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射频分复用系统中低复杂度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研究
1
作者 宁晓燕 武泽宇 +1 位作者 尹巧灵 孙志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8,共8页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 为解决未来高速移动通信场景中传统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受载波频偏影响,在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下性能恶化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仿射频分复用技术。在双选衰落信道下,基于仿射频分复用等效信道矩阵的稀疏性,首次提出一种消息传递检测的仿射频分复用接收算法,利用迭代运算的思想对信号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消息传递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一种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通过改进判决迭代停止条件,减少最大迭代次数。仿真结果表明:在双选衰落信道下,本文提出的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具有优于迫零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改进后的并行判决消息传递检测算法在降低复杂度的同时,仍能保证优于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频分复用 时频双选择性衰落信道 稀疏信道矩阵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消息传递检测 迭代次数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中基于ZF/MMSE检测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威 赵春明 +1 位作者 史志华 周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91-1896,共6页
本文研究了MIMO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技术.针对基于ZF/MMSE检测的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不使用预编码技术对MIMO信道进行对角化的前提下,遵循最小化系统BER的准则,为发送数据流分配发射功率.与采用SVD预编... 本文研究了MIMO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技术.针对基于ZF/MMSE检测的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不使用预编码技术对MIMO信道进行对角化的前提下,遵循最小化系统BER的准则,为发送数据流分配发射功率.与采用SVD预编码的功率分配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减少了系统需要的反馈信息量.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BER性能,而且基于MMSE检测的系统性能接近于采用SVD预编码的功率分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自适应功率分配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最小化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宁 李颖 王新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54-1757,共4页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检测算法 ,它们都使用了通常的线性合并置零技术 ,因此要求接收天线数不小于发射天线数 ,即要求在接...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检测算法 ,它们都使用了通常的线性合并置零技术 ,因此要求接收天线数不小于发射天线数 ,即要求在接收机上安装较多的天线 ,从而限制了分层空时码在移动环境下的应用 .本文引入分层空时码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突破了前两种算法对接收天线数的限制 ,并分别针对单路径和多径衰落信道环境 ,对分层空时码的三种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分析 ,从而提出了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编码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最大似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码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关雪梅 陈纯锴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98,共4页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而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检测算法,本文通过对迫零、优化迫零及最小均方误差检测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了各种... 分层空时码技术是提高无线信道传输速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而迫零检测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是分层空时码体制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检测算法,本文通过对迫零、优化迫零及最小均方误差检测三种算法的性能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了各种算法的误码性能,从而提出了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编码 迫零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变换的MMSE盲多用户检测法
5
作者 胡艳军 范清清 朱近康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变换和预测的盲多用户检测方法,可同时消除MAI和ISI.它仅利用了某特定用户的扩频序列,先进行线性变换和线性预测,再进行MMSE检测.由于不进行直接信道估计,避免了信道估计误差,使算法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线性变换 MMSE盲多用户检测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码分多址 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子空间盲自适应估计的跳频多址信号检测
6
作者 曾孝平 成志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针对跳频多址(FHMA)系统,提出了干扰子空间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和干扰子空间的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添加噪声子空间得到了整个干扰自相关矩阵的权矢量,避免了同时对特征值对角阵和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跟踪。结合神经网络学习... 针对跳频多址(FHMA)系统,提出了干扰子空间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和干扰子空间的快速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添加噪声子空间得到了整个干扰自相关矩阵的权矢量,避免了同时对特征值对角阵和特征向量矩阵进行跟踪。结合神经网络学习机制中的NIC(Novel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进行权矢量的快速更新,降低了复杂度。仿真证明,该检测器具有很好的误码性能,收敛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多址系统 干扰子空间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检测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博 邹传云 孔令建 《电讯技术》 2005年第5期72-76,共5页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是限制系统性能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抑制多址干扰,本文将多用户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多用户通信系统中。通过分析信号特征,给出了应用在UWB系统中的几种次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的结构,考虑到实际UWB系统需... 在超宽带(UWB)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是限制系统性能的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抑制多址干扰,本文将多用户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多用户通信系统中。通过分析信号特征,给出了应用在UWB系统中的几种次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的结构,考虑到实际UWB系统需要接收机有较低的复杂度,又提出了一种特别针对UWB系统的类最小均方差(MMSE)检测器并分析了其性能。在UWB室内信道环境下的仿真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多用户检测器可以取得明显优于传统接收机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通信 多用户检测 多址干扰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块高斯-赛德尔检测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叶倩倩 张治中 +1 位作者 闵小芳 胡昊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7-892,共6页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虽然能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获得接近最优的线性检测性能,但是涉及高维矩阵求逆运算,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有效地实现。提出了块高斯-赛德尔(Block Gauss-Seidel,BGS)低复...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虽然能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获得接近最优的线性检测性能,但是涉及高维矩阵求逆运算,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有效地实现。提出了块高斯-赛德尔(Block Gauss-Seidel,BGS)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将MMSE检测器的滤波矩阵先进行分块预处理,构造分裂矩阵,再通过迭代求解发送信号向量估计值,以提高算法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BGS迭代算法在调制方式为64QAM、用户侧的天线数量设置为16、基站侧的天线数量设置为256时,迭代2次后就能快速接近MMSE检测性能。在设置近似初始值后,BGS算法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当调制方式为256QAM时,设置近似初始值的BGS算法在迭代2次后就能逼近MMSE算法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曲线,此时算法的复杂度仍然保持在O(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高斯-赛德尔算法 分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TE下行链路信号检测算法
9
作者 朱磊 熊勇 杨秀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3-245,257,共4页
