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峙门航道大型船舶最小会遇距离分析
1
作者 王炳武 李飞镝 +1 位作者 葛敏 瞿永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58-65,共8页
在狭窄航道内,大型船舶近距离会遇产生船间效应,使得船舶出现吸引、排斥、转头等现象,严重影响通航安全和效率。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科学合理地确定大型船舶间最小会遇距离(或称安全会遇距离)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在狭窄航道内,大型船舶近距离会遇产生船间效应,使得船舶出现吸引、排斥、转头等现象,严重影响通航安全和效率。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科学合理地确定大型船舶间最小会遇距离(或称安全会遇距离)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文以虾峙门航道为例,通过建立船舶运动模型并实施仿真操纵、分析不同会遇距离时两船水动力相互作用,计算两船会遇时不致发生较大幅度偏转的最小会遇距离。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观测的方式统计出航行实践中大型船舶在虾峙门航道内最窄处的安全会遇距离。通过比较理论和实践的结果确定两船在虾峙门航道的安全会遇距离,从而对大型船舶在狭窄航道的会遇距离提出参考建议,以期减小大型船舶会遇风险,提高通航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峙门航道 大型船舶 船间效应 仿真模拟 最小会遇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转向避让时机与行动的确定及估算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毕修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42,共4页
从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出发,用曲线图的方式给出了确定船舶转向避让时机与行动的方法,以及估算误差对它们的影响。避让时机用最简单的到目标船的距离表示,避让行动是指转向角度的大小。对避碰规则中的"早、大、宽"给出了明确的定... 从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出发,用曲线图的方式给出了确定船舶转向避让时机与行动的方法,以及估算误差对它们的影响。避让时机用最简单的到目标船的距离表示,避让行动是指转向角度的大小。对避碰规则中的"早、大、宽"给出了明确的定量,根据该定量可避免无谓的精神紧张和航程浪费,使驾驶员在采取避让行动前就能够预计避让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估计误差 最小安全距离(DSPA) 最近距离(DCPA) 最近时间(TC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