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排序最小均方误差串行干扰消除检测算法
1
作者 樊迅 罗汉文 +2 位作者 张海滨 黄建国 张文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05-1508,1513,共5页
针对分组空时块码(G-STBC)多发多收(MIMO)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序最小均方误差(MMSE)串行干扰消除(SIC)检测算法.新算法基于“G-STBC等效信道模型”,并采用一个新的低复杂度的排序标准——“等效检测后信干噪比(POST-S... 针对分组空时块码(G-STBC)多发多收(MIMO)系统中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序最小均方误差(MMSE)串行干扰消除(SIC)检测算法.新算法基于“G-STBC等效信道模型”,并采用一个新的低复杂度的排序标准——“等效检测后信干噪比(POST-SINR)”,可用于存在较多组的G-STBC系统中.通过仿真比较,验证了该算法有效挖掘G-STBC系统提供分集增益的能力,反映了算法采用IC和排序引入的性能优势,并证实了“等效POST-SINR”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码 多输入多输出 最小误差 串行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维廷 李辉 翟海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在存在强多址干扰的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对传统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串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对时变信道环境进行有效跟踪,避免判决误差扩散。仿真结果表... 在存在强多址干扰的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对传统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串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对时变信道环境进行有效跟踪,避免判决误差扩散。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中一个同步DS-CDMA系统中对于信号功率弱的用户,该算法相比传统串行干扰消除算法及迫零算法的检测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在消除原有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不稳定的同时能提高算法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干扰消除 最小误差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迫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对扩频系统中窄带干扰的抑制性能分析
3
作者 周文辉 李琳 +1 位作者 路军 张尔扬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本文首先说明当码元间隔内的码片数目与扩频序列周期相等时,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中最小均方误差(MMSE)意义下的最优滤波器也是最小误码率意义下的最优滤波器,因而能很好地抑制大多数干扰样式。本文具体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对音... 本文首先说明当码元间隔内的码片数目与扩频序列周期相等时,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中最小均方误差(MMSE)意义下的最优滤波器也是最小误码率意义下的最优滤波器,因而能很好地抑制大多数干扰样式。本文具体分析了最小均方误差检测器对音频干扰以及自回归干扰的抑制性能,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以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误差 检测 性能分析 窄带干扰 扩频系统 最优滤波器 直接序列扩频 扩频序列 干扰样式 抑制性能 推导过程 误码率 自回归 码片 音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下OTSM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
4
作者 李国军 郑翔 王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算复杂度降为线性阶;随后在时延-序列域计算估计符号的均值与方差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移动速度为540km/h的场景下使用16QAM调制且误码率为10-4时,所提方法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迭代rake检测方法相比有2.48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序复用 线性最小误差 并行干扰消除 诺伊曼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检测中自适应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凯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68-70,136,共4页
分析现有多用户检测中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缺陷,在该检测器中加入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以跟踪时变的信道环境,从而改进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对于功率较低的用户来说,自适应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比... 分析现有多用户检测中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缺陷,在该检测器中加入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以跟踪时变的信道环境,从而改进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对于功率较低的用户来说,自适应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比原有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性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可消除原有检测器固有的误差累积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串行干扰消除 最小误差 自适应串行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落信道下加权抵消的线性并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东红 廖桂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1-885,共5页
