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最大等长收缩时大腿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丽 窦祖林 +4 位作者 温红梅 胡昔权 丘卫红 兰月 李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膝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时部分大腿肌肉表面肌电(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特征,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8例脑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膝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时部分大腿肌肉表面肌电(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特征,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8例脑卒中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在膝关节屈伸MIVC时记录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VM)、股直肌(rectus femoris,RF)、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VL)和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BF)sEMG信号,计算相应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MG,iEMG)、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R)。结果:伸膝时,患侧VM、RF及VL的iEMG值显著小于正常对照及健侧iEMG(P<0.05);健侧RF的iEMG显著小于正常对照iEMG(P<0.05);屈膝时,患侧BF、VL及RF的iEMG显著小于正常对照(P<0.05)。患侧伸膝CR显著大于健侧及正常对照(P<0.05),患侧屈膝CR大于健侧及正常对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下肢肌肉收缩功能下降,患侧大腿伸肌存在轻度痉挛,肌力训练可作为患者康复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表面肌电图 大腿肌肉 最大等长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消除运动性肌肉疲劳临床实验研究之四——连续离心训练对肌电活动和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罗小兵 马建 +1 位作者 戴国钢 刘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 :观察连续离心训练对肱二头肌肌电活动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让 10名受试者以 60 %最大等长收缩力做肱二头肌离心运动 2 5次× 2组 ,组间休息 5分钟。每天训练一次 ,连续训练 6天。每次训练前测试最大等长收缩力 (F)... 目的 :观察连续离心训练对肱二头肌肌电活动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让 10名受试者以 60 %最大等长收缩力做肱二头肌离心运动 2 5次× 2组 ,组间休息 5分钟。每天训练一次 ,连续训练 6天。每次训练前测试最大等长收缩力 (F)、肱二头肌腱反射时 (T)、肌电振幅 (RMS)和平均功率频率 (MPF)。结果 :训练后第二天各项指标均有变化 ,肌肉最大等长收缩力、肌电图平均功率频率下降 ,肱二头肌腱反射时延长 ,但均无显著性。随后肌力和肌电频率逐渐升高 ,反射时逐渐缩短 ,到第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离心运动 延迟性肌肉酸痛 肌电图 最大等长收缩 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时 肌电振幅 平均功率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雯 王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为探讨减量训练对骨骼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6只)和快速力量训练组(PT,Power training,36只)。快速力量训练6周后,PT组又分为训练对照组(PTC,12只)、减量训练1组(PTT1,12只)和减量训练2... 为探讨减量训练对骨骼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的影响。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16只)和快速力量训练组(PT,Power training,36只)。快速力量训练6周后,PT组又分为训练对照组(PTC,12只)、减量训练1组(PTT1,12只)和减量训练2组(PTT2,12只)。PTC组继续进行原训练,PTT1组和PTT2组进行6周减量训练。最后测定大鼠右侧后腿腓肠肌最大等长收缩力相对值(F/m),观察减量训练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80%强度的减量训练后最大等长收缩力相对值呈先下降后回升直至超量恢复的趋势;50%强度的减量训练后相对值呈持续下降趋势,没有再回升。适当的减量训练可以巩固和加强训练效果;减量过多则会导致训练效果丧失,出现减量后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力量 减量训练 大鼠 骨骼肌 最大等长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纤维类型以及肌肉横断面积对个体最大等长收缩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琉子友男 马力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5-5,共1页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肌肉横断面积对最大等长收缩力量的影响,以及肌纤维类型对下肢伸肌横断面积与最大等长收缩力量的比值(比肌力)的影响。
关键词 最大等长收缩 肌纤维类型 肌肉横断面 横断面积 力量 肌力 个体 下肢 显著相关 伸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栋 戴慧寒 +1 位作者 蔡奇芳 林金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6例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MIVC时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6例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在进行膝关节屈、伸肌群的MIVC时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积分肌电图(iEMG)和协同收缩率等。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伸展时,健侧股直肌的iEMG大于患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患侧股二头肌的iEM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时,健侧股二头肌的iEMG大于患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股直肌的iEMG大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膝屈曲的协同收缩率大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患侧膝伸展的协同收缩率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痉挛以伸肌群为主,对膝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收缩的协调性训练,尤其在膝关节屈曲运动时,增强主动肌收缩,抑制拮抗肌的协同收缩,应是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脑卒中 最大等长收缩 偏瘫 股直肌 股二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2周离心运动对人体上臂屈肌等速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建 刘波 +3 位作者 罗小兵 戴国钢 王煜 潘秋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5-517,共3页
30名自愿受试者采用自制的离心训练器 ,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 0 % (第 1周 )和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左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实验臂上臂屈肌等速向... 30名自愿受试者采用自制的离心训练器 ,分别以最大等长收缩力的 6 0 % (第 1周 )和80 % (第 2周 )完成连续 2周左上臂屈肌离心收缩训练 ,随机分成中药内服、外用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和处理 ,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实验臂上臂屈肌等速向心肌力测试。结果显示 ,本实验采用的离心训练装置以及 6 0 %最大等长收缩用力造成延迟性肌肉酸痛 (DOMS)时 ,对肌力下降的影响不大 ,连续运动后肌力恢复迅速 ,尤其是外用药组第 1周训练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人体 上臂屈肌等速肌力 影响 骨骼肌 最大等长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章 为锻炼柔韧性制定的身体运动计划 被引量:13
7
作者 陶德悦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柔韧性 身体运动 最大等长收缩 运动医学 发展性 静力性 展反射 运动项目 坐位体前屈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械延迟(EMD)及其研究趋向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力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37-39,共3页
前言50年代,日本学者猪饲道夫应用肌电图方法,对反应时进行了研究。根据猪饲的结果,反应时包括两个部分:①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同步放电开始的一段时间;②从同步放电开始到肌肉机械运动开始的一段时间。猪饲的主要兴趣虽集中在反应时上,但... 前言50年代,日本学者猪饲道夫应用肌电图方法,对反应时进行了研究。根据猪饲的结果,反应时包括两个部分:①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同步放电开始的一段时间;②从同步放电开始到肌肉机械运动开始的一段时间。猪饲的主要兴趣虽集中在反应时上,但对EMD进行研究的幼芽已开始萌发。从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最先明确提出EMD这一指标的学者是Alfred Weiss(1965),Weiss氏将反应时划分成:前动作时(PMT)和动作时(MT),后者又称电机械延迟(Electro-mechani cal Dalay简称EMD),即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到开始产生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这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肌纤维类型 文献资料 作时 最大等长收缩 兴趣 运动单位 简单反应时 研究趋向 体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