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视型微光夜视系统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教波 张芳 李宇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2-675,共4页
从信号检测和人眼视觉角度出发,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估理论,推导出直视型微光成像系统的MRC(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模型。该模型将光学传递特性与系统信噪比结合,建立了系统直视微光夜视MRC与目标特性、直视微光夜视仪以及人... 从信号检测和人眼视觉角度出发,研究了直视微光夜视系统综合性能评估理论,推导出直视型微光成像系统的MRC(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模型。该模型将光学传递特性与系统信噪比结合,建立了系统直视微光夜视MRC与目标特性、直视微光夜视仪以及人眼各部分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验证结果表明,由该模型得到的系统极限分辨率相较于系统实际测出的分辨率相对误差为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系统 性能评价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 人眼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在机载电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卜纪伟 王建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8,共5页
以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理论为基础,研究MRC在机载CCD电视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影响MRC基本因素及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应用给出通过MRC进行作用距离预测的技术途径,介绍关键数据的确定方法和应用结果,避免用MTF、分辨率评价CCD成像系统... 以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理论为基础,研究MRC在机载CCD电视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影响MRC基本因素及计算模型,结合工程应用给出通过MRC进行作用距离预测的技术途径,介绍关键数据的确定方法和应用结果,避免用MTF、分辨率评价CCD成像系统的局限性,实现了在地面对产品作用距离的预测,建立了一种机载CCD电视系统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 机载CCD电视成像系统 作用距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成像组件的最小可分辨率对比度测量及其作用距离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松 金伟其 +1 位作者 李力 李本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搭建了一套光电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测试实验系统,并对MTV-1881-EX型低照度CCD和NOCTURN XL型超低照度CMOS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对应两款低照度成像组件在相同焦距、相同瞬时视场、相同视场条件下的作用... 搭建了一套光电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测试实验系统,并对MTV-1881-EX型低照度CCD和NOCTURN XL型超低照度CMOS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对应两款低照度成像组件在相同焦距、相同瞬时视场、相同视场条件下的作用距离,结果表明:1)超低照度CMOS成像组件具有更好的低照度成像质量;2)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作用距离模型由于考虑了系统信噪比、调制传递函数和景物对比度等因素,可更有效地预测光电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3)在相同瞬时视场或成像视场条件下,超低照度CMOS成像系统具有更佳的作用距离.本文方法对于拓展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光电成像系统作用距离模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作用距离 CCD/CMOS 测量 焦距 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成像系统MRC测试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文娟 张元 +1 位作者 戴景民 陈应航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通过分析国外现行的实现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测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采用两个重叠积分球对测试图案正反两面均匀照明,获取可调对比度的实现MRC测量的新方法,研制了相应的测量MRC仪器。采用新的方法测试图案的目标亮度和背景亮度可以单... 通过分析国外现行的实现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测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采用两个重叠积分球对测试图案正反两面均匀照明,获取可调对比度的实现MRC测量的新方法,研制了相应的测量MRC仪器。采用新的方法测试图案的目标亮度和背景亮度可以单独调节,而且还能得到精确的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测量亮度的误差在±0.3 cd/m2的范围内,MRC的扩展不确定度不超过3%,适合各种试验现场对可见光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在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可见光成像系统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可调对比度靶标发生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娟 张元 +1 位作者 陈应航 戴景民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61,88,共5页
在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测试中,提出了一种实现测试靶标可调对比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测试靶标放在两个重叠积分球中间,在两个积分球紧邻靶面处各开有一圆形孔,用以照明测试靶标的正反两面.在每个积分球入口处安放衰减片,转动衰减片... 在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测试中,提出了一种实现测试靶标可调对比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测试靶标放在两个重叠积分球中间,在两个积分球紧邻靶面处各开有一圆形孔,用以照明测试靶标的正反两面.在每个积分球入口处安放衰减片,转动衰减片可以控制进入积分球的光通量,从而改变了测试靶标正反两面的亮度,实现了测试靶标对比度的可调.基于此方法研制了靶标发生器,可用于快速检测可见光成像系统的MRC.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生器亮度可在0.3~200cd/m2范围内重复调节,测量亮度误差在±0.3cd/m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标发生器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对比度 成像系统 像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超声成像算法
6
作者 左天乐 杨录 +1 位作者 滕生超 孟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8,共6页
