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及子空间方法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胜美 赵春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9-133,共5页
恒模算法(C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阵列处理、均衡、多用户检测中的盲算法。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由于其全局收敛性及稳定性受到关注,但是它在信噪比较低时性能不是很理想。本文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与子空间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子空... 恒模算法(C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阵列处理、均衡、多用户检测中的盲算法。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由于其全局收敛性及稳定性受到关注,但是它在信噪比较低时性能不是很理想。本文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与子空间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分解的恒模算法,称为LSCM_SUB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的收敛性能比LSCMA要好,尤其是在信噪比低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LSCMA 子空间 LSCM_SUB 收敛性能 盲多用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孟艳 汪晋宽 朱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系统中,由于受到来自噪声子空间分量的影响,从而导致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SLSCM)多用户检测... 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系统中,由于受到来自噪声子空间分量的影响,从而导致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SLSCM)多用户检测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信道跟踪能力强,有较好的输出信干噪比和误码率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DMA 多用户检测 算法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3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韩英华 王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70-1573,共4页
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信号方向向量偏差使得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增加一个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模值约束条件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并在此约束条件... 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信号方向向量偏差使得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增加一个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模值约束条件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并在此约束条件下推导出权重向量的递推公式.另外,采用递推算法计算逆矩阵,大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所提算法对信号方向向量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保证了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且能适应实际复杂的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方向向量偏差 泰勒级数部分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型约束的鲁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4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王彬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阵列指向性偏差会导致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的性能急剧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约束的鲁棒LSCMA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期望信号波达方向附近小区域内的方向向量的误差模值进行约束来构造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并在此函数下迭... 阵列指向性偏差会导致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的性能急剧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约束的鲁棒LSCMA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期望信号波达方向附近小区域内的方向向量的误差模值进行约束来构造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并在此函数下迭代更新权重向量,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该算法收敛速度快,稳态性能好,能够有效地解决干扰捕获问题,对阵列指向性偏差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从而改善了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使其更接近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与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相比,所提鲁棒算法提高了输出性能,降低了计算量,易于实时实现,且能适应实际复杂的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信号方向向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CDMA系统中基于预处理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盲自适应接收
5
作者 赵发勇 酆广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预处理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PP-RLSCMA)的多径异步CDMA系统盲自适应接收技术。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自适应预处理,并分析了预处理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预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干扰和噪声的部分抑制以提高恒模接收的性能,...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预处理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PP-RLSCMA)的多径异步CDMA系统盲自适应接收技术。首先对接收信号进行自适应预处理,并分析了预处理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预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干扰和噪声的部分抑制以提高恒模接收的性能,所提出的预处理方法只与多径信道的最大长度有关。鉴于统计恒模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快速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盲自适应接收。仿真表明,该文算法的误码率及收敛性能比LCMMV,LCCMA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码间串扰 预处理 盲自适应接收 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P Tiger SHARC 101S在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斯炜玮 熊霞 吴瑛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7期99-100,102,共3页
对ADSPTigerSHARC101S的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基本 原理和权值迭代公式,然后介绍了ADSPTigerSHARC101S芯片的基本结构特征和他强大的功能,并简单描述了其相应开 发软件VisualDSP++3.0... 对ADSPTigerSHARC101S的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基本 原理和权值迭代公式,然后介绍了ADSPTigerSHARC101S芯片的基本结构特征和他强大的功能,并简单描述了其相应开 发软件VisualDSP++3.0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给出了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实现波束合成的具体流程图,在经过Matlab软件成 功进行仿真模拟之后用VisualDSP++3.0设计了DSP程序,用C语言嵌套部分汇编语言的形式实现了用ADSPTiger SHARC101S进行迭代求权向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ER SHARC 101S 最小二乘恒模 Visual DSP^++3.0 MATLAB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恒模算法仿真研究
