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最小取样面积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3 位作者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5个大小级。采用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在1 hm2样地内,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7种,其中乔木为76种,灌木51种。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树级,多达99个物种,占群落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78%。除幼树外,从幼苗到大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数呈增加趋势。要获得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类,最小取样面积为4 048 m2,相当于边长为64 m的正方形。这可作为群落物种多样性一次性调查样地大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种-面积曲线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几类植物群落灌木及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学敏 杨改河 +4 位作者 王得祥 秦晓威 刘振学 赵双喜 白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4-1031,共8页
采用2条非饱和与2条饱和曲线方程对太白山7种类型植物群落(Ⅰ.锐齿栎林、Ⅱ.铁橡树林、Ⅲ.红桦林、Ⅳ.巴山冷杉-牛皮桦林、Ⅴ.巴山冷杉林、Ⅵ.太白红杉林和Ⅶ.头花杜鹃-大毛状薹草灌草丛)灌木及草本层拟合的种-面积曲线,计算研究精度... 采用2条非饱和与2条饱和曲线方程对太白山7种类型植物群落(Ⅰ.锐齿栎林、Ⅱ.铁橡树林、Ⅲ.红桦林、Ⅳ.巴山冷杉-牛皮桦林、Ⅴ.巴山冷杉林、Ⅵ.太白红杉林和Ⅶ.头花杜鹃-大毛状薹草灌草丛)灌木及草本层拟合的种-面积曲线,计算研究精度要求分别为60%、70%、80%、90%时各群落各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均随研究精度增高而增大,群落Ⅰ~Ⅶ灌木层的取样面积分别为96、35、73、63、75、1701、8 m2时,草本层为91、91、57、59、71、657、m2时,可满足精度80%以下的研究要求;灌木层的取样面积为163、62、122、104、120、296、35 m2时,草本层为150、151、109、110、126、1192、9 m2时,可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群落灌木及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存在差异,有些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野外调查时应根据研究精度要求和群落类型合理设置最小取样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取样面积 种-面积曲线 植物群落 太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群落最小取样面积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莹 王娟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97-98,87,共3页
群落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一直以来始终是植被生态学研究讨论的重点之一。通过国内外对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方法的综述和分析,比较种一面积曲线、重要值一面积曲线及其他曲线的计算方法,讨论最合适的样地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方法。认为反映... 群落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一直以来始终是植被生态学研究讨论的重点之一。通过国内外对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方法的综述和分析,比较种一面积曲线、重要值一面积曲线及其他曲线的计算方法,讨论最合适的样地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方法。认为反映群落物种和区系特征,须在该群落类型内取一定数量的最小面积样方数,才能体现一个群落物种的存在度以及其他群落的综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取样面积 种一面积曲线 重要值一面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晓忠 原帅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7期26-28,共3页
本文对霍山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研究,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和群落系数-面积曲线的方法确定本样地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种-面积曲线所确定的一次性调查既获得研究区落叶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类,又可节约资本。... 本文对霍山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研究,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和群落系数-面积曲线的方法确定本样地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种-面积曲线所确定的一次性调查既获得研究区落叶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类,又可节约资本。但由于一次性大样地调查和多个小样地调查在对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究中,各有利弊,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最小取样面积 种-面积曲线 落系数-面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岐岛3类森林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集泓 张琳婷 +4 位作者 王春晓 赖敏英 熊宽洪 温清燕 邓传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90,共12页
为科学设定琅岐岛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的最小面积,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节约调查成本,本研究在福州市琅岐岛采用巢式样方法开展海岛森林群落的种-面积曲线调查,设置20 m×20 m的样方,选择对数函数、幂函数和逻辑斯蒂3种模型分... 为科学设定琅岐岛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的最小面积,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节约调查成本,本研究在福州市琅岐岛采用巢式样方法开展海岛森林群落的种-面积曲线调查,设置20 m×20 m的样方,选择对数函数、幂函数和逻辑斯蒂3种模型分别拟合3种类型森林群落,即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f.)和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林,及其灌木层、草本层共3个对象的种-面积关系,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选择出最优拟合模型计算3类群落3个对象最小取样面积。结果显示:(1)3类森林群落3个对象的种-面积关系的最优拟合模型都是幂函数拟合模型。(2)在满足精度为50%~90%时,台湾相思林群落及其灌木层、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分别为113.5、68.9和24.4 m^(2);柠檬桉林群落及其灌木层、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分别为153.1、69.6和41.4 m^(2);朴树林群落及其灌木层、草本层的最小取样面积分别为65.5、38和15.2 m^(2)。(3)可将琅岐岛森林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设置为10 m×15 m,灌木层最小取样面积设置为10 m×10 m,草本层最小取样面积设置为6 m×6 m。(4)最小样方面积与群落物种数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还会受群落差异、取样面积、人为干扰、偶见种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岐岛 台湾相思林 柠檬桉林 朴树林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面积对北京市蒙古栎林垂直层次结构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景明 姜英淑 +3 位作者 王襄平 周志勇 付士龙 李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0-83,共4页