在衰落信道下,提出了具有加权抵消的线性并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器(weight-cancelled linear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WLPIC),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并行干扰消除检测器(linear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LPIC)估计多址干扰... 在衰落信道下,提出了具有加权抵消的线性并行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器(weight-cancelled linear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WLPIC),不同于传统的线性并行干扰消除检测器(linear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LPIC)估计多址干扰的方法,WLPIC利用前一级软输出乘以一个相应的加权系数来恢复后一级期望用户信号中的多址干扰,并进行干扰抵消。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给出了加权系数的计算公式。对WLPIC进行了误码性能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WLPIC能有效地克服远近效应,性能优于LPIC和匹配滤波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干扰消除 多址干扰 加权系数 最小误差准则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干扰消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琴 裴鑫 +4 位作者 陈卯蒸 托乎提努尔 王兆军 李健 段雪峰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0,共10页
射电天文信号非常微弱,电磁环境对射电望远镜观测至关重要,通常可以利用地形、建立无线电宁静区、进行电磁屏蔽与防护等手段来减小电磁干扰.然而,仍有一些干扰难以屏蔽.故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干扰消除方法,可用于复杂噪声环境中... 射电天文信号非常微弱,电磁环境对射电望远镜观测至关重要,通常可以利用地形、建立无线电宁静区、进行电磁屏蔽与防护等手段来减小电磁干扰.然而,仍有一些干扰难以屏蔽.故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干扰消除方法,可用于复杂噪声环境中天文信号的提取.该方法借助自适应横向滤波器,采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误差算法,以系统误差和收敛性为评判标准,通过改变步长与阶数对滤波效果进行优化,仿真结果显示该滤波器能在保证算法收敛的前提下有效提取信号.为了检验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新疆天文台南山26 m射电望远镜和Parkes 64 m射电望远镜记录的观测数据,采用设计的滤波器分别对不同的实测数据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有效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天文观测中的干扰信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射电天文 射频干扰消除 法:自适应滤波 最小误差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栾英姿 李建东 杨家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7-524,共8页
该文分析了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DEC—PIC)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把它与Hara提出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单用户检测器在上行和下行信道加以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下行信道应用MMSEC单用户检测性能较好,且能抵抗信道估计错... 该文分析了MC—CDMA系统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DEC—PIC)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把它与Hara提出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单用户检测器在上行和下行信道加以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下行信道应用MMSEC单用户检测性能较好,且能抵抗信道估计错误。而上行信道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也较好,但是多用户检测器会受较大的信道估计错误影响而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DMA 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检测 最小误差合并 瑞利衰落信道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检测的MMSE干扰对齐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贾国庆 潘赢 +1 位作者 陈善继 纪小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8-613,共6页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管理机制,通过预编码技术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在一起,以彻底地消除干扰信号对所期望接收信号的影响。这项技术能够在无线干扰网络中获得很大的自由度。在干扰对齐中,一个复数符号在相同的原理下的互异网络...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管理机制,通过预编码技术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在一起,以彻底地消除干扰信号对所期望接收信号的影响。这项技术能够在无线干扰网络中获得很大的自由度。在干扰对齐中,一个复数符号在相同的原理下的互异网络上通过预编码器和合并器进行迭代计算而被检测到,例如在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下。本文在传统的MMS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符号检测的最小均方误差(SDA-MMSE)干扰对齐的迭代算法。计算机仿真证明所提出的符号检测算法比传统的MMSE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对齐(IA) 迭代算法 最小误差(MMSE) 符号检测最小误差(SDA-M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干扰抵消的Turbo-BLAST迭代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小敏 徐大专 +1 位作者 虞湘宾 刘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6-152,共7页
Turbo-BLAST检测技术可有效克服通常V-BLAST系统应用所带来的空间干扰,在分析其算法原理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串行和并行Turbo-BLAST算法在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给出了这两种算法的适用场合、... Turbo-BLAST检测技术可有效克服通常V-BLAST系统应用所带来的空间干扰,在分析其算法原理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串行和并行Turbo-BLAST算法在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并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给出了这两种算法的适用场合、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频谱利用率的条件下,串行Turbo-BLAST方案的性能要优于并行Turbo-BLAST方案的性能,而并行Turbo-BLAST方案则可以适用于自适应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BLAST 迭代检测 干扰抵消 最小误差准则 软输入软输出(SISO) 多输入输出(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部分并行干扰对消因子的计算方法
