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访视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筱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7-89,9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不进行术前访视。并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紧张焦虑时心理调查、术前血压...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微创外科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不进行术前访视。并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紧张焦虑时心理调查、术前血压和心率、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评价等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减轻微创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使患者生命体征处于较平稳的状态,较好地配合手术,使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护理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 护理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强 章建全 +3 位作者 蔡清萍 张玲 阮灿平 郇金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3-454,共2页
目的 探讨在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多发性乳房肿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3例 99处 9~ 33mm多发性乳房肿块进行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负压、手控微创旋切手术 ,肿块最大直径为 9~ 2 0mm 4 1枚 (占 4 1 4 % ) ,2 1... 目的 探讨在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微创旋切术治疗多发性乳房肿块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3例 99处 9~ 33mm多发性乳房肿块进行实时超声引导、监测下负压、手控微创旋切手术 ,肿块最大直径为 9~ 2 0mm 4 1枚 (占 4 1 4 % ) ,2 1~ 33mm 5 8枚 (占5 8 6 % )。采用 11G和 8G旋切刀旋切 ,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  2 7例乳房多发性肿块采用 8G旋切刀进行微创旋切 ,16例采用 11G旋切刀 ,均成功地去除乳房多发性病灶 ,平均每例旋切 15次 (7~ 2 6次 ) ,术中超声监测无病灶残留 ,平均手术时间 2 0min(12~ 36min) ,伤口愈合好 ,病理学检查均提示乳腺良性病变 ,以乳腺纤维腺瘤最为常见 ,临床和超声随访检查均无复发征象 ,术后乳房外观和疗效非常满意。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手术能够彻底切除多发性乳房肿块 ,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切口瘢痕微小、乳房外观好、临床疗效可靠等特点。这项技术是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的一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 局部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手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莫绪明 陈润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07-411,共5页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微创手术包括小切口微创手术、经胸微创封堵手术、电视胸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及镶嵌手术等。广义的微创概念还包括体外循环微创策略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神经保护和加速康复理念等。胸部小切口手术以...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微创手术包括小切口微创手术、经胸微创封堵手术、电视胸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以及镶嵌手术等。广义的微创概念还包括体外循环微创策略以及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神经保护和加速康复理念等。胸部小切口手术以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应用最多。由我国学者发起并主导的经胸微创封堵手术已成为当今先心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也是儿童微创心脏外科以及镶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手术是今后先心病微创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先心病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应朝着智能化方向改变,以通过更微创的手术方式,为先心病患儿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畸形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畸形外科治疗前沿:机器人手术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汤绍涛 张梦欣 池水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发病率位于小儿消化道畸形首位,是小儿外科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病种。手术是ARM唯一的治疗方法,过去几十年来,手术方式经历了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的巨大转变。传统腹腔镜设备在操作精确...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发病率位于小儿消化道畸形首位,是小儿外科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病种。手术是ARM唯一的治疗方法,过去几十年来,手术方式经历了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的巨大转变。传统腹腔镜设备在操作精确度、维度上存在局限,未能满足外科医生对于更高技术水平操作的追求。机器人辅助手术以操作灵活、高清三维图像为特点,最初应用于成人外科,其后逐渐扩展到小儿外科领域,现已开始应用于小儿ARM的治疗。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性回顾和概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ARM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兰正波 马小艳 +6 位作者 韩彦明 史哲 陈念东 王小强 贺振华 李强 张新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常伴有脑组织结构异常,经癫痫术前评估后,一般采用切除或离断致癫相关脑组织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立体脑电图(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m,SEEG)植入技术在国内的开展,通过收集患儿癫痫发作症状学资料、视频脑电... 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常伴有脑组织结构异常,经癫痫术前评估后,一般采用切除或离断致癫相关脑组织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立体脑电图(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m,SEEG)植入技术在国内的开展,通过收集患儿癫痫发作症状学资料、视频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经分析讨论后植入SEEG监测,明确致癫灶及放电传播网络,进而在SEEG引导下行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C)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道1例儿童继发性枕叶癫痫的微创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 射频疗法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脑电描记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的外科微创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方振 李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93-2695,共3页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腹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胰腺坏死及其继发的并发症是 AP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AP 局部并发症的外科治疗技术日趋完善。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预后。本...