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体扰动对多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冬梅
高永利
+2 位作者
田甜
劉骏豪
殷克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水体扰动是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扰动通过对藻细胞周围的营养盐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在其他环境因子统一的条件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扰动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扰动对中肋骨条藻、具...
水体扰动是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扰动通过对藻细胞周围的营养盐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在其他环境因子统一的条件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扰动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扰动对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等10个藻种生长存在不同影响,实验数据显示,100r.min-1扰动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针胞藻Fibrocapsa japonica、棕囊藻Phaeocystis spp.、定鞭金藻Prymnesium patelliferium有显著作用(P<0.05),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塔胞藻Pyramimonas sp.、Pyramidomonas作用不明显(P>0.05)。扰动促进了棕囊藻和定鞭金藻的生长,使之达到最大生物量,并延长了藻细胞的生长时间;同时100r.min-1扰动抑制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针胞藻的生长。这些不同的藻类对水体扰动有不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水体扰动是藻类种间竞争的的选择推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
藻
生长率
最大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祖友
储昭升
+4 位作者
胡小贞
金相灿
易文利
张广军
张淑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2-65,共4页
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x光照度下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度为600lx以下时,3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光照度为600~1200lx时,3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
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x光照度下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度为600lx以下时,3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光照度为600~1200lx时,3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谷皮菱形藻,其次才是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光照度
光抑制
生物量
最大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鲜枣采后生防菌株梅奇酵母XY201培养条件的优化
3
作者
施俊凤
孙常青
+1 位作者
王潇冉
王春生
《保鲜与加工》
CAS
2014年第3期15-19,共5页
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XY201是从冬枣表面分离筛选的新酵母菌种,对采后冬枣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酵母菌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利用情况,以及温度、初始pH和接种浓度三个因素对梅奇酵母生物量的影响...
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XY201是从冬枣表面分离筛选的新酵母菌种,对采后冬枣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酵母菌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利用情况,以及温度、初始pH和接种浓度三个因素对梅奇酵母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梅奇酵母最大生物量的培养基配方为:2%蔗糖+2%牛肉蛋白胨+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钠;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6.0,接种浓度1%;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梅奇酵母的最佳培养时间为接种后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梅奇酵母XY201
最大生物量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种微藻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坤
戴习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6-169,178,共5页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颤藻-FACHB-1120(Oscillatoria sp.)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微藻的初始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当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最小为4.5×105个/mL时,呈现5种微藻密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越明显的规律,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较高时,则5种微藻密度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不同也显著影响微囊藻的生长。t检验结果也表明:铜绿微囊藻在分别与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均显著受到抑制,而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不显著。因此试验用5种微藻中,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淡水小球藻对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蹄形藻对微囊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通过竞争参数计算几种微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四尾栅藻、蹄形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起始密度
铜绿微囊藻
竞争抑制参数
最大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碳源利用及环境耐受性分析
5
作者
李哲远
杨勇
+3 位作者
艾连中
崔秉科
王晨旭
宋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17期26-32,共7页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因其益生特性而在食品、农业和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罗伊氏粘液乳杆菌AR673的碳源发酵特性和环境适应性,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改变AR673生长环境及碳源类型...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因其益生特性而在食品、农业和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罗伊氏粘液乳杆菌AR673的碳源发酵特性和环境适应性,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改变AR673生长环境及碳源类型,测定其生长曲线及最大生物量(OD_(600)值),评估AR673对不同胁迫环境的响应能力以及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效率。碳源利用结果表明AR673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达到97.91%,乳糖和蔗糖的利用率分别为92.21%和89.76%。在pH耐受性方面,AR673耐受范围较广,为pH 4.0~9.0,且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生长最为旺盛;温度胁迫结果显示,AR673最适生长温度为37℃;AR673在葡萄糖质量浓度较低(5、10 g/L)时能生长,但最大生物量显著降低,提高葡萄糖浓度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当葡萄糖质量浓度达到50 g/L时,AR673最大生物量达2.30±0.05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胆盐浓度有利于AR673生物量积累,推测适当压力可提高AR673细胞活力。该研究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的环境耐受性研究和发酵生产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该菌株在各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AR673
生长曲线
最大生物量
碳源利用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体扰动对多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冬梅
高永利
田甜
劉骏豪
殷克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香港科技大学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基金项目(SQ200815),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KZCX2-YW-T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74、40125016)