11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6,共5页
在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具有部分干扰因子的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则是目前多用户检测技术中最简单、有效的接收机,但长期以来,部分干扰因子的确定大多根据实验,缺乏理论支持。该文在基于MMSE准则下,给出了一个两... 在CDMA系统中,多用户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具有部分干扰因子的并行干扰抵消检测器则是目前多用户检测技术中最简单、有效的接收机,但长期以来,部分干扰因子的确定大多根据实验,缺乏理论支持。该文在基于MMSE准则下,给出了一个两级PPIC接收机的部分干扰因子的计算公式。计算机仿真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干扰消除能力,且对干扰信号功率和噪声估计偏差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最小误差 并行干扰对消 对消因子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子空间盲自适应估计的跳频多址信号检测
12
作者 曾孝平 成志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针对跳频多址(FHMA)系统,提出了干扰子空间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和干扰子空间的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添加噪声子空间得到了整个干扰自相关矩阵的权矢量,避免了同时对特征值对角阵和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跟踪。结合神经网络学习... 针对跳频多址(FHMA)系统,提出了干扰子空间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和干扰子空间的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添加噪声子空间得到了整个干扰自相关矩阵的权矢量,避免了同时对特征值对角阵和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跟踪。结合神经网络学习机制中的NIC(Novel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进行权矢量的快速更新,降低了复杂度。仿真证明,该检测器具有很好的误码性能,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多址系统 干扰子空间 线性最小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移动环境的二级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华华 张旭 李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6-1241,共6页
正交时间序列复用(OTSM)可以以更低的复杂度实现类似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的传输性能,为未来需要低复杂度收发器的高速移动性通信系统提供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法。针对现有的基于时域的高斯-赛德尔(GS)迭代均衡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二... 正交时间序列复用(OTSM)可以以更低的复杂度实现类似正交时频空间(OTFS)调制的传输性能,为未来需要低复杂度收发器的高速移动性通信系统提供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法。针对现有的基于时域的高斯-赛德尔(GS)迭代均衡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二级信号检测算法。首先在时域进行低复杂度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检测,其次采用连续超松弛(SOR)迭代算法进一步消除残余符号干扰。为进一步提高收敛效率和检测性能,对SOR算法进行线性优化得到改进SOR(ISOR)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SOR算法相比,ISOR算法在增加较低复杂度前提下可以提升检测性能并加快算法收敛。与GS迭代算法相比,ISOR算法采用16QAM调制且误码率为10-4时有1.61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间序列复用 正交时频空间调制 连续超松弛 信号检测 线性最小误差 符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LAST系统中的迭代软判决干扰抵消检测算法
14
作者 帅再虹 潘志文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21期1-4,共4页
分层空时结构(BLAST)是一种通过使用多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及在接收端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得高频谱效率的技术。主要研究了基于MMSE的迭代软判决干扰抵消(ISDIC)算法在V BLAST系统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检测算... 分层空时结构(BLAST)是一种通过使用多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及在接收端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得高频谱效率的技术。主要研究了基于MMSE的迭代软判决干扰抵消(ISDIC)算法在V BLAST系统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检测算法,其性能至少有1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结构 最小误差准则 迭代软判决干扰抵消 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高性能的MIMO系统自适应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玲香 杨斌 吴大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2,共5页
如何克服发射信号的重叠和码间干扰是MIMO系统信号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劣是影响MIMO技术能否真正适于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结合MLD算法高性能和MMSE-SIC算法低复杂的优点,对Hybri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 如何克服发射信号的重叠和码间干扰是MIMO系统信号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劣是影响MIMO技术能否真正适于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结合MLD算法高性能和MMSE-SIC算法低复杂的优点,对Hybri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最大/最小特征值的自适应混合检测算法。