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腹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胰腺坏死及其继发的并发症是 AP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AP 局部并发症的外科治疗技术日趋完善。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外科微创治疗在AP 局部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时间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黎辰 王丽琨 伍国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8-440,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病死率约40%,致残率亦高达75%[1]。年龄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老龄化到来,高龄脑出血比例逐年增高[2]。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手术(MIS)对脑组织损伤小,清除血肿的同时,能有效减轻水肿,且手术时间短、对患者... 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病死率约40%,致残率亦高达75%[1]。年龄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老龄化到来,高龄脑出血比例逐年增高[2]。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手术(MIS)对脑组织损伤小,清除血肿的同时,能有效减轻水肿,且手术时间短、对患者耐受性要求低,尤其在高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优于开颅手术,目前应用较多的有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或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3]。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PHE)是导致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脑出血后,血肿形成及扩大(HE)在24 h内,而周围脑水肿的形成及迅速进展在72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出血时间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式精准选择与实施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双环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31-2234,2254,共5页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4位。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是宫颈癌患者早期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治疗观点的革新,以宫颈癌手术Querleu-Morrow分型引领的多项新理念、新技术...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4位。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是宫颈癌患者早期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治疗观点的革新,以宫颈癌手术Querleu-Morrow分型引领的多项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推出并应用于临床,使手术向着精准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式精准选择与实施进行详细分析,以协助读者掌握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相关规范并进行临床应用,实施更为精准及个体化的手术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在小儿普外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红梅 张文婷 游洁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05-611,共7页
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经过近40年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在儿童中逐步开展,消化内镜的应用逐渐向黏膜外科进展。近年来,相继有文献报道消化内镜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良性食管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 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经过近40年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在儿童中逐步开展,消化内镜的应用逐渐向黏膜外科进展。近年来,相继有文献报道消化内镜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良性食管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隔膜、急慢性阑尾炎、消化道巨大息肉、消化道大出血等既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但由于儿童消化道腔道小,操作难度大,消化内镜在儿童中的广泛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方法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普通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小儿微创外科的热点与趋势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岿然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01-604,共4页
我国小儿外科微创手术发展方兴未艾。机器人手术是当前一大热点,无论手术病种还是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软内镜技术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隔膜闭锁等疾病中已经得到应用,在阑尾炎中也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而传统腹腔镜技术依然朝着... 我国小儿外科微创手术发展方兴未艾。机器人手术是当前一大热点,无论手术病种还是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软内镜技术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隔膜闭锁等疾病中已经得到应用,在阑尾炎中也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而传统腹腔镜技术依然朝着病种细分和精准化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另外,微创外科的人文医学与伦理问题也被广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方法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伦理学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惠磊 李祥生 +1 位作者 岳双柱 尹志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与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8例行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经脑回皮质组)和135例行经... 目的 探讨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与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8例行超早期经脑回皮质手术(经脑回皮质组)和135例行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经脑沟裂入路组)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脑沟裂入路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经脑回皮质组(85.19%vs 64.06%,P=0.000);经脑沟裂入路组术后4周、12周时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35分者显著高于经脑回皮质组[(52.47±6.62)%vs(45.26±6.58)%,(68.95±8.95)%vs(62.28±8.64)%,P<0.01]。经脑沟裂入路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比例显著高于经脑回皮质组(74.07%vs 46.09%,P<0.01);经脑沟裂入路组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气管切开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脑回皮质组(P<0.05,P<0.01)。与经脑回皮质组同时间点比较,经脑沟裂入路组患者术后1 d、7 d的CD3、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脑沟裂自然间隙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优于经脑回皮质手术,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紊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手术后出血 血肿 手术后并发症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中西医结合微创外科理念在肝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尚东 张桂信 张庆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41-2645,共5页