7
作者 彭金花 王华栋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用MATLAB分别对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和多目标最小二乘恒模算法(MT-LSCMA)这两种典型的恒模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根据仿真数据,得到了各个参数与方向图主瓣宽度的关系曲线以及用户来波方向夹角与权向量相关系数的关系曲线,并在此... 用MATLAB分别对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和多目标最小二乘恒模算法(MT-LSCMA)这两种典型的恒模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根据仿真数据,得到了各个参数与方向图主瓣宽度的关系曲线以及用户来波方向夹角与权向量相关系数的关系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参数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天线方向图的主瓣能准确地指向目标用户的来波方向和主动抑制干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算法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多目标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处理的MIMO MC-CDMA恒模多用户盲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瑞华 酆广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5-648,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下行MIMO MC-CDMA系统的半盲多用户恒模接收系统,在恒模检测前对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把MIMO接收系统转化成多个SISO(单发单收)接收系统,用SISO的恒模算法检测信号,减少了多用户多径干扰的影响,明显提高了接收系统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载波码分多址 多用户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最小Rayleigh熵的盲波束形成算法
9
作者 唐玲 宋弘 《舰船电子对抗》 2010年第5期54-56,10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Rayleigh熵的盲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根据最小Rayleigh熵的原理对恒模算法的代价函数进行改进,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寻找最优权矢量时把恒模信号的幅值归并到协方差矩阵里去考虑,以得到最小代价函数的闭式解,从而得到初...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Rayleigh熵的盲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根据最小Rayleigh熵的原理对恒模算法的代价函数进行改进,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寻找最优权矢量时把恒模信号的幅值归并到协方差矩阵里去考虑,以得到最小代价函数的闭式解,从而得到初始权值,最后再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算法进行更新迭代。这种算法属于块处理,不存在算法收敛局部极小点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所以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波束形成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目标盲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洪升 赵俊渭 +2 位作者 陈华伟 王峰 郭业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80-1186,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盲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种新的代价函数的最小化,来盲估计波束形成器的权矢量,从而完成对多目标的分离与定向。同时,采用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结构解决了最小二乘算法中矩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盲波束形成算法。该方法在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种新的代价函数的最小化,来盲估计波束形成器的权矢量,从而完成对多目标的分离与定向。同时,采用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结构解决了最小二乘算法中矩阵求逆的运算,不但能有效提高运行速度,而且易于用硬件实时实现盲波束形成。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盲波束形成 盲波束形成 神经网络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强干扰的预处理LS-CMA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宁 郭艳 郑少仁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1年第5期37-4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LS- CMA)的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波束形成新方法。经过特定的预处理过程 ,该算法弥补了原 LS- CMA算法在强干扰环境下产生“干扰捕获”的缺陷 ,只需一次快拍就能够较迅速地抑制共信道干扰 ,恢复期待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LS- CMA)的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波束形成新方法。经过特定的预处理过程 ,该算法弥补了原 LS- CMA算法在强干扰环境下产生“干扰捕获”的缺陷 ,只需一次快拍就能够较迅速地抑制共信道干扰 ,恢复期待信号。仿真实验证明 ,该算法的收敛性能比较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盲波束形成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LS-CMA 干扰捕获 移动通信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多重稳健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12
作者 姚晖 吴瑛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由于存在阵元幅相差、期望信号导向矢量误差和数据失配等问题,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于上述多种误差同时具有稳健性的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以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为基础,结合最优对角加载和协方... 由于存在阵元幅相差、期望信号导向矢量误差和数据失配等问题,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于上述多种误差同时具有稳健性的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以最小二乘恒模算法为基础,结合最优对角加载和协方差矩阵锥消技术,使得算法适用于同时存在多种误差的情况。结果表明,与目前已有的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克服了期望信号信噪比大时算法性能恶化的缺点,具有更好的输出信干噪比,并且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 最小二乘恒模 最优对角加载 矩阵锥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线阵的盲分离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贤 陈卫东 解静 《无线电工程》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针对现有的最小二乘恒模盲分离算法虽然能实现源信号分离但分离信号间仍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在建立均匀线阵接收模型和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阵列结构和已有算法相结合的修正小二乘恒模盲分离算法,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 针对现有的最小二乘恒模盲分离算法虽然能实现源信号分离但分离信号间仍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在建立均匀线阵接收模型和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阵列结构和已有算法相结合的修正小二乘恒模盲分离算法,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修正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分离信号间的相关性,将分离结果用于信号测向,实现了对空间信号源的高分辨率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线阵 盲信号处理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高分辨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