该算法重新定义了自适应系数,并通过信道矩阵特征值的特性,自适应控制三种子混合算法检测数据流时的百分比,以达到更高的检测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无论信道在何种复杂环境下,该算法具有与MLD算法几乎相同的误码性能,计算复杂度也有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最大似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的串行干扰消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接收机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召华 刘贵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 为解决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PPIC)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部分干扰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 ,定义了目标用户的期望输出与判决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期望性能函数 ,在引入离散互相关函数定义下 ,推导出不同用户扩频序列之间部分相关函数的期望值 ,从而给出了一个二级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接收机中自适应部分干扰因子的简单表达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相应的误码性能函数 .同其他方法相比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用户信噪比、系统用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稳定性 ,其性能优于已有的基于固定干扰因子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并行干扰抵消 多用户接收机 多用户检测 最小误差准则 部分消除因子 部分干扰因子 CDMA系统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编码矩阵的迭代均衡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一兵 刘海涛 +1 位作者 叶方 林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58-2363,共6页
针对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LTE)下行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址链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异步通信系统中的天线间干扰和多径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 针对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LTE)下行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址链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异步通信系统中的天线间干扰和多径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预编码矩阵的迭代均衡算法。在发射端,该算法通过预编码矩阵将信号扩展到所有子载波上,从而降低部分子载波深衰落对扩展前原始信号的影响。在接收端,利用最小均方差误差排序QR分解(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sorted QR decomposition,MMSE-SQRD)软输入软输出干扰消除均衡算法,一方面避免传统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并行软干扰消除均衡算法中复杂的矩阵求逆运算,进而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另一方面利用信道排列优先检测信噪比最大的传输符号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通过预编码对重构信号中误差进行扩展,进而缓解在迭代干扰消除过程中的误差传播。仿真结果证明,在2发2收场景下,误码率在10-3时,算法经过5次迭代后系统性能相比于现有的迭代均衡算法改善约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多址 最小误差排序QR分解 干扰消除 预编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检测重扩智能天线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泽明 赖声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4,共5页
提出由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MS)实现的自适应天线阵+盲多用户检测组成的智能天线方案.自适应天线阵形成指向用户的波束,波束输出经多用户检测解调出用户数据,而LMS自适应天线阵所需的参考信号由解调出的用户数据重扩产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由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MS)实现的自适应天线阵+盲多用户检测组成的智能天线方案.自适应天线阵形成指向用户的波束,波束输出经多用户检测解调出用户数据,而LMS自适应天线阵所需的参考信号由解调出的用户数据重扩产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比匹配滤波器解扩重扩天线阵有更好的性能;而与多用户检测+波束合成的时空处理方案相比,我们提出的方法计算量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多用户检测 自适应天线阵 最小误差算法 移动通信系统 DS-CDMA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近最佳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金铸 薛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最大似然(ML)算法具有最佳检测性能,但因其复杂度随天线数及调制阶数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而不实用.排序干扰逐次消去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OSIC)算法具有很低的复杂度,但因迭代检测过程中的差错...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最大似然(ML)算法具有最佳检测性能,但因其复杂度随天线数及调制阶数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而不实用.排序干扰逐次消去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OSIC)算法具有很低的复杂度,但因迭代检测过程中的差错传播使得检测性能与最佳检测相比有很大差距.针对以上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近最佳的MIMO信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对MMSE-OSIC算法的检测顺序进行调整,首先通过比较信道逆矩阵行向量的范数确定最弱信号层,对该发射信号的所有可能值进行遍历搜索,在保证最弱信号层尽可能正确检测的前提下,对剩余信号层采用MMSE-OSIC算法检测.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抑制了迭代检测过程中的差错传播,几乎达到了最佳检测性能,同时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在检测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给出了很好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干扰逐次消去 最小误差 最大似然 检测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顺林 杨万全 《实用测试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用户检测技术原理及最佳检测器 ,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分析比较了几种常用的线形和非线形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算法和性能。
关键词 多用户检测 解相关 最小误差 移动通信 连续干扰抵消 平行干扰抵消 CDMA 多址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