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颖娴 丁一汇 李巧萍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2-928,共17页
基于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ERA40的海平面气压场和高度场,本文分别采用拉格朗日和欧拉方法研究分析了1958~2001年北半球的不同季节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以及可能的原因。以客观判定和追踪温带气旋为基础的拉格朗日方法得... 基于欧洲中心再分析数据ERA40的海平面气压场和高度场,本文分别采用拉格朗日和欧拉方法研究分析了1958~2001年北半球的不同季节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路径的年代际变化,以及可能的原因。以客观判定和追踪温带气旋为基础的拉格朗日方法得到了北半球的两个温带气旋主要活动中心,即北太平洋地区和北大西洋/北美地区,同时以500hPa位势高度天气尺度滤波方差为基础的欧拉方法得到了同主要气旋活动中心相吻合的两条风暴轴。研究表明,44年中北大西洋/北美地区温带气旋活动北移加强,以春季最为显著。风暴轴也同样存在着向极移动并加强的特征,并且温带气旋和风暴路径两者移动趋势的相关性很高。作为一个典型地区,北大西洋/北美地区的气旋活动体现了风暴路径的北移,以及温带地区向极地的扩展。但有意思的是北太平洋的情况完全不同,即北太平洋地区的温带气旋活动和风暴轴向低纬度偏移并加强,以春季的南移趋势最为显著。对于此结论,两种方法也有很高的统计相关性。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北半球整体上呈现出风暴路径北移的变化特征,但对于具体地区情况有明显差异。另外,400hPa最大Eady增长率和气旋活动频率的经验正交展开函数(EOF)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非常相似,北太平洋地区和北大西洋地区风暴路径相反的变化趋势很可能同其大气斜压性的同位相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了本文对温带气旋和风暴路径年代际变化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气旋 客观判定和追踪方法 风暴轴 最大eady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冷空气引起渤海湾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磊 张唯 +1 位作者 胡田田 朱男男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4,共11页
根据渤海湾区域地面自动站、浮标站和海上平台站记录,选取2014—2019年11月—次年3月由典型弱冷空气引起的大风个例,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区域盛行风、影响系统分型和预报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弱冷空气引起的大风较多出现在1月、3月和1... 根据渤海湾区域地面自动站、浮标站和海上平台站记录,选取2014—2019年11月—次年3月由典型弱冷空气引起的大风个例,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区域盛行风、影响系统分型和预报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弱冷空气引起的大风较多出现在1月、3月和12月,下午—傍晚易出现强风过程;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型、低槽东移型和高空槽型是形成渤海湾地区弱冷空气大风过程的3种主要天气形势;最大Eady增长率变化趋势与大风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该类天气的动力对流层顶偏低,主要位于300~400 hPa,高位涡一般伸展至500~700 hPa,配合700 hPa以下的干绝热直减率层结条件,有利于动量下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冷空气 动量下传 最大eady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