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震活动性参数的矿山灾害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楚旋 李夕兵 +2 位作者 康虔 董陇军 马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6-1280,共5页
微震灾害分级是判别及处理高风险采场的关键。为了预测并防治采空区失稳导致的灾害,结合用沙坝矿引进的IMS微震监测系统,首先统计矿山尺度的微震活动性特征,将主要采场进行分区。然后分析各分区的最大潜在震级及其重现时间、微震扩散率... 微震灾害分级是判别及处理高风险采场的关键。为了预测并防治采空区失稳导致的灾害,结合用沙坝矿引进的IMS微震监测系统,首先统计矿山尺度的微震活动性特征,将主要采场进行分区。然后分析各分区的最大潜在震级及其重现时间、微震扩散率、微震劲度比、能量频次等特征。最后结合采场微震灾害风险性分级标准对各分区风险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微震事件的能量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进行灾害风险性分级的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微震监测 灾害分级 最大潜在震级 微震扩散率 微震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两侧应变能积累的地震危险性参数估计——以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培玄 李小军 赵纪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8,I0002,共11页
本文基于断裂两侧应变能积累的概念,利用新夏垫断裂上探槽研究的古地震资料和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历史资料,通过原地地震复发原则来评价指定断裂(段)在某一时段内的地震危险性,探讨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潜在震级... 本文基于断裂两侧应变能积累的概念,利用新夏垫断裂上探槽研究的古地震资料和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历史资料,通过原地地震复发原则来评价指定断裂(段)在某一时段内的地震危险性,探讨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潜在震级.由此说明现今应变能确定所面临的困难,而应用局部化应变(变形)与岩石-断裂系统局部失稳临界条件之间的联系,理论上可以由变形带的宽度减小率来预估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能 最大潜在震级 局部失稳临界条件 地震发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