肝胆胰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部分肝胆胰疾病诊治棘手,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微创诊疗设备和器械的研发,各种内镜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使大多数肝胆胰疾病通过微创技术得到诊治。中医药在肝胆胰围手术期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能够有... 肝胆胰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部分肝胆胰疾病诊治棘手,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微创诊疗设备和器械的研发,各种内镜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使大多数肝胆胰疾病通过微创技术得到诊治。中医药在肝胆胰围手术期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加速患者康复。笔者领衔的胆胰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团队掌握了多种内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总结了多年来治疗肝胆胰疾病积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SELECT理念(Spyglass+ERCP+Laparoscopy+EUS+Choledochoscop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LECT),根据不同的肝胆胰疾病特点,选用最优化的多镜组合微创治疗方式,围手术期结合中医药治疗,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SELECT理念 诊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梦利 周乃康 +3 位作者 崔忠厚 梁朝阳 戴为民 柳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43-845,共3页
分析资料完整的 2 0 4例电视胸腔镜外科 (VATS )手术 ,根据疾病类型、麻醉及手术方式、并发症、结果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评价近期结果。本组经VATS进行诊断、治疗均取得满意结果 ,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手术时间平均为 110min,... 分析资料完整的 2 0 4例电视胸腔镜外科 (VATS )手术 ,根据疾病类型、麻醉及手术方式、并发症、结果等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评价近期结果。本组经VATS进行诊断、治疗均取得满意结果 ,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手术时间平均为 11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 2天拔管 ,平均住院 9天 ;病人术后恢复均顺利。作者认为 ,VATS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 ,在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安全、并发症少 ;经过数年的临床实践 ,VATS已成为胸外科手术的标准术式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VATS对胸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尚有争议 ,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电视辅助 胸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入路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涌 莫绪明 +12 位作者 陈润森 戚继荣 彭卫 武开宏 孙剑 郁迪 张玉喜 王智琪 杨玉忠 庄著伦 笪敏 扈元利 钱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比较右腋下小切口入路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937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年龄大于6个月、体重小于35 kg者... 目的比较右腋下小切口入路与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937例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年龄大于6个月、体重小于35 kg者被纳入右腋下切口组(487例),其余患儿被纳入正中切口组(450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肺不张、膈膨升、乳糜胸、鸡胸的发生率。结果右腋下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的手术时间〔(151.1±9.1)min比(151.4±11.3)min〕、体外循环时间〔(55.4±2.0)min比(55.4±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0.0±1.7)min比(30.2±1.7)min〕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90.5±6.6)mL比(106.8±15.6)mL〕、术后胸腔引流量〔(95.1±12.0)mL比(172.7±15.3)mL〕、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9.4±0.9)h比(11.6±1.4)h〕、术后监护时间〔(33.7±5.6)h比(42.4±9.6)h〕、术后住院时间〔(9.1±1.1)d比(11.1±1.2)d〕相比,右腋下切口组均优于正中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不张(7/487比3/450)、膈膨升(4/487比0/450)、乳糜胸(0/487比3/450)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鸡胸发生率(0/487比8/450)比较,正中切口组高于右腋下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8个月,两组均无一例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正中切口入路手术相比,右腋下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具有术中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安全,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畸形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跃 吴晓霞 +5 位作者 赵宝红 靳园园 赵亮 孙雪 张晖 任红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技术应用于小儿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随机分为ERAS...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技术应用于小儿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和非ERAS组,其中ERAS组25例,非ERAS组25例。ERAS组采用手术日清晨清洁灌肠1次,术前2 h口服12.6%碳水化合物液体,术中保温、目标导向性补液,术后不留置尿管及术后镇痛等措施;非ERAS组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两组均采用经肛穴肛门成形术,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开始时血糖、术后24 h血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平均年龄、体重、WBC、CRP、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入院时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和非ERAS组患儿麻醉开始时血糖分别为(4.92±0.50)mmol/L和(4.53±0.42)mmol/L;术后24 h血糖分别为(5.03±0.66)mmol/L和(5.96±1.18)mmol/L,WBC分别为(9.97±3.24)×10^(9)/L和(8.28±3.51)×10^(9)/L,CRP分别为(3.63±4.00)mg/L和(9.03±15.77)mg/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为(12.10±6.40)h和(14.00±9.30)h;术中输液量分别为(83.10±32.20)mL和(136.10±68.40)mL;术后静脉输液时间分别为(4.68±1.25)d和(6.60±1.68)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2±1.56)d和(10.56±3.58)d;住院费用分别为(13314.34±2856.86)元和(16088.69±3282.34)元;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12%)和6例(24%);两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8%(22/25)和60%(15/25),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患儿。