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最大峰值加速度与有效峰值加速度的大小比例关系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
13
1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1 位作者
易立新
吴胜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例关系主要受年超越概率大小的影响,当年超越概率较大时,表现为PGA>EPA;当年超越概率较小时,PGA与EPA的比例关系还与场点周围的潜源分布形式及潜源的震级上限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不同的潜源分布形式和震级上限,可使PGA>EPA,也可使PGA<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峰值
加
速度
(EPA)
最大峰值
加
速度
(PGA)
年超越概率
潜在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谱匹配的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韩建平
魏世龙
张鑫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7,共9页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首先选取实际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目标设计谱匹配,得到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选择地震动最大峰值速度(PGV)和...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首先选取实际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目标设计谱匹配,得到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选择地震动最大峰值速度(PGV)和结构基本周期对应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为强度指标,输入4组地震动记录,对一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单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多重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量动力分析,提取工程需求参数如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进而分析反映谱匹配效果的偏差指标和工程需求参数的离散性及其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最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与PGV的相关性明显优于与S_a(T_1)的相关性;输入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的离散性明显降低且最大层间位移角无明显偏差;以PGV为强度指标,相同PGV时远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而以S_a(T_1)为强度指标,相同S_a(T_1)时则是近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结构倒塌前,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各损伤状态对应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大,达到倒塌状态时,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峰值速度
近场地震动
偏差
离散性
相关性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川县桅杆梁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罗永红
王运生
+1 位作者
王福海
邓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采用941B型超低频测振仪及G01通用数采仪,自2009年5月13~27日,在青川县桅杆梁监测到4次余震。对山体斜坡高程805m和875m的余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响应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相对于805m高程,875m测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水平东西向以及垂...
本文采用941B型超低频测振仪及G01通用数采仪,自2009年5月13~27日,在青川县桅杆梁监测到4次余震。对山体斜坡高程805m和875m的余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响应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相对于805m高程,875m测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水平东西向以及垂向均呈减小趋势,而在水平南北向体现显著的放大效应,放大系数可达7~8倍,其FFT主频值主要集中为2~4Hz低频值。分析表明,所监测的微—有感地震震中位于测点北侧的青川断裂上,沿地震波传播方向斜坡体具有显著放大效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地震响应监测
最大峰值
加
速度
主频值
水平南北方向
显著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大峰值加速度与有效峰值加速度的大小比例关系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
13
1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易立新
吴胜兴
机构
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南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资助(项目编号:2002DIA10002
名称:中国重要大坝强震监测与地震动输入机制研究。)
文摘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例关系主要受年超越概率大小的影响,当年超越概率较大时,表现为PGA>EPA;当年超越概率较小时,PGA与EPA的比例关系还与场点周围的潜源分布形式及潜源的震级上限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不同的潜源分布形式和震级上限,可使PGA>EPA,也可使PGA<EPA。
关键词
有效
峰值
加
速度
(EPA)
最大峰值
加
速度
(PGA)
年超越概率
潜在震源
Keywords
effective peak acceleration (EPA)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
the annual exceed probability
potential earthquake source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谱匹配的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韩建平
魏世龙
张鑫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273
51268036)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1)
文摘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首先选取实际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目标设计谱匹配,得到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选择地震动最大峰值速度(PGV)和结构基本周期对应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为强度指标,输入4组地震动记录,对一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单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多重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量动力分析,提取工程需求参数如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进而分析反映谱匹配效果的偏差指标和工程需求参数的离散性及其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最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与PGV的相关性明显优于与S_a(T_1)的相关性;输入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的离散性明显降低且最大层间位移角无明显偏差;以PGV为强度指标,相同PGV时远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而以S_a(T_1)为强度指标,相同S_a(T_1)时则是近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结构倒塌前,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各损伤状态对应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大,达到倒塌状态时,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小。
关键词
最大峰值速度
近场地震动
偏差
离散性
相关性
易损性
Keywords
peak ground velocity
near-filed ground motion
bias
dispersion
correlation
fragility
分类号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川县桅杆梁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被引量:
21
3
作者
罗永红
王运生
王福海
邓茜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4,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调局项目资助:"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川西深切河谷斜坡地震评价技术研究
编号1212010914010
文摘
本文采用941B型超低频测振仪及G01通用数采仪,自2009年5月13~27日,在青川县桅杆梁监测到4次余震。对山体斜坡高程805m和875m的余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响应监测结果分析表明:相对于805m高程,875m测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水平东西向以及垂向均呈减小趋势,而在水平南北向体现显著的放大效应,放大系数可达7~8倍,其FFT主频值主要集中为2~4Hz低频值。分析表明,所监测的微—有感地震震中位于测点北侧的青川断裂上,沿地震波传播方向斜坡体具有显著放大效应作用。
关键词
斜坡地震响应监测
最大峰值
加
速度
主频值
水平南北方向
显著放大效应
Keywords
Monitoring
Seismic response
Slopes
Maximum peak acceleration
Main frequency
Aftershocks
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最大峰值加速度与有效峰值加速度的大小比例关系及影响因素探讨
钟菊芳
胡晓
易立新
吴胜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谱匹配的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韩建平
魏世龙
张鑫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川县桅杆梁斜坡地震动响应监测研究
罗永红
王运生
王福海
邓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