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的估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子伦 侯静 姜宗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7-580,共4页
通过热传导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温度分布的简化解析解,利用AN-SYS模拟验证了简化的合理性,并以双包层的掺镱光纤激光器为例,把外包层的临界温度设定为80℃,计算了光纤激光器在自然对流、风扇制冷和水制冷条件下最... 通过热传导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温度分布的简化解析解,利用AN-SYS模拟验证了简化的合理性,并以双包层的掺镱光纤激光器为例,把外包层的临界温度设定为80℃,计算了光纤激光器在自然对流、风扇制冷和水制冷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计算结果表明: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为10 W.m-2.K-1时,光纤激光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5 W;风扇制冷的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为80W.m-2.K-1时,光纤激光器的最大输出功率820 W;要达到kW以上功率输出,必须对光纤进行主动水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热效应 最大输出功率 对流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的控制原则 被引量:6
2
作者 熊立新 高厚磊 +1 位作者 徐丙垠 XU Lie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对开关磁阻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基于线性模型下对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推导出来的公式使用MATLAB建立了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影响开关磁阻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设计参数和控制变量如开通角、关断... 对开关磁阻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基于线性模型下对开关磁阻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推导出来的公式使用MATLAB建立了开关磁阻发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影响开关磁阻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设计参数和控制变量如开通角、关断角、母线电压、转速等逐一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出了实现开关磁阻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的控制原则,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发电机 最大输出功率 控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最大输出功率的CO_2激光器谐振腔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成 马养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6-349,共4页
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激光器谐振腔参数的新方法。应用遗传算法 ,以最大输出激光功率为目标函数 ,对典型CO2 激光器谐振腔和放电管参数进行了优化 ,给出了谐振腔的 3个优化参数 :放电管直径、谐振腔凹面反射镜曲率半径和出射镜透射率。对... 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激光器谐振腔参数的新方法。应用遗传算法 ,以最大输出激光功率为目标函数 ,对典型CO2 激光器谐振腔和放电管参数进行了优化 ,给出了谐振腔的 3个优化参数 :放电管直径、谐振腔凹面反射镜曲率半径和出射镜透射率。对于 1 .2m长谐振腔 ,优化设计的基模激光功率可从原先的 55W提高到 89W ,实际测量提高到 7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输出功率 CO2激光 谐振腔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输出功率的近场阵列定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明明 梁奂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7-129,168,共4页
在近场阵列中,为了降低信源位置变化对阵列性能的影响,基于最大输出功率,根据近场阵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复杂度快速收敛算法。通过搜索最大输出功率,对信号入射方向进行估计。实现麦克风阵列相应调节阵列权矢量,压制干扰,获得最... 在近场阵列中,为了降低信源位置变化对阵列性能的影响,基于最大输出功率,根据近场阵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复杂度快速收敛算法。通过搜索最大输出功率,对信号入射方向进行估计。实现麦克风阵列相应调节阵列权矢量,压制干扰,获得最大的信号增益。使得近场阵列如麦克风阵列能够快速适应位置不断变化的入射信号。与MUSIC等现有算法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快速定位性质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阵列 最大输出功率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模块最大输出功率的估值方法
5
作者 高俊岭 杜群贵 石桂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
一定温差下,热电模块(TEM)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以通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估算.但开路和短路之间存在开路到短路及短路到开路两种切换模式,必有两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相同温差下,两种切换模式估算出的TEM最大输出功率存在差异,且差值... 一定温差下,热电模块(TEM)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以通过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估算.但开路和短路之间存在开路到短路及短路到开路两种切换模式,必有两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相同温差下,两种切换模式估算出的TEM最大输出功率存在差异,且差值随TEM冷热端温差变化.文中对此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造成此差值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种切换模式下的电流不同,从而导致TEM产生的电动势不同,并提出了减小该差值的计算方法.经实验验证,该计算方法提高了TEM最大输出功率的估值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模块 最大输出功率 估值方法 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机的最大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
6