文摘
水体扰动是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扰动通过对藻细胞周围的营养盐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在其他环境因子统一的条件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扰动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扰动对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等10个藻种生长存在不同影响,实验数据显示,100r.min-1扰动对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针胞藻Fibrocapsa japonica、棕囊藻Phaeocystis spp.、定鞭金藻Prymnesium patelliferium有显著作用(P<0.05),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塔胞藻Pyramimonas sp.、Pyramidomonas作用不明显(P>0.05)。扰动促进了棕囊藻和定鞭金藻的生长,使之达到最大生物量,并延长了藻细胞的生长时间;同时100r.min-1扰动抑制了新月菱形藻,中肋骨条藻、具齿原甲藻、针胞藻的生长。这些不同的藻类对水体扰动有不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水体扰动是藻类种间竞争的的选择推动力之一。
关键词
扰动
藻
生长率
最大生物量
Keywords
turbulence
alga
growth rate
maximum biomass
分类号
P74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Q178.1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马祖友
储昭升
胡小贞
金相灿
易文利
张广军
张淑英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2-6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412301)
文摘
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x光照度下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度为600lx以下时,3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光照度为600~1200lx时,3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谷皮菱形藻,其次才是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
关键词
低光照度
光抑制
生物量
最大生物量
Keywords
low irradiance
light-restrained
biomass
maximum biomass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枣采后生防菌株梅奇酵母XY201培养条件的优化
3
作者
施俊凤
孙常青
王潇冉
王春生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14年第3期15-19,共5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0311040)
文摘
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XY201是从冬枣表面分离筛选的新酵母菌种,对采后冬枣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了该酵母菌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利用情况,以及温度、初始pH和接种浓度三个因素对梅奇酵母生物量的影响,优化其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梅奇酵母最大生物量的培养基配方为:2%蔗糖+2%牛肉蛋白胨+0.05%磷酸二氢钾+0.05%硝酸钠;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6.0,接种浓度1%;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梅奇酵母的最佳培养时间为接种后72 h。
关键词
生防菌
梅奇酵母XY201
最大生物量
培养条件
Keywords
biocontrol yeast
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 XY201
maximum biomass
cultivation condition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种微藻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坤
戴习林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6-169,178,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0]第1-6号)
上海市科技兴农科技推广项目(沪农科推字[2008]第5-1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0701)
文摘
以同周期单独培养的微藻生长密度为对照,采用等重复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开展淡水养殖池塘中5种常见微藻即淡水小球藻(C.vulgaris)、四尾栅藻-FACHB-1297(S.quadricauda)、蹄形藻(K.lunaris)、鱼腥藻-FACHB-1299(Anabaena Broy sp.)、颤藻-FACHB-1120(Oscillatoria sp.)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微藻的初始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当铜绿微囊藻初始密度最小为4.5×105个/mL时,呈现5种微藻密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越明显的规律,而当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较高时,则5种微藻密度的增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同时铜绿微囊藻的初始密度不同也显著影响微囊藻的生长。t检验结果也表明:铜绿微囊藻在分别与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均显著受到抑制,而与四尾栅藻混合培养时,生长速度受到抑制不显著。因此试验用5种微藻中,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淡水小球藻对微囊藻生长抑制效果最明显,蹄形藻对微囊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通过竞争参数计算几种微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竞争抑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淡水小球藻、鱼腥藻、颤藻、四尾栅藻、蹄形藻。
关键词
微藻
起始密度
铜绿微囊藻
竞争抑制参数
最大生物量
Keywords
microalga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M.aeruginosa
competitive inhibition parameters
maximum biomass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碳源利用及环境耐受性分析
5
作者
李哲远
杨勇
艾连中
崔秉科
王晨旭
宋馨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17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472316)。
文摘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因其益生特性而在食品、农业和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该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罗伊氏粘液乳杆菌AR673的碳源发酵特性和环境适应性,为相关行业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改变AR673生长环境及碳源类型,测定其生长曲线及最大生物量(OD_(600)值),评估AR673对不同胁迫环境的响应能力以及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效率。碳源利用结果表明AR673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最高达到97.91%,乳糖和蔗糖的利用率分别为92.21%和89.76%。在pH耐受性方面,AR673耐受范围较广,为pH 4.0~9.0,且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生长最为旺盛;温度胁迫结果显示,AR673最适生长温度为37℃;AR673在葡萄糖质量浓度较低(5、10 g/L)时能生长,但最大生物量显著降低,提高葡萄糖浓度有利于生物量积累,当葡萄糖质量浓度达到50 g/L时,AR673最大生物量达2.30±0.052;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胆盐浓度有利于AR673生物量积累,推测适当压力可提高AR673细胞活力。该研究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的环境耐受性研究和发酵生产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为该菌株在各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AR673
生长曲线
最大生物量
碳源利用
环境胁迫
Keywords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AR673
growth curve
maximum biomass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environmental stres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体扰动对多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李冬梅
高永利
田甜
劉骏豪
殷克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
马祖友
储昭升
胡小贞
金相灿
易文利
张广军
张淑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鲜枣采后生防菌株梅奇酵母XY201培养条件的优化
施俊凤
孙常青
王潇冉
王春生
《保鲜与加工》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5种微藻及其密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张坤
戴习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碳源利用及环境耐受性分析
李哲远
杨勇
艾连中
崔秉科
王晨旭
宋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