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铁皮石斛产地无损溯源 被引量:1
1
作者 柳薇 邱熙文 +3 位作者 蒋立文 范伟 李跑 郑郁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 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一种铁皮石斛产地的无损溯源方法。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积分时间(25、45、65 ms)下3个产地共900份铁皮石斛枫斗的光谱。采用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以主成分分析(PCA)、PLS-DA方法建立了铁皮石斛产地的鉴别模型;通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获得特征变量进一步提升PLS-DA模型鉴别准确性;此外,首次探究了积分时间对铁皮石斛产地溯源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原始光谱还是优化预处理后的光谱,PCA方法均无法实现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45 ms和65 ms积分时间的PLS-DA模型可以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CARS和MC-UVE模型显著优于SPA模型,可在获得较少变量数的前提下实现石斛产地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基于便携式NIR光谱技术与变量筛选-PLS-DA方法可实现对铁皮石斛产地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铁皮石斛 产地溯源 变量筛选方法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技术分析酵母-藿香复合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学博 陈秋翰 +4 位作者 刘寿春 刘美娇 黎铸毅 周春霞 洪鹏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9-326,共8页
为探究酵母-藿香复合液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脱腥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罗非鱼肉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 为探究酵母-藿香复合液对罗非鱼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脱腥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脱腥前后罗非鱼肉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区分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脱腥液质量浓度为2.1 g/100 mL,料液比为1∶3.09(g∶mL),浸泡时间为32 min条件下,腥度最低,感官评分最高。GC-IMS技术共检出2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类和醇类。经过脱腥后,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从50.64%降至40.82%,醇类物质从34.00%降至27.77%,根据气味阈值计算出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1的物质有1-辛烯-3-醇、正己醇、庚醛、壬醛、辛醛、乙酸乙酯、乙酸己酯。通过OPLS-D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因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5种关键腥味物质(VIP>1),分别是辛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正己醇,这些物质相互作用对罗非鱼腥味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腥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性值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析茯砖茶和千两茶差异性品质成分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永迪 张贻杨 +2 位作者 彭忠 谭斌 林海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4382-4387,共6页
目的分析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成分的差异,为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鉴定和差异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44个品质成分为指标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选取VIP(varia... 目的分析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成分的差异,为茯砖茶和千两茶品质鉴定和差异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44个品质成分为指标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选取VIP(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值大于1且具有显著差异的品质成分作为特征性差异成分。结果茯砖茶中除草酸外,其余各主要成分含量均高于千两茶。经OPLS-DA共识别出9种VIP值大于1的差异成分,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简单儿茶素和儿茶素为标志性差异品质成分。结论采用OPLS-DA分析茶叶样品品质成分,既可以对茯砖茶和千两茶进行鉴别区分,又可以筛选出两种茶类差异品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千两茶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品质成分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模式特征——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波 林馨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8,共15页
文化产品兼具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能有效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4-2013年十年间六个文化产品出口领域的面板数据,选取六个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 文化产品兼具商品属性和社会意识形态属性,能有效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4-2013年十年间六个文化产品出口领域的面板数据,选取六个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找出文化产品出口的典型模式及影响因素。PCA分析显示六国均具有各自的文化产品出口模式,且大体可分为三种模式;PLS-DA对三类模式进行进一步区分,所构建模型的R2X(cum), R2Y(cum)和Q2(cum)值分别为0.995,0.863,0.829,模型稳健性好(R2=0.869,Q2=0.850)。这三类文化产品出口模式分别为以英国、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传承发展模式",以法国、新加坡为代表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模式"。造成出口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视听与互动媒体、书籍与报刊、表演与庆典等领域。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进一步调整文化国际贸易的结构,拓宽文化产品类型,理顺国际贸易渠道,从以工业输出为主导的文化出口大国,向以价值输出为核心的文化出口强国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贸易 文化产品 国际比较 模式识别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糖和多酚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鉴别油菜蜜产地 被引量:11
5
作者 佘僧 李熠 +1 位作者 宋洪波 陈兰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0-295,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6 种低聚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18种酚酸物质,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来自湖北钟祥市、江苏盐城市、青海刚察... 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6 种低聚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油菜蜜中18种酚酸物质,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来自湖北钟祥市、江苏盐城市、青海刚察县3个具有显著地理、气候、环境差异的51 个油菜蜜样本进行产地鉴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产地油菜蜜中松二糖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青海刚察油菜蜜低聚糖含量相对偏高;油菜蜜的18种多酚类物质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地理差异性且湖北钟祥的油菜蜜中多酚含量相对偏高。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酚具有显著的地理特征性。油菜蜜中低聚糖和多酚的含量结合PLS-DA产地鉴别的预测精度可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糖 酚酸 油菜蜜 产地溯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探究^(60)Co-γ辐照 对羊肚菌采后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郭佳 陈谦 +3 位作者 徐攀 王艳 何江 高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5-323,共9页