作者 严子浚 陈金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209-210,共2页
最大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是太阳能热机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精确地确定这两个参数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实际系统的设计有指导作用。不少学者曾应用经典热力学中的卡诺效率和太阳能集热器的线性热损失模型,求出太阳能热机的最大效率η&... 最大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是太阳能热机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精确地确定这两个参数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实际系统的设计有指导作用。不少学者曾应用经典热力学中的卡诺效率和太阳能集热器的线性热损失模型,求出太阳能热机的最大效率η<sub>max</sub>和最大输出功率P<sub>max</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效率 最大输出功率 经典热力学 卡诺 有限时间热力学 修正因子 光学效率 不可逆效应 吸收面积 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气候对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洁 孙以泽 徐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59-1864,共6页
建立综合考虑微气候三变量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回归分析模型,量化分析微气候对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0.231%,平均偏差为0.018%。回归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0.171%,平均偏差为-0... 建立综合考虑微气候三变量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回归分析模型,量化分析微气候对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0.231%,平均偏差为0.018%。回归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0.171%,平均偏差为-0.006%,且可消除数值计算模型在高外部环境温度及高太阳辐照度区间的较大偏差。模型结果表明: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与外部环境温度呈类似抛物线的曲线关系,且上午上升速率大于下午下降速率;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与太阳辐照度呈线性关系,且上午上升速率与下午下降速率几乎相同;单晶硅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与风速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关系且其指数为风速的线性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单晶硅光伏阵列 最大输出功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器件损耗的DAB变换器最大输出功率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墨尘 李永建 +1 位作者 李珊瑚 李尔平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dual-active-bridge)DC-DC变换器输出功率受变换器运行损耗的影响,对考虑开关器件损耗的DAB变换器输出功率进行特性分析。首先,根据DAB变换器不同工作模态与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双重移相调制策略下的开关器件损... 针对双有源桥DAB(dual-active-bridge)DC-DC变换器输出功率受变换器运行损耗的影响,对考虑开关器件损耗的DAB变换器输出功率进行特性分析。首先,根据DAB变换器不同工作模态与开关器件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双重移相调制策略下的开关器件损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推导出考虑开关器件损耗情况下的输出功率分布,并分析了该输出功率的特性,与理想输出功率相比,考虑器件损耗下的最大输出功率点向损耗偏小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偏移趋势与开关器件的参数有关;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最大输出功率点偏移趋势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双重移相调制 损耗模型 最大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回扫变压器最大输出功率测试原理及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祥斌 严志豪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35-37,40,共4页
当彩色电视机行回扫变压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在其初级线圈两端输入恒定直流电流,并且使电流方向与行回扫变压器供电电源提供的电流方向保持一致。逐惭增加恒定直流电流到达某一数值时,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行回扫变压器初级线圈电... 当彩色电视机行回扫变压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在其初级线圈两端输入恒定直流电流,并且使电流方向与行回扫变压器供电电源提供的电流方向保持一致。逐惭增加恒定直流电流到达某一数值时,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行回扫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在正向峰值附近出现非线性上升。以行回扫变压器正向峰值电流出现非线性上升临界点为标准,可得出行回扫变压器最大输出功率Pmax与电源电压Vo、电源电流Io、直流叠加电流I及行回扫变压器工作效率η的关系式为Pmax=ηVoIo+TsTηV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输出功率 直流叠加 功率余量 行回扫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太阳电池的负载电阻输出功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忠政 程晓舫 刘金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4-1480,共7页
