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抛锚作业锚机刹车最小临界水深计算 被引量:7
1
作者 龚少军 尤庆华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船舶抛锚过程中锚机刹车最小临界水深的准确计算一直是海船船长关注的问题。抛锚过程中,锚链不断地从锚链舱滑出,滑出的这部分锚链的质量在不断变化,是一个变质量系统,用牛顿经典力学定律很难准确计算出重力抛锚方式下,锚机刹车能保持... 船舶抛锚过程中锚机刹车最小临界水深的准确计算一直是海船船长关注的问题。抛锚过程中,锚链不断地从锚链舱滑出,滑出的这部分锚链的质量在不断变化,是一个变质量系统,用牛顿经典力学定律很难准确计算出重力抛锚方式下,锚机刹车能保持有效控制的最小临界水深。运用密氏方程结合运动学原理进行计算的方法,可以获得比较可靠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 抛锚 最小临界水深 密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109
2
作者 王毅忠 刘庆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5,共4页
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是采气工程方案编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现场主要应用Turner和李闵公式进行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但这两种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气井中运动的球帽形液滴,建立了球帽状液滴模型的气井最小携液临... 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是采气工程方案编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现场主要应用Turner和李闵公式进行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但这两种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根据气井中运动的球帽形液滴,建立了球帽状液滴模型的气井最小携液临界流量计算公式。并对实际井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气井携液过程中不同分散相存在时的最小携液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帽形液滴 气井 最小携液临界流量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核临界事故源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锋 朱庆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04-2208,共5页
文章提出最小核临界事故源项的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方法,利用MCNP程序计算了不同易裂变材料以及不同物料状态下,发生最小核临界事故时的总裂变次数和中子伽马吸收剂量比等源项参数。通过与已发表文献和已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文章提出最小核临界事故源项的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方法,利用MCNP程序计算了不同易裂变材料以及不同物料状态下,发生最小核临界事故时的总裂变次数和中子伽马吸收剂量比等源项参数。通过与已发表文献和已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界事故 临界事故报警系统 事故源项 中子伽马吸收剂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最小努力模型及其扩展在中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肖文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9,共6页
最初的临界最小努力模型描述了在一定的转折点将农业剩余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所应付出的最小努力程度 ,对年度努力状况未加细致分析。为此 ,我们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得到计算年度努力程度的修正模型和扩展模型。我们利用原模型和... 最初的临界最小努力模型描述了在一定的转折点将农业剩余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所应付出的最小努力程度 ,对年度努力状况未加细致分析。为此 ,我们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得到计算年度努力程度的修正模型和扩展模型。我们利用原模型和修正模型及扩展模型对中国就业非农化年度努力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利用原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 ,而利用修正模型和扩展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拟合较好 ,扩展模型尤为恰当。我们还将扩展模型用于研究第三产业化的努力程度 ,我们发现 ,在现有发展水平下中国的第三产业化实际上已经很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非农化 临界最小努力模型 修正模型 扩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临界事故报警仪阈值与有效作用半径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慧 朱庆福 周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873,共5页
针对国家标准GB 15146.9—1994中关于核临界事故报警仪阈值设置方法的不妥之处进行了修正和完善。通过计算不同核临界安全事故在"所关心的最小临界事故"下的源项参数以及不同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得到修正后的核临界事故报警... 针对国家标准GB 15146.9—1994中关于核临界事故报警仪阈值设置方法的不妥之处进行了修正和完善。通过计算不同核临界安全事故在"所关心的最小临界事故"下的源项参数以及不同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得到修正后的核临界事故报警仪在实际应用中阈值与有效作用半径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不同裂变源项和不同屏蔽材料对报警仪阈值设置影响很大;在屏蔽材料研究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次级光子的贡献。经修正后的报警仪阈值设置的计算公式将为报警仪在实际厂房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事故报警仪 最小临界事故 屏蔽 源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临界曲线法在黑龙江省典型流域山洪预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郝然 王加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7,共4页
为了能够准确地进行山洪预警预报,选取烟筒山水文站所在流域为典型流域,以河道安全泄量为出发点,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最大临界雨量和最小临界雨量,判别出山洪情况,并采用暴雨临界曲线法分析计算了烟筒山水文站的三次典型暴雨过... 为了能够准确地进行山洪预警预报,选取烟筒山水文站所在流域为典型流域,以河道安全泄量为出发点,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最大临界雨量和最小临界雨量,判别出山洪情况,并采用暴雨临界曲线法分析计算了烟筒山水文站的三次典型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暴雨临界曲线法能定性判别出山洪灾害发生的危害程度,其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可见该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典型流域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预警预报 最小临界雨量 最大临界雨量 暴雨临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布置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邵增 霍小东 +2 位作者 易璇 刘国明 杨海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8-513,共6页