目的:探究^(60)Co-γ辐照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黑脉羊肚菌为试材,分别用实际吸收剂量1.64、2.18、2.43 kGy和2.93 kGy进行辐照处理,测定低温贮藏期间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 目的:探究^(60)Co-γ辐照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期间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黑脉羊肚菌为试材,分别用实际吸收剂量1.64、2.18、2.43 kGy和2.93 kGy进行辐照处理,测定低温贮藏期间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基于羊肚菌理化品质指标的辐照处理判别模型,并采用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筛选差异显著指标。结果:经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羊肚菌在4℃贮藏条件下其感官品质和理化特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贮藏5 d后,与对照组相比,1.64 kGy和2.18 kGy辐照处理能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力,有效延缓褐变和软化现象,其中1.64 kGy剂量处理保鲜效果最好(P<0.05),而2.43 kGy和2.93 kGy辐照处理样品则在贮藏末期品质劣变加剧。通过构建辐照处理判别模型,有效区分样品因辐照处理所造成的差异,并筛选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为相应的差异显著指标。结论:1.64 kGy和2.18 kGy辐照处理可明显延缓羊肚菌采后品质的劣变,且1.64 kGy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最大;OPLS-DA法能有效区分不同处理的样品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60)Co-γ辐照 贮藏品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电子束辐照对黄精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攀 贾鑫 +4 位作者 高鹏 孟爱莲 吴舸洋 黄敏 金鸿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4-282,共9页
目的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黄精生物活性物质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2、4、6、8、10 kGy)辐照处理黄精,然后提取多糖、总黄酮,测定提取物含量及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 目的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黄精生物活性物质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2、4、6、8、10 kGy)辐照处理黄精,然后提取多糖、总黄酮,测定提取物含量及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ABTS^(+)·)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基于黄精抗氧化活性指标的辐照处理判别模型,并采用变异权重参数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结合T检验挖掘出差异显著指标。结果辐照剂量≥6 kGy时,多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辐照剂量≥4 kGy时,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辐照处理可降低多糖和总黄酮提取液DPPH·的清除率,提高多糖和总黄酮提取液·OH清除率及Fe^(3+)还原能力,提高总黄酮提取液ABTS^(+)·清除率。通过构建辐照处理判别模型,可有效区分辐照处理所造成的差异,并筛选出总黄酮提取液·OH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及多糖提取液DPPH·清除率为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结论该研究证明电子束辐照剂量达到6 kGy时,多糖和总黄酮提取物含量达到较高值;10 kGy处理组和对照组抗氧活性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电子束 辐照 抗氧化活性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检测三七品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颖 马雨辰 +3 位作者 刘萌 孙兆敏 付才力 李占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23-3929,共7页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等级A(20头)、等级B(30头)、等级C(40头)、等级D(60头)4种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等级A(20头)、等级B(30头)、等级C(40头)、等级D(60头)4种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分类器模型鉴别4种等级的三七样品,同时为了减近红外光谱中的冗余波长变量,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判别结果,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算法提取近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变量。结果所构建的PLS-DA分类器模型对等级C和等级D的三七样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但是对于等级A和等级B的三七样品因为存在误判,鉴别准确率仅为0%和20%。经过CARS算法提取近红外光谱特征变量后,光谱变量数大幅减少,从1557个变量下降到78个变量。以优选后的特征变量构建的CARS-PLS-DA分类器模型更加简化,对4种等级三七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均明显下降,说明模型的预测分类变量更接近真实的分类变量,鉴别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对4种等级三七样品的鉴别准确率显著上升,其中对于等级C和等级D的鉴别准确率为100%,对于等级B的鉴别准确率从20%提升到100%,等级A鉴别准确率从0%提升到75%。结论所构建的CARS-PLS-DA分类器模型对4种等级的三七样品具有更好的鉴别效果,可以实现不同等级三七的品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近红外光谱 品质鉴定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的红木快速识别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碧莹 廖世莉 +1 位作者 吴霞 冯毅凡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奥氏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刺猬紫檀、大果紫檀和檀香紫檀6类国标红木及胶漆树、染料紫檀2类混淆品的甲醇超声提取液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 以核磁共振技术为基础,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奥氏黄檀、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刺猬紫檀、大果紫檀和檀香紫檀6类国标红木及胶漆树、染料紫檀2类混淆品的甲醇超声提取液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快速鉴别。结果显示,利用PLS-DA法建立的模型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9%,能将国标红木与混淆品进行有效区分,且能大致区分不同种类的国标红木。该方法快速、高效,在红木快速鉴别分析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区分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丽君 殷沛沛 +4 位作者 殷艳飞 王浩雅 王保兴 武士杰 刘恩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9-814,共6页