针对非线性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给出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负载的迭代式;研究串并联内阻对最佳负载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随并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先增大后减小,随串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的变化趋势或单调增大或先减小后增大;串联... 针对非线性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给出最大输出功率时最佳负载的迭代式;研究串并联内阻对最佳负载和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指出随并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先增大后减小,随串联内阻的增大,最佳负载的变化趋势或单调增大或先减小后增大;串联内阻越小、并联内阻越大,最大输出功率越大。还给出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方程及其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小和并联内阻较大时,为非单调性曲线,当串联内阻较大和并联内阻较小时,为单调性曲线;最大输出功率恒压跟踪(CVT)时,建议选用不同的恒定跟踪电压替代只采用一个恒定跟踪电压。数值模拟指出,串联内阻越小或并联内阻越大,CVT的区间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最佳负载 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功率跟踪 C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激光器出射镜透射率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11
作者 王菊霞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9,共3页
利用大信号增益饱和效应,研究了均匀加宽介质和非均匀加宽介质两种情况下出射镜透射率对输出功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了最大输出功率与最佳透射率的普适数学表达式、常用参数对照表等一系列理论结果,由此可获得最佳透射率的条件,将为... 利用大信号增益饱和效应,研究了均匀加宽介质和非均匀加宽介质两种情况下出射镜透射率对输出功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了最大输出功率与最佳透射率的普适数学表达式、常用参数对照表等一系列理论结果,由此可获得最佳透射率的条件,将为实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达到保证输出激光质量前提下提高输出功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器 增益饱和效应 最佳透射率 最大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化学机的最大功率输出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燕华 苏国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2-464,共3页
基于内可逆非等温化学机的循环模型,综合考虑有限温差热传递和有限化学势差质量传递的不可逆性,导出了循环功率的一般表达式,进而讨论循环的最大功率输出特性以及传热传质不可逆性对最大输出功率的影响.
关键词 非等温化学机 传热传质耦合 不可逆性 最大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高温热源和有限低温热源获得最大功率输出时的循环效率
13
作者 李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25,共4页
导出了工作在无限高温热源和有限低温热源仅受热阻不可逆影响的内可逆卡诺机在最大功率输出时的循环效率,并以此讨论了有限热源对热机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内可逆卡诺机 最大输出功率 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控制法的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设计 被引量:54
14
作者 刘亚东 盛戈皞 +3 位作者 王又佳 陈静 白万建 江秀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4,共5页
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流互感器取电线圈的负载工作模型,理论论证了取电线圈在未饱和时的输出功率与副边匝数、负载电流、磁化电流等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控制法的电流互感... 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流互感器取电线圈的负载工作模型,理论论证了取电线圈在未饱和时的输出功率与副边匝数、负载电流、磁化电流等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功率控制法的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的设计方法,通过控制法拉电容充电电流,把取电线圈的输出功率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从而使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可以适应较大的导线电流范围。最终测试结果表明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在30A~1000A的电流范围内可稳定输出近1W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取电线圈 最大输出功率 功率控制 副边匝数 法拉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电线路大功率取能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37
15
作者 龚贤夫 周浩 +3 位作者 戴攀 张丹洋 苏菲 陆海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8,134,共6页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直接安装在输电线路上,输出为12 V/20 W的取能电源。当输电线路流过电流,利用特制的取能线圈可以感应出电势,经过整流、滤波,输出功率供给负载。为了能有效抵抗感应电势的尖波浪涌,加装了前端抗冲击保护,... 根据变压器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直接安装在输电线路上,输出为12 V/20 W的取能电源。当输电线路流过电流,利用特制的取能线圈可以感应出电势,经过整流、滤波,输出功率供给负载。为了能有效抵抗感应电势的尖波浪涌,加装了前端抗冲击保护,为了充分利用取能线圈输出的能量,采用了电压反馈保护电路,配合储能保护处电路,很大程度提升了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在此基础上,搭建取能电源电路,并在物理平台下模拟输电线路长时间流过正常工作电流、短时间(0.5 s)流过故障大电流和遭受雷电冲击的情况,记录取能电源工作状态,数据结果表明电源在模拟平台下(线路电流70~2000 A)能长时间稳定运行,有效抵抗取能线圈铁芯磁通饱和影响,稳定输出12 V/20 W。该电源体积小、成本低廉、输出功率大、稳定性高,采用卡扣式结构便于安装,可很好满足高压线路在线实时监测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能线圈 最大输出功率 尖波电势 储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对串联光伏阵列输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贾言争 李凤婷 +1 位作者 朱贺 周红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4-846,854,共4页
