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力学原理的海洋网格数据梯度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仉天宇 杜广伟 +2 位作者 苏奋振 王敬贵 陈秀法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223-226,共4页
分析和讨论了关于网格数据梯度的定义(方向导数,梯度,最大梯度)及其应用范围,给出了解析计算公式和离散计算公式。根据海洋动力学中地转流的计算原理,讨论和分析了海洋动力网格数据梯度计算的方法,阐述了海洋网格数据梯度计算需要... 分析和讨论了关于网格数据梯度的定义(方向导数,梯度,最大梯度)及其应用范围,给出了解析计算公式和离散计算公式。根据海洋动力学中地转流的计算原理,讨论和分析了海洋动力网格数据梯度计算的方法,阐述了海洋网格数据梯度计算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事项。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采用基于力学原理的梯度计算方法。利用海面高度样本数据进行了梯度试算,指出利用现有软件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不同算法之间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 梯度计算 最大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座舱仪表识别检测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何林远 毕笃彦 +1 位作者 熊磊 周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9-1475,共7页
在简要介绍座舱仪表及其常用识别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座舱仪表识别检测的方法。阐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及所用到的图像处理算法。采用同态滤波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图像效果,然后用改进的类间方... 在简要介绍座舱仪表及其常用识别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座舱仪表识别检测的方法。阐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及所用到的图像处理算法。采用同态滤波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图像效果,然后用改进的类间方差法(Otsu)获取仪表的二值图像。利用改进后交叉皮质视觉模型对仪表的边缘进行提取,并结合骨架来提取指针,最终通过最大梯度下降法得到指针的准确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获取仪表指针读数,且能并行处理多个仪表。与传统的Hough变换、最小二乘法等相比,该算法在保证精度准度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处理运算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中值滤波 类间方差法 交叉视觉皮质模型 最大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闪光照相中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小琳 景越峰 刘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9-1733,共5页
针对高能闪光照相中投影图像的特点,对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代表性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算法存在检测出的边缘粗和人为进行阈值的选取会造成边缘点的误判的缺点;为此提出了一种阈值确定方法和基于最大梯度的定位准则算法... 针对高能闪光照相中投影图像的特点,对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代表性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算法存在检测出的边缘粗和人为进行阈值的选取会造成边缘点的误判的缺点;为此提出了一种阈值确定方法和基于最大梯度的定位准则算法。改进的算法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Sobel算子检测出的边缘过粗的问题,得到的边缘较细,定位精确,提高了边缘检测精度,可用于高能辐射照相中的边缘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EL算子 高能闪光照相 边缘检测 阈值 最大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任意姿态头部椭圆轮廓跟踪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邹伟 朱智平 +1 位作者 李园 原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8-1293,共6页
结合粒子滤波思想,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背景和较远距离下跟踪任意姿态人体头部椭圆轮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重随机采样策略,即在预测值附近通过均匀采样产生初始粒子以保证其多样性,在权值更新后对具有较高权值的粒子进行高斯采样以... 结合粒子滤波思想,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背景和较远距离下跟踪任意姿态人体头部椭圆轮廓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重随机采样策略,即在预测值附近通过均匀采样产生初始粒子以保证其多样性,在权值更新后对具有较高权值的粒子进行高斯采样以保证重采样过程的快速收敛性。在权值更新过程中,利用分块颜色直方图实现模板椭圆同粒子椭圆之间的颜色匹配,利用最大梯度距离测度(DMG)对粒子椭圆的边缘拟合程度进行度量,最后利用D-S证据思想对上述两种测度进行融合。实验结果不仅验证了此方法对于复杂背景和人体头部的任意姿态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有效性,而且证实,此方法也适用于相对较远的距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椭圆轮廓 粒子滤波 双重随机采样 最大梯度距离测度(DMG) 分块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图像量测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怡 许业波 +2 位作者 张伟 谢绍敏 王济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1,共7页
本文面向建筑物变形监测,设计并开发了一整套可对远距离、室外成像的标志中心进行精确定位的新技术,其重点在于整像素边缘定位和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最大梯度投影概念,以最大梯度投影替代传统梯度算子计算标志的整像素边缘,并在此基础... 本文面向建筑物变形监测,设计并开发了一整套可对远距离、室外成像的标志中心进行精确定位的新技术,其重点在于整像素边缘定位和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最大梯度投影概念,以最大梯度投影替代传统梯度算子计算标志的整像素边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边缘细化算法,同时引入曲率筛选方法,形成一整套整像素边缘定位新技术,规避室外成像环境的不确定干扰,以获取完整、准确的整像素细化边缘。在亚像素中心定位后,以统计理论为框架设计了一套数据质量控制机制,筛选并保留满足统计限值的定位结果参与最终的定位计算,有效控制了相机拍照时轻微晃动给中心定位引入的误差。在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及摄程下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图像定位方法具有定位性能稳定、定位精度高、处理速度快、对成像设备要求低、对室外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使用标配镜头的主流单反相机,200 m摄程内的标志中心定位精度在3.5 mm内,可应用于建筑物变形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变形监测 最大梯度投影 边缘细化 曲率 数据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头部跟踪方法研究
6
作者 曹洁 李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55-3158,共4页
为有效解决头部跟踪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头部的多种观测信息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跟踪。在粒子滤波的总体框架下,嵌入Mean-Shift算法产生更加逼近真实后验分布的粒子,同时采用颜色和人体头部椭圆轮廓的最大梯度距离测度(DMG)作为... 为有效解决头部跟踪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头部的多种观测信息通过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跟踪。在粒子滤波的总体框架下,嵌入Mean-Shift算法产生更加逼近真实后验分布的粒子,同时采用颜色和人体头部椭圆轮廓的最大梯度距离测度(DMG)作为观测模型,有效避免了单一颜色特征在光照突变、姿态变化、距离较远以及背景相似情况下的跟踪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复杂条件下的人体头部跟踪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跟踪 多特征融合 粒子滤波 最大梯度距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artificial frozen clay with thermal gradient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东 周国庆 陈国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18-225,共8页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frozen clay were performed by KoDCGF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under loading after K0 consolidation) method and GFC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wit... A series of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for frozen clay were performed by KoDCGF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under loading after K0 consolidation) method and GFC (freezing with non-uniform temperature without experiencing Ko consolidation) method at various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thermal gradi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in KoDCGF tes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but it decreases as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ncreases further in GFC test. In other words,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identical confining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rmal gradient both in KoDCGF test and GFC test. The strength of frozen clay in KoDCGF test is dependent of pore ice strength, soil particle strength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skeleton and pore ice. The decrease of water content and distance between soil particles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pore size and the increase of contact area between particles in KoDCGF test, which further results in a higher compression strength than that in GFC test.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thermal gradient can be descried by strength for frozen clay with a uniform temperature identical to the temperature at the height of specimen where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app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 frozen clay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thermal gradient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