两组患儿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24 h WB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RAS组麻醉开始时血糖降低,术后24 h血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较非ERAS组术中输液量减少、术后静脉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总体满意度高于非ER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应用于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安全、有效,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闭锁 直肠瘘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解剖性病灶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淼 徐畅 +2 位作者 程凯昇 杨纲 何涛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病灶切除(anatomic lesion resection,ALR)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ALR的72例先天性肺畸形患儿为... 目的初步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病灶切除(anatomic lesion resection,ALR)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ALR的72例先天性肺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5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0个月。所有患儿于术前行胸部增强及高分辨薄层CT检查,明确肺部病灶位置及边界,初步评估后再结合术中病灶边界行ALR治疗,术后病检结果均支持CLMs,其中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45例,叶内型肺隔离症(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ILS)27例。所有患儿术后接受至少3个月的随访,并于术后3个月和1年复查胸部平扫CT。结果72例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8.2±18.6)min(38~142 min);术中出血量(6.2±2.4)mL,病灶直径(4.2±1.7)cm。病灶位置:38例位于右肺下叶,2例位于右肺上下叶,2例位于右肺中下叶,22例位于左肺下叶,8例位于左肺上叶。所有患儿术中置16Fr引流管1根,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1.32±0.25)d。所有患儿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出血、肺不张、肺部感染、病灶残留、复发、再次手术等情况发生。1例术后1个月出现气胸,予重新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保守治疗1周后愈合出院。2例术后1个月因咳嗽、发热就诊于呼吸内科,胸部CT提示病灶切除位置出现规则圆形囊腔,予以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3.3±0.2)d。3例术后3个月胸部平扫CT提示肺部有代偿性气肿表现,其余患儿患侧肺叶复张良好。结论ALR结合术前薄层CT和术中病灶边界,基于肺静脉行解剖性肺内游离,是仅切除病灶的保肺手术,治疗CLMs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该术式需要精准的肺内操作,对术者要求较高,且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畸形 肺病/外科 胸腔镜检查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钻颅超微创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减少术后并发症
17
作者 赵全军 田增民 +2 位作者 李士月 陈琳 郝秋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8-102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钻颅超微创手术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帕金森病 术后并发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
18
作者 吴水华 陈朝晖 +4 位作者 范双石 张津维 伍添 邹欣 沈沉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endovascular surgery)结合显微开颅手术(microsurgery)的复合手术(hybrid surgery)在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接受复合手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患儿,其中后颅窝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2例(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Ⅳ级);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WHOⅠ级)、颞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WHOⅠ级)、多型性黄色星型胶质细胞瘤(WHOⅡ级)各1例。患儿均接受复合手术。5例术后均神志清楚,其中4例四肢活动可,术后复查CT均未见颅内出血。出院后3个月随访,MRI复查提示肿瘤未见复发或进展。结论术前介入栓塞治疗可阻断肿瘤主要供血血管,显著减少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栓塞材料在术中有定位与导航功能,为完整切除颅内巨大富血管肿瘤并尽可能保留正常脑组织、保护脑功能提供了保障。介入栓塞治疗结合显微开颅手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神经外科手术 脑肿瘤 血管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如何全面、安全、细致开展微创胸壁矫形手术的思考
19
作者 曾骐 陈诚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01-505,共5页
漏斗胸微创Nuss手术已广泛开展30余年,总体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远期效果的优良率都已得到普遍认可。Nuss手术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式,更是一种不截骨内固定的微创手术理念,该理念已成为绝大部分胸壁... 漏斗胸微创Nuss手术已广泛开展30余年,总体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远期效果的优良率都已得到普遍认可。Nuss手术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方式,更是一种不截骨内固定的微创手术理念,该理念已成为绝大部分胸壁畸形的解决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儿童胸壁畸形矫形手术领域的微创方法与进展进行述评,从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广度、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小儿胸外科医师学习和应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胸壁畸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壁 畸形 矫形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鸡胸的微创手术治疗探讨
20
作者 冉旭东 沈维嘉 +4 位作者 李炘 廖健毅 袁洪樑 王淏 吴松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反Nuss手术,又称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青少年鸡胸的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微创反Nuss手术治疗的15例青少年鸡胸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例;年...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反Nuss手术,又称微创胸骨沉降术)治疗青少年鸡胸的手术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微创反Nuss手术治疗的15例青少年鸡胸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11岁9个月至15岁,中位年龄13岁3个月;体重36~55 kg,中位值44 kg;Hailer指数1.76~2.24,中位值1.94。均采用将Nuss手术钢板置于胸骨前以及钢丝固定两侧尾端于肋骨对胸骨施压的方法。9例采用反Nuss手术,6例采用反Nuss手术+Nuss手术,收集所有患儿手术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术中脏器损伤。手术时间70~225 min,中位时间100 min;术后住院时间5~7 d;钢板放置时间1年6个月。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1例术后1个月胸骨塌陷,摘除钢板后复发。1例术后3个月剧烈运动后一侧钢丝断裂,再次手术固定钢板。结论反Nuss手术治疗鸡胸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最佳手术矫正时机为13岁左右。但手术技巧及中远期疗效的评价,还有待更多病例的经验积累以及更长时间的随访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矫形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