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C值联合^(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玉 袁权 +2 位作者 汤增辉 高春芳 张雪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首次接受全程新辅...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首次接受全程新辅助化疗并进行肿块切除术的13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和PET/CT检查,分别记录ADC值和SUVmax值。依据Miller and Payne分级标准对病理学反应进行分级,分为病理完全缓解(pCR)组和非pCR组。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共有40例(30.30%)患者达到pCR(pCR组),92例(69.70%)患者为非pCR(非pCR组);有无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状态及分子亚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组的ADC值为(0.82±0.11)×10^(-3)mm^(2)/s,显著低于非PCR组的(0.94±0.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0,P<0.001);pCR组的SUVmax值为(8.54±0.86)g/mL,显著高于非PCR组的(6.94±1.32)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5,P<0.001)。对于Luminal A型乳腺癌,pCR组化疗前的ADC值显著低于非pCR组,SUVmax值显著高于非p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Luminal B型乳腺癌,pCR组化疗前的ADC值显著低于非p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SUVmax值单独及联合预测化疗后非pC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0.641~0.821)、0.880(0.817~0.944)、0.921(0.870~0.972),敏感度分别为57.5%、85.0%、87.5%,特异度分别为80.4%、77.2%、89.1%。ADC值联合SUVmax值预测Luminal A型患者化疗后非pCR的AUC为0.921(0.828~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和85.7%。结论:ADC值联合SUV max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2
作者 王少雁 王辉 +3 位作者 左长京 孙高峰 陈素芸 孔令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82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ROI)勾画技术测量病灶SUVmax。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SUVmax与患者... 目的探讨肺癌18F-FDG PET/C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82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ROI)勾画技术测量病灶SUVmax。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SUVmax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最大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肺癌患者中,腺癌52例,鳞癌23例,小细胞癌7例。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SUVmax大小依次为鳞癌>小细胞癌>腺癌,其中腺癌与鳞癌SUV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最大径<3 cm组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SUVmax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P<0.01);而在肿瘤最大径≥3 cm组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P=0.72)。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肿瘤直径和肿瘤分化程度对SUVmax存在多重共线性,校正直径因素后的回归模型显示分化程度为SUVmax的显著影响因素(β=0.618,t=7.52,P<0.05),而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对SUVmax无显著影响。结论肺癌病灶的SUVmax与肿瘤最大径和分化程度相关,且对SUVmax具有多重共线性,在多因素分析时校正直径因素的条件下,肿瘤分化程度为SUVmax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对SUVmax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F-氟脱氧葡萄糖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叶鹏飞 韩星敏 +2 位作者 谢新立 程兵 牛晓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9-1843,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值(LN/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NSCLC患者于术前行PET/CT检查,对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分别测量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的SUVmax,计算LN...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结与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值(LN/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NSCLC患者于术前行PET/CT检查,对图像进行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分别测量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的SUVmax,计算LN/T,以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将纵隔淋巴结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淋巴结LN/T的差异;采用ROC曲线确定LN/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 103例NSCLC患者中共检出346枚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85枚,未转移组261枚。转移组淋巴结LN/T(0.55±0.39)高于未转移组(0.20±0.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LN/T≥0.25为界值,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2.94%、79.31%、77.75%。结论 LN/T可以作为一项判断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半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纵隔淋巴结 最大标准摄取值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PET-CT检查在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帆 吴可 +4 位作者 张旭 林晓平 王彩琴 王宇 李志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44-849,共6页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在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在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38例行中期PET-CT检查的复发性DLBCL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采用t、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生存数据应用寿命表、Kaplan-Meier法、Cox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中期PET-CT评价为有效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无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患者分别为30例和8例。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7.69和8.44个月。有效组和无效组的mOS分别为77.93和16.37个月(P=0.017);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中位PFS(median PFS,m PFS)分别为9.86个月和1.80个月(P=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中期PET-CT评价为有效的患者获得更长的OS与PFS(P=0.006,P=0.001)。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11.05的患者获得更长的PFS和OS,ΔSUVmax>8和最大标准摄取值变化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ΔSUVmax%)>54.5%的患者仅表现出更长的PFS,OS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照中期PET-CT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按照临界值将SUVmax分组对复发性DLBCL患者的OS和PFS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而按照临界值将ΔSUVmax、ΔSUVmax%分组能很好地预测复发性DLBCL患者的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期PET-CT 最大标准摄取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18)F-FDGPET/CT诊断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闫圆圆 黄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CT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术前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N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手术治疗、能够耐受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CT及18F-FDG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为"... 