采用连续样带法调查北京延庆的蒙古栎天然林,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划分不同取样面积下的林分垂直分层,并结合对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分析,探讨取样面积对森林垂直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垂直分层的结果受取样面积的影响明... 采用连续样带法调查北京延庆的蒙古栎天然林,根据树冠光竞争高度原理划分不同取样面积下的林分垂直分层,并结合对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分析,探讨取样面积对森林垂直结构研究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垂直分层的结果受取样面积的影响明显,取样面积过小时无法反映垂直分层的实际情况。反映林分垂直结构复杂性的指标(树高、枝下高、树冠长度的标准差)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明显上升,但在面积大于400~600m2之后趋于稳定。600m2的取样面积才能有效研究北京蒙古栎林的群落垂直结构,以往根据种面积关系确定的常用最小取样面积标准(200~400m2)明显偏小,不足以满足研究群落结构复杂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结构 蒙古栎林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植被调查的取样面积推算与遗漏植物曲线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静 刘时彦 +1 位作者 宋晨晨 赵娟娟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2期25-30,共6页
种—面积关系常用于确定自然植被调查的取样面积,但其在城市植被中的应用依然少见报道。基于重庆市3个行政区共54个样地,采用巢式样方法和随机样方法同时调查样地所有植物,揭示城市植物种—面积关系,分析城市植物调查的取样面积推算方法... 种—面积关系常用于确定自然植被调查的取样面积,但其在城市植被中的应用依然少见报道。基于重庆市3个行政区共54个样地,采用巢式样方法和随机样方法同时调查样地所有植物,揭示城市植物种—面积关系,分析城市植物调查的取样面积推算方法,并通过遗漏曲线揭示两种调查方法遗漏植物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巢式样方法下,种—面积曲线符合Logistic函数和Allometrica1函数的变化规律(R^2>0.90),相关公式可用于推算最小取样面积,且取样精度越高则所需最小取样面积增加量越大。公园及居住区绿地,调查到植物种数的比例从60%逐渐增加到90%时,所需最小取样面积的平均值从17.7 m^2逐渐增加到162.0 m^2。在巢式样方法下,取样面积从100 m^2增加到625 m^2,公园和居住区绿地中遗漏的植物(未被调查到的植物),种数比例分别从15.17%和13.98%降低至1.42%和0.42%。目前城市植物调查中常用的100 m^2样方面积下,公园和居住区中遗漏的物种中,分别有78.1%和81.8%为频率3.7%的低频物种。公园和居住区绿地中,遗漏植物的频率—种数关系均符合Hyperb1函数曲线(R^2>0.95)。草本植物调查中常用的随机样方法(3个1m×1m样方),遗漏草本植物的种数平均为公园草本植物的41.44%、居住区草本植物的49.58%,其中A级频率物种分别占公园及居住区的93.48%和93.22%。随机样方法下,公园和居住区绿地遗漏草本植物的频率—种数关系符合Logistic函数曲线(R^2>0.94)。研究结果和方法可为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取样方法的确定和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物 种-面积曲线 最小取样面积 频率-种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这说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植物种类中 .不同层次的林下植物生物量表现出灌木层 >草本层 >藤本植物 ,其中灌木层的生物量占林下植物总生物量的 77.0 4 % .林下灌木层和藤本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下生物量 ,而大部分草本植物种类的地下生物量大于或接近等于地上生物量 .杉木成熟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性 ,1 0个样方(约 40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典型草洲植物群落种-面积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段后浪 赵安 姚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9-545,共7页
为了解鄱阳湖湿地草洲植物群落的结构,对其3种典型草洲植物群落种-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巢式样方法调查植物物种数量,并用3种非饱和曲线拟合种-面积方程。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数据,3个草洲物种数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 为了解鄱阳湖湿地草洲植物群落的结构,对其3种典型草洲植物群落种-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巢式样方法调查植物物种数量,并用3种非饱和曲线拟合种-面积方程。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数据,3个草洲物种数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稳;群落最小取样面积均为30 m^2。幂函数模型对3个草洲群落的种-面积关系拟合效果均为最佳,3个草洲群落的RSE分别为0.35、0.35和0.56,AAD分别为0.23、0.17和0.35,AARD分别为0.06、0.02和0.07,而指数模型、Fisher模型的拟合效果一般。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比例因子下3个草洲最小取样面积与实际情况最为吻合。这为鄱阳湖区进行植物群落数据采集的样方设置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曲线 鄱阳湖湿地 巢式样方法 植物群落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天宇 沈燕 +3 位作者 王旭 杨锦昌 邹文涛 李荣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3期43-49,共7页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发挥热带森林的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揭示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在海南岛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低地雨林设立1 ha固定样地。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3 cm的乔木树种共3 660株,...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发挥热带森林的生态功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揭示低地雨林群落特征,在海南岛吊罗山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低地雨林设立1 ha固定样地。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3 cm的乔木树种共3 660株,分属于52科121属236种;乔木层中龙脑香科、大戟科、壳斗科占据较大的优势,其中青皮是群落的建群种,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特征;低密度种97种,占样地总树种数的41.10%;群落中植物个体数量、胸径级呈倒"J"字型,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胸径较小,结构分层不明显;吊罗山低地雨群落特征分析至少面积要达到6 400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雨林 群落结构 低密度种 最小取样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莲花山毛棉杜鹃种群结构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罗坚 陈葵仙 +3 位作者 黄倩琳 刘颂颂 叶永昌 李伟豪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1 200 m2样地调查广东省东莞市莲花山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所在群落。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和拟合方程计算确定了毛棉杜鹃所在群落实际取样最小面积为900 m2。通过计算重要值来分析毛棉杜鹃所在群落的... 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1 200 m2样地调查广东省东莞市莲花山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所在群落。通过绘制种-面积曲线和拟合方程计算确定了毛棉杜鹃所在群落实际取样最小面积为900 m2。通过计算重要值来分析毛棉杜鹃所在群落的物种组成;将林木以胸径分级,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和消失曲线,分析毛棉杜鹃种群结构和动态趋势。结果表明:调查群落优势种是毛棉杜鹃,林层结构简单,物种以地带性森林演替前期树种为主;毛棉杜鹃种群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种群在4龄级(大树)阶段发生波动;毛棉杜鹃主要通过萌蘖方式进行繁殖,萌蘖对幼树的贡献明显;毛棉杜鹃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棉杜鹃 最小取样面积 龄级结构 种群生命表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