为克服超声成像中分辨率和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算法。该方法通过虚拟阵元双聚焦波束合成调节超声成像中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算法对回波数据进... 为克服超声成像中分辨率和探测深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元自适应波束合成的超声成像算法。该方法通过虚拟阵元双聚焦波束合成调节超声成像中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算法对回波数据进行最优加权处理后添加相干因子对整体图像进行处理。虚拟阵元双聚焦用于增加阵列的有效孔径大小,提高分辨率和聚焦性能;最小方差波束合成用于抑制噪声并提高目标信号的强度;相干系数用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对比度。在FieldⅡ中对模拟点目标和模拟囊肿目标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四种成像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辨率不随探测深度的增加出现大幅度降低,并在对比度方面优于传统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虚拟阵元 最小方差 相干系数 分辨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主动焦平面成像系统的MRC匹配滤波器模型
7
作者 田莉 金伟其 +1 位作者 蔡毅 王霞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7,693,共9页
结合太赫兹辐射源及焦平面探测器特性,同时考虑目标-背景特性、大气衰减及器件衰减等影响,研究建立了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匹配滤波器模型.并结合文献示例以及实际太赫兹焦平面主动成像系统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最小可分... 结合太赫兹辐射源及焦平面探测器特性,同时考虑目标-背景特性、大气衰减及器件衰减等影响,研究建立了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的最小可分辨对比度匹配滤波器模型.并结合文献示例以及实际太赫兹焦平面主动成像系统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最小可分辨对比度模型.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值和计算值基本一致,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表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主动成像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匹配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大鹏 时家明 +2 位作者 汪家春 王启超 王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相比传统热像仪,偏振热成像系统在反伪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热成像系统前加入偏振片后其作用距离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文中深入研究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建立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模型、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和作... 相比传统热像仪,偏振热成像系统在反伪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热成像系统前加入偏振片后其作用距离会发生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文中深入研究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建立了偏振热成像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模型、最小可分辨温差模型和作用距离模型,推导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相对非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增益系数,计算分析了偏振热成像系统探测伪装坦克模型时的偏振对比度、辐射对比度和作用距离增益。结果发现探测伪装坦克时,偏振对比度比辐射对比度大得多,而偏振热成像系统的作用距离比不加偏振片时也要大,体现出偏振热成像系统的独特反伪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热成像 噪声等效温差 最小可分辨温差 作用距离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光学成像系统探测效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鲁啸天 李峰 +4 位作者 肖变 杨雪 辛蕾 鹿明 刘志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14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约翰逊准则和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天基光学成像探测效能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目标和背景对比度、大气传输、探测器和人眼等诸多因素,引入噪声等效对比度来衡量探测器噪声水平,以对比度受限和分辨率受限联合概率衡量探测效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约翰逊准则和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天基光学成像探测效能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目标和背景对比度、大气传输、探测器和人眼等诸多因素,引入噪声等效对比度来衡量探测器噪声水平,以对比度受限和分辨率受限联合概率衡量探测效能,定量直观地评价天基光学成像系统的探测能力.采用航空影像和GF-2卫星影像开展验证实验,航空影像中汽车的识别概率为46%,飞机的确认概率为73%,NIIRS等级为4.23;GF-2卫星影像中卡车的识别概率为67%,小型船的发现概率为63%,NIIRS等级为4.53.本文方法计算的探测概率和人眼主观判断基本一致,与NIIRS基本符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为遥感光学探测系统设计和效能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噪声等效对比度 约翰逊准则 天基探测 光学成像 效能评价 G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超声成像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10
作者 鲍喜荣 李玉珍 +1 位作者 苏婷 张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8-472,482,共6页
针对传统医疗超声最小方差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稳健性差、图像对比度提高有限、算法复杂度高等缺点,在基于QR分解的最小方差(QRMV)波束形成的基础上,引入了符号相干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最小方差与符号相干系数融合的自适应波... 针对传统医疗超声最小方差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稳健性差、图像对比度提高有限、算法复杂度高等缺点,在基于QR分解的最小方差(QRMV)波束形成的基础上,引入了符号相干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的最小方差与符号相干系数融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分辨率、对比度都优于传统的延时叠加、最小方差及基于QR分解的最小方差算法,表现出和最小方差与符号相干系数融合(SFMV)算法非常接近的性能,但运算复杂度却远低于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 符号相干系数 QR分解 分辨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相机作用距离计算方法分析
11
作者 王红培 田超 王晨辉 《激光与红外》 2025年第8期1266-1271,共6页
研究了影响多光谱相机目标作用距离的目标几何特性和目标辐射特性;在目标与场景和大气传输衰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作用距离模型,并加入目标任务性能准则进行了模型优化;分析认为不同波段采用... 研究了影响多光谱相机目标作用距离的目标几何特性和目标辐射特性;在目标与场景和大气传输衰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作用距离模型,并加入目标任务性能准则进行了模型优化;分析认为不同波段采用的作用距离计算模型各有优势和特点,提出了多光谱相机不同波段及双波段/多波段融合后的作用距离计算综合运用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证明了多光谱相机作用距离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相机 作用距离 最小可分辨对比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