研究一种适用于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信号的检测算法,并提出其实现架构。该算法使用统一结构对LTE系统下行各种传输模式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MRC、ZF和MMSE检测,在节省终端硬件开销的同时,简化在不同传输模式之间切换的软件控制,... 研究一种适用于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信号的检测算法,并提出其实现架构。该算法使用统一结构对LTE系统下行各种传输模式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以实现MRC、ZF和MMSE检测,在节省终端硬件开销的同时,简化在不同传输模式之间切换的软件控制,既能为LTE终端芯片设计提供低复杂度的接收机实现方案,也能为用户在使用LTE终端时节省更多的电力资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综合性能优于传统MRC、ZF和MMSE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演进 接收机 最大比合并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迫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检测的MMSE干扰对齐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国庆 潘赢 +1 位作者 陈善继 纪小红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8-613,共6页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管理机制,通过预编码技术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在一起,以彻底地消除干扰信号对所期望接收信号的影响。这项技术能够在无线干扰网络中获得很大的自由度。在干扰对齐中,一个复数符号在相同的原理下的互异网络... 干扰对齐(IA)是一种有效的干扰管理机制,通过预编码技术使干扰在接收端重叠在一起,以彻底地消除干扰信号对所期望接收信号的影响。这项技术能够在无线干扰网络中获得很大的自由度。在干扰对齐中,一个复数符号在相同的原理下的互异网络上通过预编码器和合并器进行迭代计算而被检测到,例如在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下。本文在传统的MMS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符号检测的最小均方误差(SDA-MMSE)干扰对齐的迭代算法。计算机仿真证明所提出的符号检测算法比传统的MMSE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对齐(IA) 迭代算法 最小误差(MMSE) 符号检测最小误差(SDA-M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高性能的MIMO系统自适应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玲香 杨斌 吴大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2,共5页
如何克服发射信号的重叠和码间干扰是MIMO系统信号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劣是影响MIMO技术能否真正适于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结合MLD算法高性能和MMSE-SIC算法低复杂的优点,对Hybri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 如何克服发射信号的重叠和码间干扰是MIMO系统信号检测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信号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劣是影响MIMO技术能否真正适于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结合MLD算法高性能和MMSE-SIC算法低复杂的优点,对Hybri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最大/最小特征值的自适应混合检测算法。该算法重新定义了自适应系数,并通过信道矩阵特征值的特性,自适应控制三种子混合算法检测数据流时的百分比,以达到更高的检测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无论信道在何种复杂环境下,该算法具有与MLD算法几乎相同的误码性能,计算复杂度也有很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最大似然检测 最小误差的串行干扰消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双选信道OFDM系统的低复杂度MMSE-SD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永涛 李兵兵 +1 位作者 同钊 薛磊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在时频双选信道OFDM系统中,针对最小均方误差连续检测(MMSE-SD)算法求逆运算导致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低复杂度MMSE-SD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和检测矩阵进行扩展处理,然后建立扩展矩阵和原矩阵之间的关系,每次... 在时频双选信道OFDM系统中,针对最小均方误差连续检测(MMSE-SD)算法求逆运算导致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低复杂度MMSE-SD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道矩阵和检测矩阵进行扩展处理,然后建立扩展矩阵和原矩阵之间的关系,每次检测用扩展矩阵的迭代求逆代替原矩阵的直接求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和原MMSE-SD算法相比,该改进算法在保持原算法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其计算复杂度;与其它算法相比,该改进算法兼顾了系统性能与计算复杂度,当归一化多普勒频移增大时,其计算复杂度保持不变而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双选信道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间干扰 最小误差连续检测 Greville递归求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制分集的MIMO DFT-S-OFDM系统
13
作者 高翔 吴湛击 王文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5-1240,共6页
以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技术为核心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方案,已经... 以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技术为核心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方案,已经成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项目上行多址技术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分集的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DFT-S-OFDM方案。该方案将调制分集和Turbo码相结合,有效利用时间分集和空间分集特性,在衰落信道下,既可以使系统具有较低误码性能,又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优旋转角度下,通过较小复杂度的增加,提出的系统与传统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技术的MIMO DFT-S-OFDM系统相比,可获得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多址 调制分集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INR and mutual information based radar jamming technique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璐璐 王宏强 +1 位作者 程永强 秦玉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71-3480,共10页
The improvements of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modem radar seeker are great threats to military targets. To protect the target from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the novel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 The improvements of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of modem radar seeker are great threats to military targets. To protect the target from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the novel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based and mutual information (Ml)-based jamming design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 To interfere with the target detection, the jamming was designed to minimize the S1NR of the radar seeker. To impair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the mutu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radar echo and the random target impulse response was used as the criterion. The spectral of optimal jamming under the two criteria were achieved with the power constraint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jamming techniques. SINR and MI of the SINR-based jamming, the MI-based jamming as well as the predefined jamming under the same power constraints were compared. Furthermore,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and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 (MMSE) were also utilized to validate the jamming performance. Under the jamming power constraint of I W, the relative decrease of the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using S1NR-based optimal jamming is about 47%, and the relative increase of MMSE using Ml-based optimal jamming is about 8%. Besides, two useful jamming design principles are concluded which can be used in limited jamming power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ection jamming mutual information (MI) parameter estimation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 (MMSE) probabilityof detection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