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自适应脉冲压缩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劲东 王海青 +1 位作者 朱晓华 李彧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0-793,共4页
传统的匹配滤波只能将距离旁瓣压缩到一定的程度,因此可能出现强目标的旁瓣掩盖弱目标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迭代思想和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自适应脉冲压缩方法,该方法利用先验目标距离像信息来实现自适应地抑制距离旁... 传统的匹配滤波只能将距离旁瓣压缩到一定的程度,因此可能出现强目标的旁瓣掩盖弱目标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迭代思想和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的自适应脉冲压缩方法,该方法利用先验目标距离像信息来实现自适应地抑制距离旁瓣和噪声。该文首先推导了算法原理,然后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最后讨论了算法的收敛性及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自适应地实现旁瓣抑制,并在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有效的脉冲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脉冲压缩 自适应处理 最大输出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的L-DACS1接收机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磊 李广雪 +1 位作者 李冬霞 刘海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39-2844,共6页
由于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1,L-DACS1)和民航测距机(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系统的频谱有部分重叠,因此在L-DACS1接收机中需要考虑DME干扰的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输... 由于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1,L-DACS1)和民航测距机(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系统的频谱有部分重叠,因此在L-DACS1接收机中需要考虑DME干扰的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的干扰抑制和盲波束形成算法。由于DME脉冲干扰的功率较大,首先采用子空间跟踪算法来得到干扰子空间,然后将接收数据向干扰子空间的正交补空间进行投影以抑制DME干扰。干扰抑制后,接收数据中只剩下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和噪声了。为了充分利用阵列天线的优势,采用了输出信噪比最大准则来进行波束形成,将天线方向图的主瓣对准OFDM信号来向,以提高接收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仿真表明,该方法不需要先验信息就能够在抑制干扰的同时进行盲波束形成,在OFDM信号来向上获得高增益的主瓣,进而提高输出信噪比;另外,所提的波束形成方法在输入信噪比较低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形成稳定的波束,将主瓣对准信号来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频段数字航空通系统1 测距机 最大输出信噪比 盲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辅助同时同频非合作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3
作者 段柏宇 李维实 +2 位作者 李彤 潘文生 邵士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22,共12页
随着无线通信与感知设备数量的急速增长,设备间的互干扰问题日益严重。较强的同频互干扰将抬升接收机底噪,显著影响接收机的通信、感知性能。利用干扰发射信号与期望发射信号间的不相关特性,针对非自适应阵列或单天线接收机,提出一种多... 随着无线通信与感知设备数量的急速增长,设备间的互干扰问题日益严重。较强的同频互干扰将抬升接收机底噪,显著影响接收机的通信、感知性能。利用干扰发射信号与期望发射信号间的不相关特性,针对非自适应阵列或单天线接收机,提出一种多天线辅助同时同频非合作互干扰抑制算法。所提干扰抑制算法无需信道估计,利用期望信号的静默周期,基于最大输出信干噪比准则求解最优权值。依据定义的信干噪比增益,推导了所提算法的性能上界,以及算法中自相关矩阵的解析表达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的干扰抑制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连续高功率互干扰场景下,干扰抑制性能提升显著。此外,算法的干扰抑制性能与辅助接收天线个数、干扰及用户信道中直射分量的强度强相关,并受用户源、干扰源以及接收阵列位置拓扑的影响。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表明该算法可显著提高在同时同频非合作互干扰场景下接收机的通信性能,具备工程实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干扰抑制 辅助天线阵列 最大输出噪比 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