本文阐述了布置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了核临界事故可能发生的机理,初步建立了一套核临界事故情景假设分析方法。研究了最小临界事故源项计算方法以及三维剂量场分布计数的方法,采用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剂量场分布最小值... 本文阐述了布置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了核临界事故可能发生的机理,初步建立了一套核临界事故情景假设分析方法。研究了最小临界事故源项计算方法以及三维剂量场分布计数的方法,采用各设备最小临界事故剂量场分布最小值等高线图的方法来从众多剂量场分布图中优化选取合适的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布置点位,以确保其可以覆盖到每个具有核临界事故风险的设备,并对核临界事故报警系统探头类型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界事故 瞬发源项 临界事故报警系统 布置方法 报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品种少批量生产作业计划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光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2,80,共6页
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方式下,传统的生产作业计划存在较多问题,如延误交货、生产不均衡和资源利用率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通过建立能力需求平衡计划,形成一个从出货计划、投料计划到能力需求平衡计划的闭环系统,实现... 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方式下,传统的生产作业计划存在较多问题,如延误交货、生产不均衡和资源利用率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通过建立能力需求平衡计划,形成一个从出货计划、投料计划到能力需求平衡计划的闭环系统,实现能力与负荷的平衡;在制定生产排程计划中,用网络图法进行时间优化;在制定作业排序计划中,采用以最小临界比为优先调度规则的动态作业排序,并以柔性电路板企业为例,对这种优化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品种、少批量 生产作业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网络图 最小临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链约束理论解决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建朝 袁逸萍 +1 位作者 李晓娟 熊宗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3,共4页
柔性作业车间的调度难题一直以来都是NP难题,随着加工零件数量和机床数量的增加,调度优化难度将会以呈指数倍增长。本研究提出以约束理论为基础依托,选用最小临界比规则及遗传算法,结合各自的优点对柔性作业车间基于关键链进行调度优化... 柔性作业车间的调度难题一直以来都是NP难题,随着加工零件数量和机床数量的增加,调度优化难度将会以呈指数倍增长。本研究提出以约束理论为基础依托,选用最小临界比规则及遗传算法,结合各自的优点对柔性作业车间基于关键链进行调度优化,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最小临界比规则鲁棒性不强等问题。使设计的调度算法更加地符合车间真实的制造生产状况,改善了制造过程中资源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把设计的算法和传统遗传调度算法解决典型的柔性作业车间难题得到的结论相对比,验证设计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最小临界比 遗传算法 关键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广义空间切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华 张树有 +1 位作者 刘晓健 何再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5-1223,共9页
提出以机床立柱和主轴箱不同位置的组合为对象,采用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模型的方法研究机床在整个加工空间内的切削稳定性分布规律的方法.选择立柱和主轴箱在移动轨迹上的关键位置的组合作为计算样本点,在ANSYS仿真软件中对样本点的机床... 提出以机床立柱和主轴箱不同位置的组合为对象,采用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模型的方法研究机床在整个加工空间内的切削稳定性分布规律的方法.选择立柱和主轴箱在移动轨迹上的关键位置的组合作为计算样本点,在ANSYS仿真软件中对样本点的机床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计算每个样本点的最小临界切削深度,建立反映位置特征与最小临界切削深度数值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模拟在整个空间内的稳定性切削极限深度近似值,对该响应面模型的质量进行评价.以一台卧式高速加工中心为例,说明了机床立柱位置的变化对切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为结构和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稳定性 最小临界切削深度 广义加工空间 响应面模型(R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削动力学及其不确定特性的数控机床结构参数分析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华 张树有 +1 位作者 何再兴 裘乐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2-90,127,共10页
针对传统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中较少考虑切削动力学及其不确定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切削动力学约束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根据目标切削深度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分析切削动力学特性,根据颤振频率分布和整机模态实验确定限制切深的关... 针对传统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中较少考虑切削动力学及其不确定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切削动力学约束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根据目标切削深度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分析切削动力学特性,根据颤振频率分布和整机模态实验确定限制切深的关键部件,以其外部轮廓壁厚和内部筋板壁厚为对象,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以确定设计参数。将最小临界切削深度与目标切削深度的差值转化为结构动柔度的修改量,在质量、静刚度等条件的约束下,通过对局部结构的修改,在保持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了生产率要求的目标切削深度,并以一台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优化设计为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动力学 不确定性 动柔度 最小临界切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劳动”与“劳动剩余”:对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新解释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彩江 马庆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3-40,共8页
本文研究了剩余劳动和劳动剩余概念的区别 ,建立了劳动力状态静态模型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方程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因素。在此基础上 ,评价性分析了Lewis模型和Ranis -Fei模型的不足 ;并进而详细研究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 本文研究了剩余劳动和劳动剩余概念的区别 ,建立了劳动力状态静态模型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方程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因素。在此基础上 ,评价性分析了Lewis模型和Ranis -Fei模型的不足 ;并进而详细研究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指出这种转移产生了“农业剩余深化”、“劳动剩余深化”和“工业剩余深化”的重要现象。这种研究为深入探讨我国“三农”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剩余劳动 劳动剩余 临界最小转移动力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力度、人口流动行为与户籍改革 被引量:19