本文采集162个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了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模型,实现了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快速分类,并对45个预测集样品的牌号进行了分类预测。所建模型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正确率... 本文采集162个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了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模型,实现了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快速分类,并对45个预测集样品的牌号进行了分类预测。所建模型对校正集和预测集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100.0%和95.5%,与主成分分析(PCA)相比,PLS-DA对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的分类具有更好的效果。该模型为不同牌号再造烟叶产品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鉴别分析的方法,同时可初步监测再造烟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造纸法再造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薰衣草精油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燕 赵洁 +1 位作者 刘兵 符继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8,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分析了新疆法国蓝和C-197(2)2个不同品种的21批薰衣草精油样品,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薰衣草精油的指纹图谱。以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共确定了26个共有峰。...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分析了新疆法国蓝和C-197(2)2个不同品种的21批薰衣草精油样品,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薰衣草精油的指纹图谱。以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共确定了26个共有峰。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训练集样本进行模式识别,根据模型的变量权重系数(VIP)筛选出了对品种的分类具有较大贡献的潜在标志物。并通过PLS-DA模型对7个未知样品进行预测,2个品种的薰衣草精油的均方根预测偏差(RMSPE)均为0.1323,模型对验证集中薰衣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简单快速,为新疆薰衣草精油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指纹图谱 分类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蒙花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主成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海斌 张楠楠 +3 位作者 洪稳稳 李芳 闫攀 黄艳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密蒙花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密蒙花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15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采用SIMCA 14.1统计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PCA和PLS-DA研究。结果4种指标性成分的线性、分离度、稳定性、重复性与精密度良好;24批药材样品有2个主成分,PLS-DA分析确定了2个分类标志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密蒙花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的密蒙花药材质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近红外融合光谱对“互助”青稞酒判别分析研究
13
作者 赵玉霞 王茹 +2 位作者 张世芝 殷博 张明锦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1-308,共8页
“互助”青稞酒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对其快速、准确识别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及UV-NIR融合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互助”青稞酒进行判别分析。对上述三... “互助”青稞酒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对其快速、准确识别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及UV-NIR融合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互助”青稞酒进行判别分析。对上述三类光谱数据,分别考察4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5种特征选择方法后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并建立了“互助”青稞酒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结果表明,融合光谱能够互补多元化学信息,提高分类模型性能,且中级数据融合光谱建立的模型性能优于低级数据融合光谱。其中用二阶导数预处理、用逐步投影算法筛选变量后得到的中级数据融合光谱建立的PLS-DA模型预测能力最佳,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1、1、0.9773和1,在测试集上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值分别达到1、0.8276和0.9667。紫外-近红外中级数据融合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互助”青稞酒的快速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助”青稞酒 中级数据融合 化学计量学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机元素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与聚类分析的柚品种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振 李红 +4 位作者 陈岗 杨勇 汪敏 田圆 刘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48-253,共6页
探讨无机元素结合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在柚子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imc emis... 探讨无机元素结合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在柚子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im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我国5种柚子(沙田柚、玉环柚、脆香甜柚、琯溪蜜柚和梁平柚)共计67份柚果肉样品的17种元素含量测定。柚果肉中Cd、Pb、As、Hg均未检出,Ca、K、Fe、Mg、Mn等有益元素含量丰富;PLS-DA可将5种柚子区分,其前3个主因子(F1-F3)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065%,F2与B、V相关,F3与Mg、Mn相关,其余均与F1相关。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7种元素聚为四大类,说明了各个元素的内在联系。无机元素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能够对我国5种柚子品种进行有效区分,该研究为我国柚子品种特性比较、种质资源调查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 品种 元素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相关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对牛奶中掺杂尿素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仁杰 刘蓉 徐可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0-123,共4页
采集40个合格的纯牛奶样品,并配制含有尿素为1~20g/L的40个牛奶样品,研究掺杂尿素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波数4200~4800cm-1为建模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性、定量模型。结果指出通过判别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 采集40个合格的纯牛奶样品,并配制含有尿素为1~20g/L的40个牛奶样品,研究掺杂尿素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在此基础上选择波数4200~4800cm-1为建模区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性、定量模型。结果指出通过判别偏最小二乘法可以实现纯牛奶及掺杂尿素牛奶的定性鉴别,判别正确率为100%;掺杂牛奶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99,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242,对未知样品集预测相关系数R达到0.999,预测标准偏差为0.57,这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牛奶 尿素 掺杂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法初步鉴别食用植物油的质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从英 唐倩倩 +1 位作者 相秉仁 徐建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3-768,共6页