基于传统的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研究了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受部分遮挡的串联光伏组件工作状态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任意遮挡情况下的串联光伏阵列的数学及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 基于传统的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研究了影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受部分遮挡的串联光伏组件工作状态的分析,建立了适用于任意遮挡情况下的串联光伏阵列的数学及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曲线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串联光伏阵列在不同遮挡程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对比分析了不同遮挡状态下串联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遮挡 串联光伏阵列 数学仿真模型 输出特性 最大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电源功率与唤醒电流及绕组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守乔 肖立业 +3 位作者 张国民 戴少涛 朱志琴 翟家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85-89,共5页
采用小型电流互感器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的电子电路进行供能是常采用的手段,为了既降低母线的唤醒电流,又能保证高压侧电路获得足够的能量,对电流互感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二次绕组匝数以及与母线电流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并... 采用小型电流互感器对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的电子电路进行供能是常采用的手段,为了既降低母线的唤醒电流,又能保证高压侧电路获得足够的能量,对电流互感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二次绕组匝数以及与母线电流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极限范围的Simulink扫描法确定最佳的二次绕组匝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快地估计最佳匝数使得取能电流互感器的输出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供能 最大输出功率 二次绕组 最佳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功率管理与潮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纯江 吕道正 +1 位作者 董杰 王晓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72,共8页
本文以混合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在FFC控制方式下,当微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以及孤岛时系统频率都将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脱网时系统频率会产生偏差,大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馈线... 本文以混合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在FFC控制方式下,当微源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微电网和大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以及孤岛时系统频率都将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脱网时系统频率会产生偏差,大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馈线潮流越大,频率偏差就越大,甚至超出系统允许频率偏差范围。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功率优化控制策略,当FFC控制模式下的微源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将UPC控制模式下的微源的功率给定值由额定输出功率状态切换到最大输出功率状态,减轻对FFC控制模式下微源的输出功率要求;而当负载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再将UPC控制模式下微源的功率给定值由最大输出功率状态切换回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馈线潮流控制 单元输出功率控制 最大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雷达发射机中功率放大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孝平 杨凡 熊东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9-822,共4页
针对在全固态雷达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设计中,大信号S参数无法获得的情况,采用小信号S参数法和负载牵引法设计了一种工作于1.9~2.0 GHz的3级功率放大器。通过对功率放大器的仿真,得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精确的匹配参数,再根据这些匹配参... 针对在全固态雷达发射机的功率放大器设计中,大信号S参数无法获得的情况,采用小信号S参数法和负载牵引法设计了一种工作于1.9~2.0 GHz的3级功率放大器。通过对功率放大器的仿真,得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精确的匹配参数,再根据这些匹配参数构建了实际的功率放大器,并对放大器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其工作频段内,最大输出功率为34.3 dBm,增益高于30 dB,增益平坦度也小于1 dB,均达到设计要求,可用于实际的全固态雷达发射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功率放大器 最大输出功率 高增益 S参数 负载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功率的本安Buck变换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树林 郝雨蒙 +1 位作者 李艳 游梦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针对现有本质安全Buck变换器设计方法复杂繁琐的问题,该文对变换器本安特性及其与电感和负载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同时满足电气性能指标及本安性能要求的电感取值范围随着负载电阻的降低而缩小,并定义电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等时对应的... 针对现有本质安全Buck变换器设计方法复杂繁琐的问题,该文对变换器本安特性及其与电感和负载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同时满足电气性能指标及本安性能要求的电感取值范围随着负载电阻的降低而缩小,并定义电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等时对应的负载电阻为最小负载电阻,推导出最小负载电阻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得出变换器的最大本安输出功率。分析得出最大功率与输入、输出电压及开关频率的四维关系图,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电气性能指标要求及设计目标的三种便捷设计方法,同时也实现了在不同给定条件下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利用本安性能评价系统与火花实验平台对设计实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和所提出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BUCK变换器 最大输出功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