13
作者 肖文韬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保护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业化乏力和劳动力市场素质门槛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根本原因。基于人口流动行为的分析 ,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可能使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入住集镇或中小... 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保护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工业化乏力和劳动力市场素质门槛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根本原因。基于人口流动行为的分析 ,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可能使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入住集镇或中小城市 ,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民工在城乡间或城市间的“钟摆式”流动特征 ,难以达到促进城市化从而促进就业转换及扩大就业的目标 ,最后是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临界最小努力模型 人口流动行为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uth判据的自激感应发电机空载建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嘉 吴新振 +1 位作者 王海峰 于玲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3-1530,共8页
针对自激感应发电机(SEIG)独立系统,采用判别系统稳定性的Routh判据进行空载建压分析。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SEIG暂态等效电路,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得到状态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依据Routh稳定性判据,列出SEIG的递推Routh表,计算出了SEIG... 针对自激感应发电机(SEIG)独立系统,采用判别系统稳定性的Routh判据进行空载建压分析。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SEIG暂态等效电路,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得到状态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依据Routh稳定性判据,列出SEIG的递推Routh表,计算出了SEIG空载建压的临界最小电容值与最大电容值,样机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该文首次将Routh判据应用于SEIG的稳定性分析,以SEIG的空载建压过程为例,说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基于Routh判据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理论清晰,编程简单,易于实现。所得结论为Routh稳定性判据进一步用于分析SEIG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感应发电机 Routh 判据 稳定性分析 临界最小建压电容 临界最大建压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S机座拓扑结构对径向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晗 买买提明.艾尼 +5 位作者 王晓亮 陈华磊 徐华 周广民 刘龙毅 柳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以燃气轮机透平端RSS(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为研究背景,通过用D’Alembert原理建立了RSS机座的拓扑优化域和等价边界条件,从而用均匀化方法为基础的变密度法(SIMP)实现RSS机座拓扑结构优化,得到旋转对称的弧形支承板拓扑结构的机座。然后... 以燃气轮机透平端RSS(旋转对称支承板)机座为研究背景,通过用D’Alembert原理建立了RSS机座的拓扑优化域和等价边界条件,从而用均匀化方法为基础的变密度法(SIMP)实现RSS机座拓扑结构优化,得到旋转对称的弧形支承板拓扑结构的机座。然后,在统一基本尺寸和边界条件下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三种不同的RSS机座拓扑结构的光滑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了中心标高的变化量,对比分析了三种RSS机座的对中性和径向刚度。同时,通过建立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穷举法分析了三种机座支承参数对转子-轴承系统过临界振幅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三种机座支承最佳匹配刚度以及振幅的变化。通过分析可知,RSS机座的拓扑结构对机座中心标高、支承刚度和过临界振幅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偏心率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偏心率的影响也影响最佳匹配的支承参数。这将为转子系统设计过临界振幅最小的RSS机座最佳支承刚度匹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S机座 拓扑优化 穷举法 最小临界振幅 最佳刚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抹区重叠竖井地基固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红坡 梅国雄 +1 位作者 肖涛 陈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0-1566,共7页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经常出现竖井打设变密而地基固结效率降低的现象。鉴于此,建立了重叠涂抹区内土体水平向渗透系数的分布函数,给出了涂抹区重叠时竖井地基超静孔压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竖井地基固结度随竖井间距...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经常出现竖井打设变密而地基固结效率降低的现象。鉴于此,建立了重叠涂抹区内土体水平向渗透系数的分布函数,给出了涂抹区重叠时竖井地基超静孔压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竖井地基固结度随竖井间距的变化情况,探究了竖井间距减小而地基固结效率不增反减的成因。最后,探讨了涂抹作用和井阻作用对竖井最小临界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竖井涂抹区重叠是竖井地基中出现竖井最小临界间距的根本原因。涂抹作用越大,则竖井最小临界间距越大;具体表现为当地基扰动程度增大时或涂抹区半径增大时,竖井最小临界间距随之增大。井阻作用越大,则竖井最小临界间距越小;具体表现为当竖井渗透系数减小时、竖井长度增大时或竖井半径减小时,竖井最小临界间距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固结 涂抹区重叠 地基扰动程度 竖井最小临界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洞螺旋隧道平曲线半径选择及运营安全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启泰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山区高等级公路在路线布设时往往因条件受限而需要在较短路段集中升坡或降坡。螺旋展线因比回头展线具有更好的线形指标而被采用,在避开不良地质,克服大高差、大纵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云南某二级公路新安螺旋隧道的控制线形... 山区高等级公路在路线布设时往往因条件受限而需要在较短路段集中升坡或降坡。螺旋展线因比回头展线具有更好的线形指标而被采用,在避开不良地质,克服大高差、大纵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云南某二级公路新安螺旋隧道的控制线形安全性指标:停车视距、曲线内侧车道横净距、临界最小圆曲线半径及运营安全的检验计算,来保证隧道平面线形的安全性,以寻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半径螺旋曲线隧道安全的线形方案及运营安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洞螺旋隧道 二级公路 停车视距 制动距离 横净距 临界最小圆曲线半径 运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