以过氧化值为参考,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两种方法对食用植物油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建模和预测,初步鉴别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分析了数据中心化、方差比例、正交信号校正这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PLSDA预... 以过氧化值为参考,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两种方法对食用植物油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建模和预测,初步鉴别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分析了数据中心化、方差比例、正交信号校正这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PLSDA预测结果的影响。对同种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方法的PLSDA,数据中心化的预测结果都较好。同时分析了Kennard-stone(KS)法及SPXY法这两种不同的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方法对PLSDA和LSSVM的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划分方法对两者影响均较小。实验比较了PLSDA与LSSVM两种方法的判别能力,结果显示在以过氧化值为参考的基础上,两种方法判别能力相近,最高判别总正确率均达到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食用植物油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
17
作者 童光森 杨葵 +6 位作者 李想 昝博文 黄开正 陈韬 高原菊 伟雯婷 易宇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7,154,共11页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 为探究辐照(^(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感官评价、质构和色差分析表明辐照剂量对样品的影响不大;电子鼻分析表明样品的气味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GC-IMS分析共鉴定出55种VOCs,醛类、烃类、吡嗪类和酸类是主要VOCs;乙酸乙酯、庚醛-D、β-月桂烯-M、己醛-D、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酯、松油烯、(E)-2-庚烯醛-M、β-月桂烯-D、丁酸甲酯、(E)-2-庚烯醛-D、异丁醛、β-蒎烯-M、己醛-M等是样品差异性VOCs。6 kGy^(60)Co-γ及以上的剂量均能有效灭杀微生物;辐照灭菌能使部分VOCs的浓度得到提高,未检测到有明显异味的VOCs。6,10,14 kGy剂量的^(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均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吃兔 辐照剂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 电子鼻 气味活性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栗香特征绿茶判别分析 被引量:68
18
作者 尹洪旭 杨艳芹 +4 位作者 姚月凤 张铭铭 王家勤 江用文 袁海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198,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analysis,HCA)对18个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analysis,HCA)对18个不同栗香特征的绿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PCA、PLS-DA和HCA均可直观地对3种不同栗香特征的绿茶进行有效区分;PLS-DA中,18个栗香茶样基于其香气特征实现良好分离,其中R2Y=0.843、Q2=0.694,说明该模型对3种栗香特征绿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预测能力;HCA中,3种栗香绿茶在聚类距离12处被清晰地分成3类,其中板栗香型和嫩栗香型距离更接近,聚类效果和感官辨识基本一致。此外,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大于1,筛选出了38种区分不同栗香特征的重要挥发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对无花果成熟度的快速判别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靖宇 孙锐 +2 位作者 余多 吕宇璇 韩燕苓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以无花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并对其糖度、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5个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根据光谱数据、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优聚类效果的成分和各类别的指标分布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聚类判别,以实... 以无花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并对其糖度、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5个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根据光谱数据、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优聚类效果的成分和各类别的指标分布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聚类判别,以实现对果实成熟度(幼果期、成长期、成熟期)分类的准确、快速、无损伤鉴别。结果表明,3种成熟阶段的无花果样品的糖度、单果重和硬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成熟果和成长果与幼果的纵径和横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PLS-DA判别模型累计训练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9.59%,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9.15%。说明主成分分析与光谱数据所建立的PLS-DA模型性能较好,对无花果成熟度的快速鉴别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花果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成熟度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四川不同产区浓香型原酒判别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婷 杨亚娇 +4 位作者 刘茗铭 黄河 冯方剑 王媚 赵金松 《酿酒》 CAS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了实现四川不同产区浓香型原酒的快速鉴别和分类,以3个不同产区的浓香型原酒为试验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的共有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精准定量研究,并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计量... 为了实现四川不同产区浓香型原酒的快速鉴别和分类,以3个不同产区的浓香型原酒为试验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的共有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精准定量研究,并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计量学手段对不同产区浓香型原酒进行了识别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浓香型原酒间部分风味物质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能将三个产区的酒样进行有效聚类和区分;利用PLS-DA判别分析模型,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100%。综上所述,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手段,并利用挥发性风味组分含量差异性可快速、准确的对四川不同产区浓香型原酒酒样产区进行区分和鉴别,旨在为四川浓香型原酒的溯源及识别及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原酒 挥发性组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