmin的取值对渗透率影响较大,随着砂岩最小孔隙半径rmin取值的增大,其渗透率先急剧下降,后渐渐地趋于稳定,并伴有上升趋势。在致密砂岩中,理论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相等时,对应的最小孔隙半径rmin落在孔隙半径累积百分数为15%~25%内,该孔隙半径累积百分数区间对应的孔隙半径区间可作为计算砂岩理论渗透率时最小孔隙半径rmin的最优取值区间,并且随着砂岩渗透率的增大,最小孔隙半径rmin对应下的孔隙半径累积百分数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渗透率 微观孔隙结构 最小孔隙半径rmin 图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g(p/kPa)曲线中曲率半径最小值的数值求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姬宏 宋新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6-47,共2页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室内原状试样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使得试验结果的精度大大降低在由室内压缩试验曲线推求现场压缩曲线时,确定先期固结应力Pc的精度,关键在于e~lg(p/kPa曲线曲率半径最小值点的确定在常用的方法中存在一定的人为误...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导致室内原状试样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使得试验结果的精度大大降低在由室内压缩试验曲线推求现场压缩曲线时,确定先期固结应力Pc的精度,关键在于e~lg(p/kPa曲线曲率半径最小值点的确定在常用的方法中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g(p/kPa)曲线 现场压缩曲线 孔隙 曲率半径最小rmin 曲线回归 室内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气田区域孔隙度下限多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柴愈坤 刘伟新 +3 位作者 戴宗 王华 冯沙沙 陆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235,共4页
由于深水气田的特殊性及勘探开发的局限性,其单个气田钻井及基础资料往往较少,给孔隙度下限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孔隙度下限是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储层评价及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要准确求取孔隙度下限,需综合单个相邻相... 由于深水气田的特殊性及勘探开发的局限性,其单个气田钻井及基础资料往往较少,给孔隙度下限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孔隙度下限是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之一,是储层评价及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要准确求取孔隙度下限,需综合单个相邻相似气田的资料,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综合运用传统方法、辅助方法——测试法和最小孔喉半径法及新方法——储层质量指数法对珠江口盆地5个深水气田进行区域孔隙度下限研究,探讨了测试法、最小孔喉半径法思路上的改进,使其更适合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研究,最终得出珠江口盆地深水气田区的孔隙度下限为10%,可以为邻近或相似的、基础资料少的单个深水气田下限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田区 区域孔隙度下限 测试法 最小孔喉半径 储层质量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