目的研究CT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术前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N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手术治疗、能够耐受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CT及18F-FDG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CT及18F-FDG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31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除并分离淋巴结387枚(209组),其中65枚(46组)发现转移。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8%、92.8%、86.3%、60.3%和90.9%;18F-FDGPET/CT分别为89.2%、93.8%、93.0%、74.4%和97.7%。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18F-FDGPET/CT确定淋巴结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4.5%和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4.899±3.770),而无淋巴结转移者为(9.427±2.854)。结论 18F-FDGPET/CT术前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N分期优于CT;食管癌原发灶SUVmax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淋巴转移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瘤的CT、PET-CT特点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胜平 塔娜 +2 位作者 刘瑶 张建 左长京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2期1452-145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 CT、FDG-PET/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行 PET-CT 检查。对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FT)的 CT、FDG-PET/CT 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 CT 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行 PET-CT 检查。对9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 SFT 中位于胸部5例,腹腔内2例,腹盆部脊柱旁2例,1例位于胸部为多发。肿瘤直径为0.9~12.3 cm,平均(4.2±2.0)cm。CT 平扫示肿瘤密度均匀、呈等低密度灶7例,2例内部及周边可见小片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3例;门脉期均呈渐进性强化。5例以宽基底与肋间胸膜、纵隔胸膜或腹膜相连,2例与小肠系膜相连。4例在 FDG-PET/CT 图像上均可见 FDG 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2.7~19.2,平均6.7±7.0。结论:SFT 的 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 PET-CT 上表现为 FDG 摄取增高,SUVmax 值对于良恶性的鉴别帮助不大,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影术 X 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PET/CT SUVmax与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占波 赵宁 +5 位作者 申学杰 潘娜 王扬 金吴 魏枫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肺癌治疗及判断预... 目的:通过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肺癌治疗及判断预后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且接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及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119例,其中鳞癌32例、腺癌8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CD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CD8+TILs、CD68+肿瘤相关树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CD163+TAMs及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浸润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免疫细胞亚群与SUVmax的相关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肿瘤原发灶SUVmax与CD8+TILs(r=0.332,P<0.001)和CD163+TAMs(r=0.223,P=0.015)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D3+TILs、CD68+TAMs和CD11c+DCs的浸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SUVmax、肿瘤大小及免疫浸润细胞CD163+TAMs和CD11c+DCs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仅TNM分期和肿瘤大小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原发灶PET/CT SUVmax与部分免疫细胞亚群浸润水平显著相关,提示18F-FDG PET/CT可间接反应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这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以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组织化学 最大标准摄取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18F-FDG PET-CT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丹 张贝 +3 位作者 李嘉旭 吴江 王政杰 敬兴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Deauville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5-PS)与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variation,△SUVmax)...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Deauville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5-PS)与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variation,△SUVmax)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计算并采用χ2检验比较5-PS和△SUVmax对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能力。结果:5-PS和△SUVmax分别以4分、86%进行分组。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优于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P<0.05)。△SUVmax与5-PS对患者PFS和OS均有影响,较高的阴性预测值(89.4%,93.6%;76.1%,85.9%),较低的阳性预测值(48.9%,31.9%;47.8%,34.8%),并且△SUVmax对于患者的敏感性优于5-PS(82.1%,83.3%vs.39.3%,44.4%)。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0.007)、△SUVmax(P<0.001)、5-PS(P=0.014)及基线全身肿瘤代谢体积(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TMTV)(P=0.001)与PFS相关,△SUVmax(P=0.014)、5-PS(P=0.033)、TMTV(P=0.004)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MTV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5),△SUVmax和TMTV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20),并且△SUVmax<86%且高水平TMTV患者较低TMTV患者的PFS明显缩短(P=0.001)。结论:5-PS和△SUVmax均能初步评估DLBCL患者预后,但△SUVmax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基线TMTV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再次危险度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预后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小娟 寇莹 +7 位作者 余思思 姚玉唐 江雪梅 游金辉 张智慧 陈世容 江骁 程祝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0-1445,共6页
目的:探讨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7例DLBCL患者资料,使用ROC曲线计算SUVmax缩减率(△SUVmax%)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 目的:探讨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预后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7例DLBCL患者资料,使用ROC曲线计算SUVmax缩减率(△SUVmax%)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值,比较△SUVmax%和Deauville五分法(5-PS)诊断效能差异,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SUVmax%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74.9%,△SUVmax%≥74.9%患者的复发或进展率低于△SUVmax%<74.9%患者(均P<0.001);同时,5-PS<4分患者复发或进展率低于5-PS≥4分的患者(均P<0.001)。△SUVmax%与5-PS预测预后的特异度(83.7%vs 83.7%)和阴性预测值(87.3%vs 84.9%)均较高,敏感度(56.0%vs 52.2%)和阳性预测值均较低(53.8%vs 50.0%),△SUVmax%预测预后的准确率绝对值较5-PS高(78.3%vs 7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NCCN国际预后指数、△SUVmax%及5-PS与TTP及PFS相关(均P<0.001);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SUVmax%是TTP及PFS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结论:△SUVmax%与5-PS均能准确评估DLBCL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但△SUVmax%在预后评估方面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 Deauville五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