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势战斗机发动机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狄毅 屠秋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9,共5页
对发动机最大状态进行了约束分析,提出了全范围性能寻优算法。通过改进设计点高压物理转速和节流比的配置,以及“冷超转”和“燃气储备利用”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发动机高空高速的推力特性。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最大状态 推力控制 参数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组合发动机吸气模态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远 陈玉春 史新兴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59-2669,共11页
为了研究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吸气模态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基于部件法建立了发动机热力学计算模型,依据整机共同工作条件确定了发动机非设计点计算的变量与平衡方程。根据工质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以氦压气机转速和氦涡轮前温度为控制... 为了研究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吸气模态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基于部件法建立了发动机热力学计算模型,依据整机共同工作条件确定了发动机非设计点计算的变量与平衡方程。根据工质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以氦压气机转速和氦涡轮前温度为控制变量的双变量控制规律。在考虑发动机机械负荷、气动负荷、热负荷及压气机稳定裕度等限制的条件下,根据制定的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完成了高度特性和速度特性的计算。根据限制条件计算得到了发动机的工作包线,并指出了最大状态控制规律的区域划分。最后,将控制规律应用于工作包线内,获得了压气机转速、换算转速及工质流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工作包线上下边界分别取决于氦压气机喘振裕度限制和空气压气机换算转速下限,右边界限制取决于换热器1氦气出口温度上限。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最大状态控制规律应划分为2个区域,分界线满足以下条件:空气压气机和氦压气机换算转速同时达到最大值。分界线以上空气压气机达到最大工作状态,分界线以下氦压气机达到最大工作状态。空气压气机进口参数是决定控制规律分界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 最大状态 控制规律 工作包线 控制规律分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最大状态控制计划鲁棒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常鹏 郑前钢 +1 位作者 颜秋英 张海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0-317,共8页
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推力保持稳定可有效保证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合理的控制计划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进行推力计算公式推导,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几种经典最大状态控制计划发动机推力性... 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推力保持稳定可有效保证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合理的控制计划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进行推力计算公式推导,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在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几种经典最大状态控制计划发动机推力性能的变化。理论分析表明,相较于被控量为高压转子转速和涡轮落压比(或低压转子转速)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控制发动机流量和增压比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在发动机退化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持推力。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部件性能退化情况下,控制发动机流量和增压比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推力变化最大幅度仅为-2.04%,而被控量为高压转子转速和涡轮落压比(或低压转子转速)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推力变化最大幅度高达6.9%。相较而言,控制发动机流量和增压比的最大状态控制计划可有效保证发动机性能稳定,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件性能退化 控制计划 鲁棒性 最大状态 涡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流场畸变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锐 《航空发动机》 1994年第3期28-33,共6页
本文介绍了进口流场畸变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工作。在五种进口流场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进气畸变对模拟地面台架最大状态的效率及温场、地面慢车状态下的效率及贫油熄火稳定性、空中小平飞状态下贫油熄火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 本文介绍了进口流场畸变对燃烧室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工作。在五种进口流场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进气畸变对模拟地面台架最大状态的效率及温场、地面慢车状态下的效率及贫油熄火稳定性、空中小平飞状态下贫油熄火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研究结论对今后的燃烧室设计及性能调试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设计 流场畸变 地面慢车 最大状态 模拟板 火焰筒 进气 试验件 平飞 熄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